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汤兆云 《人口学刊》2006,17(1):25-31
由于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多生和早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我国传统生育意愿的作用下,它强化了个体生育者的性别选择意识,其行为结果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同时,由于农村和城镇在经济医疗条件上的差别,使得两者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上也出现了差异。这些差异对出生子女性别比的影响通过其地区差异、孩次差异、城乡差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比“三普”、“四普”数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已经存在。虽然问题没有汉族严重,但其发展的趋势与汉族相当接近;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3.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从严控制人口中的误导与失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人口控制走过的弯路与21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暴露出人口研究与决策中的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试图澄清在人口控制与出生性别比问题上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学术界,对于出生性别比的关注由来已久。笔者曾经检索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相关学术刊物上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数百篇专题文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涉及的范围广,而且分析具有深度。为我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规律及其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四普”、“五普”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间接估计技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探讨生育水平下降过程中,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并以蒙古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生育水平下降到较低水平时与出生人口性别比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规模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原新 《人口研究》2007,31(6):3-7
中国人口经历了长达1/4世纪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过程,其结果是男女性人口数量的严重失衡。现有统计资料难以准确反映男女失衡的规模,间接估算,1980~2006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出生队列累计,男性比女性"多出生"3331万人,其中"应该多出生"1846万人,"偏高多出生"1485万人;2006年0~26岁存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402万人,其中"应该多出"1965万人,"偏高多出"1437万人。  相似文献   

7.
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治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对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重庆彭水和云南会泽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地处发达地区浙江省绍兴市的调研比较,分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阶段、特征和经验模式,试图探索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内在规律。文章提出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三阶段假说,并在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机制、方向和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8.
远离大陆、位于黄渤海交汇处由32个岛屿组成、以养殖捕捞为主的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等旧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同时,现代科技手段也为一些人选择性别生育提供了条件,致使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0.
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人口伦理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持续升高 ,人口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从人口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道德原因 ,阐释人口道德的生成机制 ,重建科学的现代的人口道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与数据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多套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对我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目前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数据是否可靠、出生性别比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普查数据中0岁人口组性别比明显偏低,该年龄组的数据质量不可靠,判断我国出生性别比水平的态势应以其他低年龄组性别比的数据为主。普查数据中低年龄组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女(婴)孩漏报的现象,导致低年龄组性别比一定程度的虚假性升高,影响了对我国真实出生性别比水平的判断。但是,即使扣除了这个因素,各个年龄组的性别比依旧远远高于正常值。所以,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偏高的情况是真实的,只是真实的出生性别比水平并没有普查数据所显示的那么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马-冯-陈模型为定性基础,认为一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生育水平的影响。当无性别偏好时,生育水平主要通过改变不同孩次占出生人口比例的方式影响出生性别比;当有性别偏好时,生育水平既影响不同孩次占总出生人口的比例,又影响不同孩次的出生性别比,从而对总出生性别比产生影响。对于没有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行为的人口,生育水平变化是引起出生性别比波动的主要原因。有性别选择行为时,生育水平变化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较小,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性别比异常的主要原因。监测以"曾生子女孩次和性别次序"为条件划分的人群,可以有效而便捷地判断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单福海 《西北人口》2010,31(2):89-92,96
文章根据陕西省历次人口普查、部分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及公安、教育、计生统计报表数据,时全省出生人口性别失衡程度、女婴缺失数量和分因素贡献率等几个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科学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出生性别比升高机理为基础,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分析2000年份地市横截面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实证研究各因素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通过影响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进而引起出生性别比偏高,影响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各因素存在空间相互作用,其空间自相关属于高高-低低类型;传统文化、公共政策、城镇化水平以及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将抑制出生性别比升高;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医疗发展水平将促使出生性别比升高;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人口自然出生性别比是分析和评价人口出生性别比偏离的重要指标,中国对人口自然出生性别比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人的出生性别比正常范围为102~107,国内一般都是以其上限作为标准判断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程度。但是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双生子信息探讨双生子出生性别比特征。研究表明,中国1989年双生子出生性别比为104.87,在女性主要生育年龄阶段生育的双生子出生性别比是相当稳定的,比较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出生性别比。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不仅普遍偏高,而且随女性生育年龄变化的模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及未来女性赤字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且持续增高,2000年出生性别比已经达到116.9。出生性别比偏高不仅表现在分孩次的差异上,而且还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本文利用“五普”数据资料为基期,对1980年后出生、并受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影响的人口进行预测,分析30年间的分城乡、分年龄的女性赤字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出生婴儿性别比逐年上升、且偏离正常值的变动趋势,简单总结了学术界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据此从长期治本、短期治标两方面,提出了7条具体建议,为确保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201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的目标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used the data from the last three population censuses of China in 1982, 1990 and 2000,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he sex ratio at birth and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in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China started its economic reform and implemented many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Since then there has been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dramatic decrease in fertility in most of its provinces. Along with these achievements, the sex ratio at birth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to significantly more males to females, and in some provinces of China reached unprecedented levels. The ratio of infant mortality of the males to females for manyprovinces in China become extremely unbalanced with a much higher female infant mortality rate. In our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x ratio at birth and the ratio of the infant mortality of males to female. Social and economic reasons for these unnatural trend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诸因素中,社会性别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男性选择性生育表现为出生性别比偏高,其后果是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弱化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有关出生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总结和述评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典型发达国家的出生人口数据,对出生性别比的长期变动趋势、种族(民族)差异及母亲年龄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关系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更全面、客观和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标,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