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为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西宁市城北区立足区情,积极探索,采取"村级主办、互助服务、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2014年将建成1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投入运行晋家湾村、陶北村、严小村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留守、孤寡、高龄老人创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关照、消除孤独的环境,做到农村老年人"进院不离家、离家不离村",使子女安心、政府放心、老人开心,从而促进农  相似文献   

2.
正湖北省孝昌县按照"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村级主导、自助互助"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2013年共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82个,实现了农村养老服务覆盖30%的目标。系统化谋划。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做到了"三纳入"和"三到位","三纳入"即工作目标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工作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三到位"即县、乡、村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3.
近日,江西省宜丰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关爱进城定居农村老年人。第一,会同公安、城管、房管、社区等部门,建立各社区60岁以上来自农村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库,设立专门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并对建立有农村老年人进城定居的家庭实行定期走访制度。第二,要求各社区免费为进城定居农村老年人举办培训班,帮助农村老年人调整心态,熟悉城里的生活环境,教会农村老年人一些城里人必备的生活常识,如:不闯红灯、步行过马路走斑马线和如何识别街道门牌号码、防火、防盗、防骗及"110"、"120"、"119"等号码的含义。第三,对进城定居农村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城市老人,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表现为自杀行为.通过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CHARLS) 2011年基线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 (HLM) 分析村级社区水平的经济、人口、管理、设施、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特征对农村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发现中国农村老人的抑郁水平具有显著的村间差异.加入村级水平的解释变量后发现,村子的平均收入水平高,村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口比例高,村主任的任职年限长以及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高,村里老人抑郁水平显著更低;而在工业污染排放中度和严重的村子里,老人抑郁显著更高.进一步的跨水平交互作用分析则探索了村级变量对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老人群体的作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发展以及农村老人的抑郁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飞 《社会福利》2013,(12):58-59
山东省广饶县借助上级扶持政策,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优先选择村级班子团结有力、集体经济条件较好、建设积极性较高、老年人照料需求强烈、有闲置房屋的中心社区或较大的建制村,规划建设了农村幸福院23处,总投资2650万元,总占地面积142亩,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概念的误解与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社区的概念、农村社区的定位及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做了若干思考,以期对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活动有所启发和推动.  相似文献   

7.
唐晓琴 《社会福利》2014,(12):59-60
2014年11月21日,湖北省荆门市召开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2014年,荆门市政府把“新建5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联动,组织工作专班,深入社区(村)调查摸底,整合社区(村)现有资源,采取新建、扩建、改建、购买等方式进行建设,已建成58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9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超额完成了政府民生实事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民"宜居社区"和"精神家园"。社区建设涵盖经济收入指数、人居环境指数、居民幸福指数、社区参与指数、平安康乐指数、福利保障指数、社区归属感等参数。  相似文献   

9.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是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越来越多中青年农村人口迁出或外出务工,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2亿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5%;农村留守老年人5000万。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的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0.
后发型农村社区是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因此,后发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文章选取L市Y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力图找出当前后发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当前后发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支持和帮助农村幸福院建设,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到"十二五"末日间照料服务覆盖50%以上农村社区目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从今年起将连续3年,累积支持建设10万个农村幸福院,占到全国村民委员会数量的17%。这将有力带动全社会对农村养老设施投入,为建设自养、子女赡养等居家养老为基础,幸福院等农村社区照料为依托,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为支撑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挥重要促进作用。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将大大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农村"空心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年轻人的流失突显了农村的养老问题。在年轻人回乡事亲孝亲和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在短时间内都难以做到的情况下,加强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以协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破解"空心化"农村养老困境的现实选择和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窘境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调整、人口流动性增强以及传统价值观念和代际关系的嬗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处于经济扶持短缺、生活照料匮乏、精神慰藉缺失的窘境。为了应对愈发严重的农村养老问题,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至2010年10月,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已扩大到23%。研究表明,只有帮助老年人增强自我养老能力,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新的养老机制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也是帮助农村老年人走出生活窘境的现实选择。基于此,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应因地制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土地保障功能焕发新的活力;发展村改社区,以居家为核心,以社区为支撑,创新居家养老模式;依托高职教育,培养生活、心理、保障等不同专业的老年护理工作专门人才,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又保证农村老年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数量庞大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日益引起世人关注。通过对胶南市Z村老年人的经济收支、健康及医疗、住房及养老、精神文化生活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发现他们基本实现“老有所养”,但“老有所乐”的目标尚未达到。适度转变农村养老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成为当前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较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佃胜 《社科纵横》2007,22(1):59-60
农村社区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种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作为新生事物,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如体制、规划、资金、意识等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组织和政府进行超前思维、超前谋划,在营造氛围、改革体制、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健全设置等方面不断努力,使农村社区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不仅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需要,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14,(6):F0002-F0002
河南武陟县慈善事业在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与鼎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依托村级慈善工作站,全面实施村级慈善幸福院建设,开启全国农村养老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先河。项目实施以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消除了农村养老盲点,  相似文献   

18.
为支持和帮助农村幸福院建设,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的到"十二五"末日间照料服务覆盖50%以上农村社区目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从今年起连续3年,共投入30亿元用于支持农村幸福院建设,为此2013年4月28日财政部、民政部联合下发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管理办法》(财综[2013]56号,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资金支持范围、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等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与闲暇生活问题日益突显。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长阳县387名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与结构式访谈,运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交互分析,探讨当前农村老年人的闲暇生活状况,发现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普遍不丰富;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照顾孙辈与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质量关联颇深,而性别、田间劳作与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质量不存在明显关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提高农村老年人闲暇生活质量的一些建议,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蒋斌  侯成 《社会工作》2009,(14):32-35
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民社区参与关系灾后重建的质量与效果,但现实的参与状况并不理想:灾后农村社区建设中村民参与存在参与内容少、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公参与”同“私参与”边界模糊,村民参与形式与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审视,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农村灾后重建以及我国以社区理念为指导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