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福利》2013,(8):28-30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通过强化社区涉老性配置标准,鼓励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支持社区为7%虽住在家里但需要社会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日托、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参与,为3%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服务,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出发,"十二五"上海确立了至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人数43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0  相似文献   

2.
张天冲 《社会福利》2007,(11):60-60
为进一步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老人节来临之际,青岛市市南区推出为老服务新举措,率先在八大峡管区颐和老年公寓正式启动了社区体验式养老活动。该举措是由市南区政府出资购买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向辖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家庭陪伴、义工陪护、异地养老等体验模式,由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廉价、优质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优点。  相似文献   

3.
狄邦成 《社会福利》2010,(12):62-62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各社区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启动70岁以上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招聘了247名服务人员,为41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相似文献   

4.
戴晓玉 《社会福利》2014,(10):28-30
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泰州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努力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回应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建议应从“八个强化”入手,着力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让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13,(8):31-32
天津市从实际出发,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政策创制2011年4月,天津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津政发[2011]51号),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居家养老工作的具体措施。2011年8月,市政府出台《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0~2020)》(津政函[2011]102号),就养老服务设施作出布局规划,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支撑。根据规划,到2015年,天津基本形成"973"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97%老年人居家养老,3%老年人人住养老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重视家庭生话,希望居住在家庭,生活在社区。据抽样调查统计,95%左右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只有5%左右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因此,积极推行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发挥家庭在中国养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居家养老在生  相似文献   

7.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特别是为那些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服务。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  相似文献   

8.
九江市浔阳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软件完善与硬件建设并重,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并进,社会关怀与社区服务并行,通过打造"机构养老、专业服务、社区照料、邻里互助、协会维权""五位一体"的养老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新路子,2005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区.  相似文献   

9.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特别是为那些孤寡老人、特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河北保定市确定了为97%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3%的老年人提供机构服务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保定市积极探索,建立起了由政府监管、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方共赢、最终百姓受益,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家政信息服务)以及主动关怀(为老服务)等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呼叫网络、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河北保定市确定了为97%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3%的老年人提供机构服务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保定市民政局通过机制创新,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保定市社区服务中心,免费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家政信息服务)以及主动关怀(为老服务)等服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道路。保定市社区服务中心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依靠功能强大的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凭借自身造血功能(通过获取通话功能费用佣金、开发各种增值服务,如用药提醒、叫早服务、生日祝福等),拥有了稳定长效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同时,社区服务中心还可对加盟的服务企业通过资格审核、服务回访、信用评估淘汰等管理制度,帮助市场规范服务企业,真正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享受到更规范、更优质的服务,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无忧。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10):94-97
社区居家养老是中国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能有效破解我国"医养分离"的养老困境。目前国内外多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取得良好成效,但缺乏规律分析,没有形成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普适意义的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期对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泰州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努力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回应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建议应从"八个强化"入手,着力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让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传统养老困境养老机构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13年底,泰州市拥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149所、床位29670张,每千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06,(7):F0004-F0004
为适应老年人居家生活习惯,满足其养老需求,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巩固城乡传统家庭式养老的基础上,做出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战略部署,要求各市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通过由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养老方式的选择将影响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北京市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了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备受青睐,尤其是中等收入的老年人更偏好于社区养老。建议养老资源更多地向社区进行配置,促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13,(8):35-37
成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从无到有2011~2013年,全区268个社区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床位5360张,同时成立了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包头市昆区、赤峰市红山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等6个盟市开展了"12349"便民为老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主动关怀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全区建立高龄津(补)贴制度。目前,全区累计发放高龄津(补)贴资金5.12亿元,鄂尔多斯、通辽、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0个盟市实行了高龄津贴普惠制,使全区24万高龄老人受益,并逐步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公办养老机构日臻完善积极打造盟市社会福利园区。全区12个盟市相继建成了规模较  相似文献   

17.
居家养老模式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其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多数从业人员未掌握为老年人服务的价值伦理和专业方法,制约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全面推进,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完善,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秉持并践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掌握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西龙南县根据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多形式居家养老模式,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准。重点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做文章,探索性地实施多形式居家养老模式。之一:“家庭自助式”。在低保户家庭中,由乡镇、社区居委会定好标准、草拟好条件,并负责聘任有一定劳动能力、外出就业困难的家庭人员开展自助协议式居家养老服务,用这种模式来解决高龄困难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注重行政推动,落实工作职责。围绕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工作格局,坚持"社会养老居家化,居家养老社会化"原则,按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整合老年资源自我服务的要求,将行政推动贯穿于规划、启动、实施、督查诸环节。要从相对固定的群体入手,定期定额为老年人购买服务,以带动其他老年人参与居家养老。要按照"无偿—低偿—有偿"渐进的服务方式,推行"订单式"服务。地方政府要将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布置落实,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丽宏 《学术交流》2007,(10):123-125
建立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解决现阶段居家养老老人照料问题,必须走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相结合之路,即老年人个人自助、家庭支助、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具体来说,必须发挥老年人自身作用,积极自养;继续鼓励和支持家庭照料;进一步加快发展老年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在我国居家养老生活照料体系中,国家居主导地位,它提出社会整体性老年照料体系的构想,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确立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发展规划,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预算、综合协调和有关监管工作。社区为体系发挥功能的基本载体,要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家庭为体系的基石,它在养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应该予以保持和加强。老年人个人是照料体系的主角,要大力提倡自信、自强、自助、互助,充分发挥老年人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