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十二月十二日至十六日,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湖北和我省各地的七十多位中医专家、教授和一百九十多名代表云集南阳,隆重庆祝南阳张仲景研究会成立,并举行了首次学术交流活动。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他博览群书,精研医学,继承汉代以前医学理论的精华,总结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他写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特别是他确立的辩证施治的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  相似文献   

2.
南阳方言韵母说略丁全南阳在河南省的西南部,西与陕西交界,南与湖北交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有“南都”之称。汉代的二十八宿即光武帝刘秀及其主要将领大都是南阳人。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也曾“躬耕于南阳”,还有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后汉书》的作者...  相似文献   

3.
百川 《社区》2013,(17):21-21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人称“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施治法则的医学专著,也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     
<正> 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稂东)人。约生于公元150年,卒于219年。是我国东汉末年杰出的临症医学家。张仲景生当东汉末年,东汉王朝政治腐败,宦官专横,军阀连年混战。统治阶级为了挽救他们垂死的命运,纠合地方反动武装,对农民起义进行了疯狂的镇压,给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疫病广泛流行。据《续汉书·五行志》载,汉灵帝时有五次大疫,尤以南阳、洛阳、会嵇一带更为严重。张仲景说:“余宗族索多,向佘二百,建安纪  相似文献   

5.
<正> 南阳地处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大自然的天成之力使南阳形成了一个不大的盆地结构,这也使南阳人生来就有一种“封闭思想”和“盆地意识”(据人们都这么说),乡土观念较浓,这也算是“恋母情结”的另一种解释吧.近几年来,“走出盆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时常挂在南阳人的口头上,否定盆地人的“盆地意识”也成为衡量一个南阳人是否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思维的尺度和标准.然而,对于旧观念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400年被誉为祖国医书之祖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记载过“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期,著名医学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是甜的,世界上最早确诊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有一次,王焘外出行医,走后不久,他父亲就病了,不仅口渴难忍,而且饭量不增,小便频数,身上还长了不少疖疮,久治无效,病情越来越重。家人把王焘找回来为他父亲治病。他认真观  相似文献   

7.
饺子原名“娇耳”,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他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他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见家  相似文献   

8.
<正> 刘太祥,男,1959年2月3日生,河南方城县人,编审。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在许昌师专、南阳师专历史系任教,1988年到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编辑部工作。现任南阳师范学院《南都学坛》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南部学坛》主编。兼任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汉史学会会员,南阳市社科联委员、特邀理论研究员,南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 “优秀编辑”, “河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编辑”, “南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南阳市第一届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南阳师范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多面南阳     
<正>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卧龙之地,灵秀南阳!独特的地理环境在中国所有的人文美地中,南阳地区是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一个。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是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它处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南阳众多的作家里面,周熠的创作是较有特色和个性的,他也是近年来崛起并呈上升趋势的“南阳作家群”里唯一融小说、散文、诗歌于一身的三栖作家,而他创作的主要成就却表现在他“为人生”的乡土文学方面。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被全国一些报刊刊登并转载也说明了这—点。由于论题与篇幅的限制,我们在这里且不论其散文与诗歌,仅就周熠新近出版的小说集《杏儿黄熟时》(河南人民出版社)谈谈自己在解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张仲景的医德风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7个方面论述了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高尚医德。其主要内容如下:①继承发扬了扁鹊等古代名医的传统医德;②悉心钻研医学,敬业乐业,从不追逐功名利禄;③反对保守观点,不断更新医学知识;④治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⑤要求遵纪守法;⑥反对巫神迷信;⑦谦虚谨慎,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2.
包晓玉,1963年生,女,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今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被分配到南阳师专(今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87年9月-1988年7月在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助教班学习;1998年9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跟随博士生导师李南强教授作国内访问学者;2001-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开勋教授,并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南阳师范学院化学系副主任,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曾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教…  相似文献   

13.
<正>苏东坡《后杞菊赋》云:“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西河南阳之寿。”此言枸杞、菊花入药之效。岂料吴伯萧作为吃菜乐趣而引入《菜园小记》,可谓一误。而历来的教学参考书,在为该句作注时,更将“南阳郦县”书为“南阳鄜县”,可谓误中之误。 查“南阳之寿”原出葛洪《抱朴子·仙药》: 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水,谷水所以甘者,谷上左右皆生菊花。菊花堕水中,历 时弥久,故水味为变。其临此谷中居民,皆不穿井,悉食甘谷水,食者无不老寿: 高者百四五十,下者亦不下八九十,无夭年人。  相似文献   

14.
<正> 统编中学语文课本《出师表》中“南阳”一词的注释为:“郡名,在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似是而非,令人费解。因为作为“郡名”的南阳,历代境域迭有沿革,“注释”究就何代而言?明明南阳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何以反而“在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呢?本来,自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出师表》鸣世以后,由于后者中有“躬耕于南阳”的说法,以致千百年来的不少人,尤其是明、清时期豫、鄂两省的文人学士,对诸  相似文献   

15.
在“废止旧医案”背景下,中医之路如何走下去是中医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沪上名医秦伯未洞悉中西医之争已上升为政治之争,而中医人却仍不自省。他认为,中医要生存发展必须革新,中医教育是中医复兴的出路,倡导“新中医”。面对 “中医科学化”观点大行其道,他敏锐地指出其核心乃科学之精神。在中医实践的层面,秦伯未临床诊病也不再是单纯传统的中医思路,西医的生理、病理、药理也被其接纳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张嘉谋     
<正>张嘉谋(1874.5.14—1941.8.5)字中孚,自号梅溪钓徒,南阳人。早年就学于开封明道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被选拔为贡生,考中河南乡试举人。曾主讲于陕州三门书院及淅川丹江书院。继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当时南阳知县潘守廉延请主修南阳县志。时年27岁,他学有根底,笃志撰述,早有纂修南阳县志的志向“于郡县分析山川原委、人物兴衰、典籍存亡,殚心搜访者有年”,对修志作了较充分地准备。尽管如此,亦谦让不敢自承。正好遇到荣成进士孙葆田来宛南讲学,遂由潘知县相率请教于孙公,请其“发凡起例,参予商订。”而张嘉谋自己则夙兴夜寐,勤于著述,广搜博求,严于考证,经两年而编纂成书。该志仿陆陇其的《灵寿志》,依《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体例,参考书籍达百种。由于能博采众家之长,特别是发扬了名志“详而不芜,赡而有体”的优点,所以内容颇为丰富,体例也较为严整。该志“上自  相似文献   

17.
秦汉"小儿医"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秦汉时期“小儿医”方面的医学成就,通过文献梳理、解析的方法,研究认为:《汉书.艺文志》“经方十一家”著录《妇人婴儿方》;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可见针对“婴儿索痉”、“婴儿病间(痫)”、“婴儿瘛(瘈)”的病方;张仲景著《金匮要略方论》有《小儿疳虫蚀齿方》、《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关于名医淳于意的事迹,涉及二十多个病例,其中有医治“婴儿小子病”的记录;华佗医治的病例中,也有儿科疾病。看来,有学者以为“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幼科或儿科,初萌唐宋”的意见,可以有所修正。  相似文献   

18.
对两晋南朝南阳范氏家族的发展历程进行整体考察,明晰该家族总体发展脉络;论述了南阳范氏家族是两晋南朝时期名门士族之一,其势力一度达到顶峰,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人才辈出,影响深远。指出其发展历程虽然起起伏伏、潮起潮落,但俊杰辈出,并留名史册;从“亲近皇室,审时度势”“尊崇儒学并与时俱进”及“尚文多才,成就博杂”三方面分析了南阳范氏家族的家风家学,提出南阳范氏家族在政治、文化上的的杰出表现,与他们的家风家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河南曲剧”(下称“曲剧”),即以往的“高台曲”。它是植根于辽阔中原大地上的一株艺苑香花,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由于它较早地而又较集中地在南阳、洛阳等地区流传、发展,故而有“南阳曲子”与“洛阳曲子”的称号。又因南阳一带盛行“大调曲子”(下称“大调”。即“古子曲”),所以又有着“南阳大调”与“洛阳小调”(下称“小调”)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南阳王淑辉,方习兰在解放战争时期,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曾极度关注南阳。他调遣“三军”会师桐柏;亲拟电文嘉奖邓县解放;指挥发起宛西战役;特别是他那《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千古名篇,把南阳推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他为什么对南阳如此厚爱?本文试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