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欧文字词源学的角度上,找不到将“文明”与“国家”被一些学者那样区别来看的理由,更找不到将“文明”区别为“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的根据。“文明”就是“国家”,本义就是“国家”。将“文明”区别为“文化”与“社会”两大部分,正如将“文明”与“国家”解读为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解决文明起源问题,同样没有根据。因此,研究文明起源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及其管理结构的变化,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李睿 《唐都学刊》2023,(2):81-86
对张载“合性与知觉”心性论思想的诸多解读中,朱熹和牟宗三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以两位对“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的不同解读为引,可以反观张载心性论思想之全貌:张载以“天”“道”“性”“心”的思想脉络为基准,用“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对“心”进行界定,认为“知觉”上接“性”方以成“心”。这符合其思想体系中“太虚”本体的动态一贯之路,突出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完成了“修其本以胜之”的历史使命。具有双向动态义的“合”将“性”“知觉”和“心”统一起来,既为格物穷理留有顺取之路,又为明觉经察留有逆觉体证之路,形成了宋明理学心性论思想发展内在理路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3.
一个“田”字,三横三直,四四方方,坦坦荡荡,平平稳稳。三横为“多”,三直为“川”,众“多”河“川”纵横捭阖,方正梯田镶嵌其间,恰似一望无际中原地。“田”如银镜,如平湖,如满月,“田”不离“日”,万物之所靠沐浴汤汤大地。大地辽阔沃野无垠,一“口”一“口”,人各居田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田”字最多的还是“口”字,大小“口”套,一统天下。如此笔画简单的“田”字况有五个同样的“口”字,这不是哪一个汉字能随便比拟的。“口”当“人”讲,人有“口”当然要吃饭,“口”含“吃”意,这是无庸置疑的。“田”要…  相似文献   

4.
鲍鹏山新说《水浒》,认为“鲁智深打人”是最有“艺术性”、“创意性”和“观赏性”的,并因此总结《水浒》好汉有鲁智深式的“艺术型”;李逵式的“效率型”;武松式的“综合型”三种打架方式,由是厚此薄彼。其实不然,如“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醉打蒋门神”、“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等经典打斗,其效果较“鲁智深打人”,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且难以类别。鲍教授的归纳和演绎,破绽不少,抬爱鲁智深而贬低梁山其他好汉,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5.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6.
杨文选 《唐都学刊》2011,27(3):32-34
何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与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就能过上“美好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就是“美好生活”。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塑造“美好生活”呢?“美好生活”是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其塑造与“发展”本身相关联,求得“美好生活”的关键取决于发展是不是“好的发展”。研究民生问题,必须与发展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天下”一词本具广狭二义,分别对应着今日意义的“世界”和“中国”。过去的流行说法是,近代中国有一个将“天下”缩变为“国家”的进程。如果侧重昔人思考的对象,恐怕更多是一个从“天下”转变为“世界”的进程。康有为创造性地把公羊“三世”说由历时性变为共时性,使“天下”平顺地向“世界”过渡。但中国却被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外在化,中国士人渴望加入“世界”,努力为中国在世界确立一个更好的位置,这是一个充满了彷徨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8.
游免津 《东西南北》2011,(20):47-49
2011年,盛极一时的“血燕”神话,突然幻灭。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三万多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高100%,燕窝行业几遭覆巢之祸。广东的“鹰皇”、“正基”,厦门的“燕之屋”、北京“庆和堂”与杭州的“李宝赢堂”等知名品牌,无一幸免。包括李宝赢堂和燕之屋在内的多家公司证实,“血燕在全国范围下架,不再销售”。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关爱行动”中,湖北省南漳县再敲干劲、再加措施,再加力度,认真组织好“关爱行动”,把“关爱行动”与“双联双促”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加大“三个力度”,确保今年的“关爱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香格里拉”,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在英语里,它代表“遥远而迷人的地方”,法语的意思是“人间仙境”,西班牙语意为“天堂”,而汉语则解释为“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藏语意思为“心中的日月”,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乌托帮”的代名词,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困苦,没有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花常开水常流,庄稼总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挂在枝头。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探求》2000,(1):11-12
虽然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国有企业要退出一些产业和领域的方针,但有关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人们对国有企业要退出一部分产业和行业已没有太大的争议,但退到哪里?怎么退?退的前提、范围、标准和后果是什么?这些都应该尽量地探讨清楚。 一、“退”到哪里和怎么“退” 有人说“国企退出”就是退到私有制,就是只退不进。其实不然,是有退有进;“退”是为了“进,“退”是另一种“进”。况且“私有”并不是拯救“国有”唯一的法宝。每个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产权道路”上,退到“私有”、“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2.
帛书《道原》和《淮南子·原道》《文子·道原》是三篇反映道家道论思想的重要文献。首先,这三篇文献从本体论的角度对“道”做了深刻论述,肯定“道体”具有“无”与“一”的特性;不过它们的具体诠释又是有差别的,如“无”有“虚无”“,一”有“统一性“”唯一性”和“本原性”的涵义。其次,这三篇文献都从“道用”的层面来展示了本体之“道”,但其如何展示有差异和侧重,如对于“道用”之“无”的诠释即有“虚无”和“无欲”两种。归纳起来看,这三篇文献所反映的早期道家的道论思想在宏观上是大体一致的,但亦有一定的差别、变化和发展,其中从帛书《道原》到《淮南子·原道》的间距较大。  相似文献   

13.
曾芸辉 《生存》2020,(11):0213-0214
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运用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行于“文”“言”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环境。立足“文”“言”两者的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因“言”释“文”,通过直译引导学生体味意境,把握整体,在翻译中体现出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因“文”悟“言”,通过新颖的立意引导学生主动品析文中的语言特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为以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基奠。  相似文献   

14.
吴江 《社会工作》2009,(19):16-17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民政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社会求助工作中求“创新”,出“实效”,把“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他们主要紧紧围绕民生主题,积极编织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三网合一”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机制,实现了民生保障全“兜底”。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党建部分提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首次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此后,关于党建五大部分内容的划分逐渐为理论界和宣传部门所接受。本文对“反腐倡廉建设”提法进行理论思考,认为“反腐”和“倡廉”两个词并列提出有其局限性,“倡”字应该改为“保”字,逻辑上才能讲得通,理论和实践才能统一起来;“廉”字有两层含义:“廉洁”与“廉价”;将“反腐倡廉”与“建设”进行搭配,不仅义理上不顺,而且功能上较虚,“反腐倡廉建设”实乃“反腐保廉政策”。还对党建内容的划分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规范和推动党建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男人,追求“性感指数”的热情和女人有得一比。何谓性感?长得“生猛”不叫性感,玉树临风也稍逊风骚,性感的标准正与时俱进,你必须在某一方面贴有“成功”的标签。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女人以上中“英雄”的标准,是事业上的飞黄腾达和经济上的突飞猛进,凯歌高奏,“有钱”“有名”与“有权”形成三驾并驱的马车,你只要具备其一,于女人而言,  相似文献   

17.
秦鹏飞 《社会》2005,40(3):58-87
本文以儒家典籍中的“鬼神”为研究对象,借此对儒家思想的“理性主义”特征进行讨论。儒家思想对鬼神的理解,继承了巫术时代鬼神能影响现实之认识,又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内涵以“形气论”为认识基础,一方面将鬼神世界与人间世界视作同质且可以互相沟通,极力强调鬼神尤其是“人鬼”与祭祀者之间固有的“父子”关系的重要性,形成了以“报本反始”为核心意义,以“格神”“敬飨”为直接目的的祭祀之礼;另一方面,儒家强调,“格神”的最关键条件是主祭者“事死如事生”的“诚敬之心”,而这一诚敬之心源自于“孝”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孔维宽 《生存》2020,(10):0129-012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和“写”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二者不能分割开来。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以“写”促“读”,还要注重以“读”促“写”,在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中提升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陆九渊     
《社会工作》2008,(8):F0002-F0002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江西抚州金溪人。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曾讲学于象山(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动性作用。他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形成了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相似文献   

20.
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善于捕捉教师的“闪光点”,多鼓动、少泄气;善于挖掘教师的潜力,倡导教师从单纯“原理课”教学转向“专题课”教学;善于把握向实践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从“书本”走向“实际”;善于鼓励教师大胆改革教学,从“纯理论灌输”向“给钥匙”的教学方法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