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市富民"是常州人的梦想。人们一直为之奋斗:改革开放大潮掀起时,常州以乡镇企业起步,靠招商引资起飞,一举迈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十五"期间,常州的产业转型慢了半拍,发展速度与苏州、无锡形成落差,从官方到民间在承受"被边缘化"压力的同时,也在寻求方向运筹突破;进入"十一五","常州未来,其命惟新"成为共识,常州毕全市之力于一役,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从"诗国"和"诗派"说起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  相似文献   

3.
城市品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打造城市品牌,是每一座现代化城市谋求发展的必由之 路。常州在构建特大城市的进程中,应立足于经营城市的视角,探讨与解读“常州大学城”的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4.
常州经济发达、人均受教育水平高,是全国大报尤其是南京、上海两地大报竞相争夺的重要市场。在媒体跨地区发展的迅猛态势下,文章以《扬子晚报》常州市场为范本,对《扬子晚报》在常州地区的影响力、读者构成、读者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以此来观察作为地级城市的区域市场对《扬子晚报》的形象认知和评价,分析《扬子晚报》在建立、稳固区域市场时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及策略,及常州等城市如何应对外来媒体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海归在常州     
越来越扁平的世界、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使得人才愈发成为区域竞争的胜负手。亮丽的"海归"风景一批"特殊的人群",演绎着一条"独特的路径":头顶博士头衔,往来于国外先进的实验室和常州留学生创业园,一项项世界顶尖的科研成果转眼变成了高科技产品,"智慧经济"让他们——梦圆常州。  相似文献   

6.
江南名城——常州,人们对于她并不陌生。过去常州人引以为荣的灯芯绒、农业机械、亚细亚影城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既有新科电器、变压器、数控机床,又有天目湖、中华恐龙园的自然、人文景观,更有蒸蒸日上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到,常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常州正在焕发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华人时刊》2012,(12):74
11月20日1晚,中国常州(香港)城市产业推介会在香港君悦酒店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郭莉、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李元明,常州市领导阎立、蔡骏、方国强以及香港各界近400位嘉宾出席推介会。常州市委书记阎立在致辞中说:"常州连续八年在香港举办城市产业推介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加深了解、扩大合作、共谋发展。香港是常州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希望有更多的香港  相似文献   

8.
孟子"以意逆志"说对中国古典诗学阐释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辐射到词学阐释学领域,清代常州词派的词学阐释理论就是导源于这一阐释传统的.通过考察常州词派的词学阐释理论,发现自其创始人张惠言至谭献等人之间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他们逐步完成了将"以意逆志"之"志"由"作者之意"向"读者之意"的转换,最后将阐释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读者,给读者理解文本以充分的自由,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常州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轨迹及文化特征,搜集整合了多种文献信息资源,构建了专题数据库,以期对人们了解常州、认识常州,塑造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推动常州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廖原 《老友》2005,(10)
纵览古今,在江苏工作过的江西籍名人数不胜数,他们为江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举世瞩目的影响。他们每一位都有传奇的故事,每一位的经历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和人生教科书,他们为江西人民争光添彩。在江苏笔耕过的江西人有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汤显祖、邹韬奋、罗钦顺、傅抱石等著名人士。他们的成就和业绩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王安石(1021—1086),临川人,先后在江苏扬州、常州等地担任地方长官,政绩显著。在我国散文史上,他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家。在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他是"一家"。他与南京有不解之缘。17  相似文献   

11.
《华人时刊》2013,(7):46
2005留学归来,以收购常州华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80%的股份为起点,2008年收购了另外20%的股份。如今,在稳妥推进企业的新三板上市工作。从经商的层面来讲,孙富强已经成功了,不过,这个儒雅的商人面对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搞低价竞争给予客户安全孙富强的常州华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原料药中间体供应商,客户是那些"挑三拣四"的海外大企业。孙富强这样看待自己的竞争优势:对市场吃得比较透,了解国外客户的游戏规则。凭着自己对市场的把握与认知,孙富强在外贸形势一片唱衰的情形下,稳定地保持着与诺华、辉瑞等国际著名制药商的合作关系。孙富强曾经以出口贸易为自己的第一份事业,加上在国外留过学,对国外的文化和沟通方式比较熟悉。当国内很多企业都靠低价竞争来争取客户的时候,孙富强在给予客户除了价格以外最想要的东西——安全感。"靠低价竞争很难盈利,因为永远没有最低的价钱,这条路走  相似文献   

12.
常州作为大运河苏南段沿岸一个重要的城市,近现代工业相对发达,如今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急需"变旧为新"。文章结合工业遗产资源属性,对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创建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变"旧常态"为"新常态",把工业遗产与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居民就业、创意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出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遗产、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如今,"新上海人"这个名词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了,随 着上海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精英汇入了海纳百川的上海,在 这座城市里,他们努力、奋斗、拼搏着……上海因为他们的 融入而生机勃发,他们也因为上海而更加美丽! 申玉征便是这样一位"新上海人",祖籍河南的她于1998 年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在6年后的今天,这位姑娘不但拥 有了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而且还被同行赞誉为广告界的一 匹"黑马"。  相似文献   

14.
《初遇常州》是外文出版社"中国城记"系列丛书(英文版)中的一本,作者美国人阿丽娜·托马斯在中国工作、游历、生活多年。文章从旅游凝视视角入手,通过细读文本,从游客凝视、当地人凝视、游客间凝视、专家凝视和隐形凝视五个方面分析作者对常州的书写,以把握外籍人士眼中的常州城市形象,进而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正常州市大力推进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人才"五个国际化"建设,使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国际都市"已经成为常州的新LOGO。目前,常州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3600多家,其中有6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州投资,拥有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家、功能性机构5家和86家省级外资研发机构;同时,常州已有300多家企业在6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  相似文献   

16.
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更高层次更富有时代活力的精神引领。遵循"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彰显常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原则,考虑常州地域特色,以及语言表达的精炼简洁,将"常州精神"提炼为:"常德常学常新常乐"。"常德"——常人尚德,德耀中华;"常学"——常人尚学,常人善学;"常新"——常人创新,创新不止;"常乐"——和谐常州,常人常乐。以常州精神为引领,着力构建和谐常州,使常州人民真正感受到常州的幸福与美好,做幸福、常乐的常州人,这是提炼常州精神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城市战略规划期最致命的弱点在于它假设环境是可预测性而导致的静止性或单向过程特性.对于变化莫测的城市发展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战略趋同,城市的战略规划显得过于静止而应付不暇,城市战略规划也避免不了管理学领域战略规划的悖论.战略规划制定人只有掌握战略管理理论、方法,同时应有较多的战略管理实践才能科学地制定战略规划.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并从"城市竞争"的动态特性角度,阐述了基于竞争的动态城市战略管理及其战略管理过程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90、95后正不断走向社会,但在久经沙场的职场人看来,他们任性、不成熟、没有责任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日前,笔者在一份《中国当代95后新蓝领现状报告》中,看到了非标签化、更真实的95后职场青年人。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收入水平偏低、基础福利待遇不完善、缺乏晋升和发展空间。他们在城市里买不起房,被边缘化,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之中。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日益攀高的生活成本面前,承受着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9.
常州文化传播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常州的历史积淀和当代传媒视角的认知、解读和融合。常州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是针对常州城市形象、城市性格、城市实力乃至城市意志具象在较为广泛的区域舞台乃至更大范围的综合展现所形成的常州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表达系统。在常州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中,电视媒介在由传统媒体向当代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进程中应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超越信息和娱乐提供,塑造社会共识、意义和价值观,并通过信息中的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正继续留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地下室,靠渺茫的希望过着苦逼的日子;还是彻底"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的老家去过简单幸福的生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使不少年轻人幸福感降低,纠结着是否抛弃一线城市良好的社会资源,重新选择回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这股潮流被舆论称为"逃离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