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新闻     
《社会工作》2010,(7):F0002-F0002
近日,江西遂川县南江乡民政所认真贯彻《关于对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实现“阳光低保”、“公平低保”、“和谐低保”,  相似文献   

2.
李靖海 《社会福利》2011,(11):61-61
近年来,新疆托克逊县紧紧围绕“十二五”战略布局,以落实自治区“民生建设年”为重点,改善服务条件、健全服务体系,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全面推进福利建设进程。目前,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8,(8):F0004-F0004
天津市宁河县民政局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解读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民政职责,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国“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廉洁型、和谐型”六型机关建设,使全县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赢得了各级领导的极大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林闽钢 《阅江学刊》2023,(2):94-101+173
民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保障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用自主构建的民生保障制度作为中观概念,上连社会建设,下连“民生七有”相应的制度和实践领域,新时代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得以全面贯通。“家国一体”是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底色,可以进一步从家国同心来理解民生保障的目标、从家国担当来理解民生保障的原则、从家国温情来理解民生保障的管理及服务。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民性渗透于民生保障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演进历程呈现出以下逻辑:人的生态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生态民生建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逻辑支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最终归宿。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的演进逻辑对新时代高水平民生建设的启示有:在生态民生建设中,要以敏锐捕捉和满足人民合理的生态需要为前提,以保障人民的生态权益、培育“生态人”为重点,以确保生态、经济和民生的融合性发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日,淮北市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明确2012年民政工作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明确提出五保供养标准的发展目标为“五年倍增”,即以2010年淮北市五保供养标准为基数,到2015五保供养标准要实现“翻番”,并且规定了“双控指标”:一是“十二五”期间五保供养标准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每年的增长幅度要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7.
民生优先是青岛市城阳区社会建设的主旋律。近年来,城阳区实施了众多惠及全区人民的民生工程:“三帮一工程”,让弱村强起来;“双百工程”让残疾人居有其所、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8.
傅洪彪 《社会工作》2008,(23):38-38
江西省宜丰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城乡社会救助等民生工程工作。2008年,通过对民生工程各项工作实行“三加三减”的“加减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民政领域民生工程建设。“三加”就是保障标准“加”,配套资金“加”,参保人数“加”:“三减”就是不符合条件者“减”,信访量“减”,发放时间“减”。  相似文献   

9.
刘鹏 《社会工作》2011,(7):64-64
继国家确定“十二五”加强民生的工作重点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以“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了民生的重要性。紧接着,各地各级官员,纷纷表态。一时之间,民生成为官员必谈之话题。日前,太原市新任市长廉毅敏在上任之初,也明确表示,要做一个“心系民生的市长”。(据3月30日《太原晚报》)  相似文献   

10.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和谐广东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克亮 《探求》2009,(4):53-59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是当前建设和谐广东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广东虽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改善民生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应着重针对广东民生建设存在的热点问题,以实现“五有”为主要目标,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和谐广东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民生内涵的历史发展表明,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主要依靠民众自身努力向需要社会支持与同情开显的过程。民生和伦理概念的社会公共性是民生伦理的词源学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民生伦理概念多从政府行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而较少重视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民生伦理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政策或主张及其内蕴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对此的伦理审视和道德评判,包括民众民生诉求的道德合理性及社会组织的态度,社会组织和民众对待民生状态和民生问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内心信念和善恶是非标准。这一概念包含着民生道德责任原则、秉持公平正义原则、民本原则和幸福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刘杰 《浙江学刊》2023,(6):202-209
贫富分化历来都为论民生者所重视。自杜甫开创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写作程式之后,中晚唐民生诗普遍选择通过戏剧化的贫富对比来达到批判现实、关怀民生的写作目的。进入宋代,政治地位的提高促使士大夫不再以局外人的身份指点江山,而是站在上位者的立场表现出对民众的自觉趋近,将社会视作一个上下牵连的有机整体。同时,他们在政务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对于民间疾苦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悯农”,不同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乃至农人内部的需求分化都被纳入了观察范围。与这些转变相应,宋代民生诗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怨刺模式,在写作内容、价值取向和情感基调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3.
王学平 《社会福利》2013,(12):53-53
组织全员系统学习。分别召开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要以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为目标,切实增强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中思考,放到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大局中谋划;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全面落实低保工作各项措施,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11):13-16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认识民生"、"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基本内涵包括:民生问题是事关中国革命与政权巩固的基本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5.
改善民生状况是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从民生制度的公益性和中国社会制度的特性出发,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民生制度构建中的主导作用,有效平衡社会各阶层与群体的民生诉求是构建有效民生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白一蕙 《唐都学刊》2011,27(3):34-37
改革开放30多年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实现温饱到进入小康生活的历史性跨越;“十七大”明确提出将“改善民生”作为我党新的执政主题以来,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改善民生”涉及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执政目标的丰富、执政作风的改善、执政能力的加强等各个方面,因此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民生建设进行反思也就成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为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谋福祉的历史。解放民生、探索民生和发展民生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始终。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民生建设,表现出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保障与发展民生以及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这样鲜明的特点。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民生建设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通过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和执政基础;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民生主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坚持民生改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民生科技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科技是指直接服务和提升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发展态势的科学技术.它直接关照人民生计,最贴近人民生活,在满足民众基本生存需要和权益的基础上,为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发展态势提供保障与支撑.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民生科技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国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相似文献   

19.
正国 《今日辽宁》2012,(4):82-83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之基,就业乃民生之本。经济越是快速发展,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翻阅辽宁这十年,“厚民惠民”系列工程一直浓墨重彩。一直以来,百姓的“饭碗”问题始终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者最深的牵挂。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实现实名制就业10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6个百分点,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增强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必须具备坚实的民生物质基础,民生问题的满足程度决定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程度。由于主观、客观因素制约,当前民族地区民生基础不够坚实,对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产生影响不利。应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努力培养实干型"三农"干部,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民生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