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高等教育的现状是教育规模逐步扩大 ,总体实力增强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发展速度虽然快 ,但不平衡。探讨和研究 2 1世纪前 10年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重要任务、基本思路 ,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参与和兴办高等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校发展的具体方略等问题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的基本内涵、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文化的因素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了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战略的初步设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建设物流中心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其建设的目标。定位准确的目标体系勾画出城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发展轨迹。南宁市区位优势明显,已具备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本条件。根据南宁市物流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南宁市物流中心建设目标应逐步实现把南宁市建成广西区内物流中心城市、中国西南物流中心城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中心城市乃至全球性的物流中心城市。以此目标体系指导实践工作,实现南宁市物流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发展极理论,首先分析在环弱部湾地区湛江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湛江要真正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就必须按照发展极的要求去创建,为此,从三个方面考察湛江市的发展现状并进而与发展极的形成条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加快湛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以求实现湛江跨越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济南作为全国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定位已在国家层面明确。济南具有成为全国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济南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需要解决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构建立足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辐射全省及周边区域,乃至面向国际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需要新思路,增强济南物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需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湛江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粤西乃至环北部湾地区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湛江以目前的城市功能显然无法担负起中心城市的职能。因此,有必要对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进行设计。而其重点在于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应有的城市经济、文化功能、尽快使之发育成为环北部湾地区以海洋经济为支柱产业的沿海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城市战略规划期最致命的弱点在于它假设环境是可预测性而导致的静止性或单向过程特性.对于变化莫测的城市发展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战略趋同,城市的战略规划显得过于静止而应付不暇,城市战略规划也避免不了管理学领域战略规划的悖论.战略规划制定人只有掌握战略管理理论、方法,同时应有较多的战略管理实践才能科学地制定战略规划.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并从"城市竞争"的动态特性角度,阐述了基于竞争的动态城市战略管理及其战略管理过程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快速成长阶段。基于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发展理论,着眼于合肥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着力打造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定位,研究合肥新城市定位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9.
依据系统规划论,对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中的行政区划的某些技术经济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对海南经济社会的影响,重构海南行政区划系统,增设区域、区位中心城市琼中市和陵水市,扩充区域、区位中心城市人口容量,提升海南省城市化率水平。提出建设海南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设想,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经济欠发达的琼中、西部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淮海文汇》2013,(4):1-1
<正>中央将对全国城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省里也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贯彻落实。我们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抓住用好新的政策机遇,突出抓好建设中心城市、构建"1530"城镇体系、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三大抓手"。走出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一要大手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建设3000平方公里、500万人口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新区空间结构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城市新区空间拓展的动力,就城市新区空间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主要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强调区域整体发展;整合城市各类用地,建设紧凑新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经营城市之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推进,丹江口水库将于2008年调水输入京津冀豫。在实现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进一步合理配置经济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将使以调水经济为脉线,以沿线中心城市为轴点的水域经济带建设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通过这种以水为媒的结构组织形态,在市场经济框架下进行统筹、协作、合作,形成带状的经济发展极。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调水源头及大坝加高工程的所在地,亦应在国家宏观经济布局中以满足调水、保护水源水质为今后的城市使命。在这一原则下,调整经济结构,自觉地加入到中线水域经济带中,强化水域经济合作,在牺牲中赢得补偿,在贡献中取得回报,是丹江口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编制的要求,引入战略评价的概念,通过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战略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就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进行评价做定量研究,并应用这一方法对某城市“十五”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泰安是位于泰山脚下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设计具有代表城市特色的植物景观对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改进城市景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地带性植物为基础,结合泰山文化传统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倡导群落式植物配置方式,创造适宜于城市发展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5.
城市就是一个有别于乡村的资源集中地和中心点,它有三个特征:有别于乡村;各种资源的集中之地;某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发展策略在于政府和公民要有人本意识、公共意识、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本文阐释了城市规划工作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从关注城市环境、创建健康城市的视角,分析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措施,以实现城市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中部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依据区域战略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等,分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城市职能体系和城市流强度,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规划引导,促进人才交流,重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研究结论对促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协调发展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与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和完善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后,我们有必要确立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模糊数学在国土资源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了国土资源综合评价中的资源排序和分区问题,提出了资源排序、资源分类与分区模型的建立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