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的严峻形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大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各盟市相继建成了以供养城镇"三无"人员养老为主的综合福利园区,建设床位4212张;81个旗县(市、区)建成了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床位5992张;全面推进盟市、旗县老年养护院建设,重点为贫困、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新建47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床位9560张;大力推广乌兰察不市"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治管理,互助服务"的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13,(8):28-30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通过强化社区涉老性配置标准,鼓励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支持社区为7%虽住在家里但需要社会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日托、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参与,为3%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服务,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出发,"十二五"上海确立了至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人数43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0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湖北省武穴市民政局将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范适度、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开通"12349居家养老服务热线",为城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服务,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对接。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2014,(5):F0002-F0002
正普亲集团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较早涉足养老服务领域的企业之一。普亲以老年人身体状态评估为先导,以失能、失智、高龄等老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在细分老年群体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构建"以中心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护站为主体、以居家上门服务覆盖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普亲将着力点放在社区和居家养老,充分发挥社区养护站的平台和枢纽作用,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覆盖社区和居家老人。同时,利用一、二  相似文献   

5.
完善制度 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 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去年,北京市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在10个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统一试点工作.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出台了<北京市特殊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办法>,试点区内具有北京市户口、年满60周岁、符合高龄、低收入、纯老年户等条件的老年人,可享受50-25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此项政策惠及18万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山东泰安市泰山区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通过搭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服务为纽带,串联起居家、社区和机构等多种养老方式,实现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联运;连接起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合众人之力、聚社会资源、传孝行之道"的为老服务格局。平台具备居家服务、机构管理和民政业务咨询三大功能,同时可提供"一家通"手机定位围栏、"健康宝"远程健康监测、家居安防、关怀提醒等特色服务。入网老年人只需拨打"12349",即可实现服务上门。平台正式运行半年来,已吸纳361家各类服务机构、注册服务人员4000多人,累计服务4000多次,得到老人和社会广泛认可。泰山区的做法对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实施养老服务信息化专项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天冲 《社会福利》2007,(11):60-60
为进一步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老人节来临之际,青岛市市南区推出为老服务新举措,率先在八大峡管区颐和老年公寓正式启动了社区体验式养老活动。该举措是由市南区政府出资购买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向辖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家庭陪伴、义工陪护、异地养老等体验模式,由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廉价、优质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优点。  相似文献   

8.
狄邦成 《社会福利》2010,(12):62-62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各社区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启动70岁以上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招聘了247名服务人员,为41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13,(8):47-49
近年来,湖北省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幸福湖北"建设重要内容,省政府连续5年将城乡"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和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内容。截止目前,全省城乡养老机构已达2572个,养老床位总数23.6万张,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52个,农村老  相似文献   

10.
九江市浔阳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软件完善与硬件建设并重,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并进,社会关怀与社区服务并行,通过打造"机构养老、专业服务、社区照料、邻里互助、协会维权""五位一体"的养老新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新路子,2005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区.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3,(8):31-32
天津市从实际出发,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政策创制2011年4月,天津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津政发[2011]51号),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居家养老工作的具体措施。2011年8月,市政府出台《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0~2020)》(津政函[2011]102号),就养老服务设施作出布局规划,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支撑。根据规划,到2015年,天津基本形成"973"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97%老年人居家养老,3%老年人人住养老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2.
唐晓琴 《社会福利》2014,(12):59-60
2014年11月21日,湖北省荆门市召开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2014年,荆门市政府把“新建5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联动,组织工作专班,深入社区(村)调查摸底,整合社区(村)现有资源,采取新建、扩建、改建、购买等方式进行建设,已建成58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9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超额完成了政府民生实事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3,(8):56-57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民政厅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养老政策及规划,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初步建立孤老供养制度和服务政策继续完善。2012年底,全省88个县市有74个县(市、区)建立了100岁高龄补贴制度;49个县(市、区)建立了90-99岁高龄补贴制度;16个县(市、区)建立了80~89岁高龄补贴制度。一些地方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农村养老服务起步发展,老年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迈出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14.
正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泰州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努力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回应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建议应从"八个强化"入手,着力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让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传统养老困境养老机构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13年底,泰州市拥有各类养老福利机构149所、床位29670张,每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在不断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创新路径,狠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及其服务工作的开展。目前,一个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全面覆盖该区城乡老年群体,具有滨湖特色的居家养老示范区正在加速建成。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10):94-97
社区居家养老是中国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能有效破解我国"医养分离"的养老困境。目前国内外多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取得良好成效,但缺乏规律分析,没有形成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普适意义的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期对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戴晓玉 《社会福利》2014,(10):28-30
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泰州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努力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回应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建议应从“八个强化”入手,着力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让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18.
正设施标准化。采取公办民营、选址新建、整合社区服务站资源、租用房屋等方式,新改(扩)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302个,并按照有标识、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具体服务项目的"五有"标准,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升级改造,为开展为老服务提供有效平台。管理团队化。采取社会福利机构登记确认或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居家养老服务负责人和管理委员会,或自发组织成立民非组织,承接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政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确立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五个社会化"的发展思路。"一个转变"。推进安阳市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具体是从以往重点保障贫困、"三无"等特殊困难老人向服务全体老年人转变;从单纯的供养服务向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文体休闲、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转变;从只注重养老事业发展向注重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双向发展。"三个结合"。一是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相结合。居家是基础、社区是依托、机构是  相似文献   

20.
时讯快递     
《社会福利》2003,(12):60-63
上海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券”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体系 为适应老龄化发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社区专业化生活照料服务,上海市民政局近日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杨浦区和浦东新区试点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券”实现政府购买服务,2004年将在全市推行。预计到2005年底,上海将通过这一形式为4万名困难老人、特殊贡献老人和高龄老人购买服务,并将创造万余个就业岗位,成为上海正在积极推进的“万人就业岗位项目”计划的新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