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1998,(3)
1888年1月29日,顾维钧出生在上海一座气派的洋房里。顾维钧在家中排行第四,母亲蒋氏。顾维钧的父亲在官办招商局担任轮船帮帐,大部分时间在外。家中由母亲和祖母操持。祖母是一家之主,对顾维钧十分疼爱。她为人正直,严于律己,小心谨慎,勤勉俭朴,对顾维钧童年的生活影响很大。顾维钧在3岁零1个月时,被送去读私塾,他读书十分刻苦,从不逃课。后转入英华书院读书,这是一所刚成立的教会学校,在上海英租界。当时顾维钧12岁。学校采用很新的教学方法授课,以竞争为基础,男女同班,学习英文、地理和算术等。学校里的新环境和新课程使…  相似文献   

2.
帅子 《山西老年》2013,(9):18-19
王世杰——凄然北望。曾任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在台湾曾任"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去台后不久,多次批评政治黑暗被革职查办。90岁病亡于台北。顾维钧——外交奇才。曾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大使,参加起草联合国宪章,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退休后定居美国,享年97岁。宋美龄——世纪老人。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谈判,为事件的和平解决与随后的国共合作抗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此后多次赴美为蒋争取援助。蒋介石去世后逐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与维持国际和平──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王国富联合国成立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在这50年中,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仅就联合国与维持国际和平进行评述。一、维持国际和平是创建联合国的主要目的在国际实践中,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维持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顾维钧围绕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所开展的对美外交活动。顾维钧当时虽只是北京政府外交部的参事,但他在对美外交中尤其在向美国透露二十一条的这件事上起了主导作用。袁世凯改变初衷决定透露二十一条,主要就是采纳了顾维钧的主张。这使得这一时期北京政府的外交具有明显的联美制日的特征。联美制日在当时不失为北京政府在外交上的一个可行的选择。问题在于,美国的对华政策与民国外交家们对它的期望总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然而,力主联美制日的顾维钧当时对此并无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山东主权的收回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外交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影响深远。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活动家,他作为北洋政府委派的主要外交代表,参与了关于山东主权收回的国际交涉的全过程。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围绕收回山东主权问题同列强展开激烈交锋,运用外交策略最终赢得谈判成功。顾维钧在这一艰辛的对外交涉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1995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联合国的诞生无疑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半个世纪来,尽管联合国也犯过各种错误,但是一个没有联合国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混乱,世界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世界,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作为对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纪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了惊人的破坏,为了使后世再免遭“当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建立新的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的设想正是在各国人民这种广泛的思想基础上孕育起来的。1941年8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宪章是一九四五年六月签订的,同年十月二十四日宪章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一九四六年一月联大举行第一届会议,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那时正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前后。联合国宪章就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三多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年代签订的联合国宪章已经不能适应七十年代的实际情况。联合国三十多年的历史表明,在这一国际组织中各会员国所以不能处于平等地位,其原因之一是究章的不合理性所造成的。美帝国主义从联合国成立之日起就利用宪章的  相似文献   

8.
任重道远联合国王杰联合国成立已有51个年头。它起因于避免再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不久,由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联合国陷入了“冷战的泥潭”,并且成为两霸各自扩张势力的场所。于是,人们对联合国感到失望。当历史的车轮转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9.
交换范围的国际性扩大,必然要求国际性的社会交换秩序,进而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而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又必然推动解决矛盾的责任主体的"一体化",即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体化"的发展。成立于二战之后的联合国,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组织保障,承担着规范国际交换秩序的政治职责,实质就是国际一体化的社会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就是国际一体化的政治实体。联合国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成立"联合国政府"。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金融危机、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国际安全等问题,实质都是交换秩序上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都属于政府性职能的建立。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努力中,"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实质就是要发挥联合国的政府职能的作用;"加强联合国建设",必然是加强联合国的政府职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方长平 《国际论坛》2012,(3):58-62,81
本文系统考察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联合国外交的曲折历程,据此总结了中国联合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的联合国外交不仅奠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基础,而且培育了和平发展时代中国外交基本气质,对于中国总体外交有着重要贡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一直支持促进、发展和实施国际规范和标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以法治来替代强权,法治是联合国的核心价值和原则。联合国按照宪章推进国际法治的进程,对加强“国际法治”做出了重要贡献。要建立一个公正、安全、和平的法治世界,必须加强和协调国际法治。  相似文献   

12.
李沅  宁科宣 《金陵瞭望》2007,(12):60-60
6月4日,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江苏省科技厅在南京联合举办了联合国亚太技术转移中心(APCTT)南京联络点暨南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来自联合国亚太经社委15个成员国、联合国亚太技术转移中心官员及相关代表,在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业园区及区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共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朝鲜战争是联合国成立后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战争,联合国在美国操纵下组建联合国军入朝,参与了战争的全过程,并在民间救济、停战谈判等方面发挥了作用。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既是美国及其盟友操纵的结果,也是联合国与朝鲜问题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联合国的决策虽有瑕疵,但履行了相应的法律程序,具有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承认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的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否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合理性与功绩。  相似文献   

14.
7月16日,联合国大会就改革问题举行特别会议。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会上提出了一项对联合国实行全面改革的综合性方案,从而正式拉开了酝酿已久的联合国改革的序幕。 这项题为《革新联合国》的改革方案长达94页,几乎涉及联合国的所有领域和机构,安南称这是联合国成立50多年来最大胆、最广泛和意义最深远的一次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使联合国更有成效地运作、更现实地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改革呼声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5.
时事定格     
举世聚焦千年首脑大会 由16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千年首脑大会于9月6日至8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 召开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7年提出的,有史以来第一次由16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数字超过了1995年举行的联合国成立5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经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其他签字国过半数批准,开始正式生效。联合国作为战后最大的国际性组织正式成立。此后,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 1946年1月10日至2月14日 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幕一阶段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51个创始会员国与会,这也是联合国的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6月26日通过后.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还被公推为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解放前的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国民党政府沉溺于内战,致使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有名无实。新中国成立后的22年中,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1971年,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改革的理论视角和中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5年是联合国成立 60周年 ,而联合国改革是关系到联合国前途的重大问题。目前存在渐进派、现实派和激进派三种改革模式。前两种模式可视为理性主义的思想 ,后一种模式则可划入批判主义范畴。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 ,既要本着理性主义的态度 ,又要兼顾批判主义的意识 ,而融合了这两种思想的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可以为中国的联合国改革观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妇女问题一向是联合国社会和发展领域的关注重点.联合国成立后不久,就设立了提高妇女地位委员会(简称妇地会),它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设立的一个职司委员会.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对妇地会的会议,有关妇女的大会和活动非常重视 ,并予以积极支持和参与.1975年是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妇女年”.同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承诺在未来的岁月里承担联合国会费的39.89%。然而,当联合国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美国所承担的会费比额由39.89%下降到22%。在其间的数次改革中,1972年的改革是几次改革中变动幅度最大(由31.57%降低到25%)的一次改革。本次联合国成员国围绕降额问题的斗争,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的缩影。美国对联合国会费政策的实质是美国影响和控制联合国,并利用其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本质上是一种以资金的注入换取权力的输出。美国对联合国的会费政策,是反映美国人联合国观变化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