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西北人口》2008,29(6):79-82,88
享有社会保障是残疾人的基本权利,为残疾人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不仅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现,更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权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在2006年“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及制度建设情况,提出了完善江苏省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其社会保障需求与制度及政策之间的缺口很大。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帮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上给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对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和需求开展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3年上海市金山区农村户籍务农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对农村残疾人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目前农村残疾就业存在的困境并且对其成因做出经济解释.研究发现,残疾人的就业具有持续性,有过就业经历的残疾人更倾向于期望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目前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效果并不是很好:集中就业普遍存在"挂靠"的"假就业"现象,而按比例就业则存在用人单位更偏好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而不是雇佣残疾人的"缴费偏好陷阱",这两者导致了农村残疾人非农就业意愿和就业实现之间存在矛盾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杜晓田 《西北人口》2011,32(4):43-46,52
近年来基督教在农村地区盛行,反映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和公共活动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督教,农民可以得到同信仰群体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在互助中抵御一定的生活和生存风险。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成员共同抵御风险的社会制度,农民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充分的国家制度性的保护,转而把基督教当作了重要的保护载体。因此,国家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做真正的人民保护神。  相似文献   

5.
刘梦琴 《南方人口》2010,25(4):45-51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致使老年残疾人口快速增加,改变了残疾人口结构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需求,老年残疾问题凸显为重要社会问题。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残疾人的分布状况、生活状况、残疾状况、康复服务与需求状况,指出残疾老年人经济贫困而社会保障不足。本文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救助等层面提出了完善老年残疾人社会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姚远  范西莹 《南方人口》2009,24(1):22-29
建立科学的社会政策支助体系是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北京市老年残疾人为对象,具体分析了弱势群体的弱势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包括政策目标、政策依据、政策原则、政策构架等部分的社会政策支助体系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就业的成就、问题与促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就业规模和就业服务均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最困难群体的残疾人就业更为艰难,存在就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低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残疾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研究了《残疾人就业条例》对我国城镇地区残疾人就业和收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残疾人就业和收入在该条例出台前后并无显著变化。结合2001-2013年的城镇残疾人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后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幅度减少、残疾人个体就业的政策门槛较高、申请程序复杂等是导致残疾人就业不乐观的重要原因。据此,文章从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就业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东北大中型国有企业比较多,国有企业下岗失业问题严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落后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仅影响了就业问题的解决,而且导致东北地区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东北三省先后成为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省份,试点的目的就是"做实个人账户",即养老保险基金中个人账户里的资金不被统筹账户占用,根本的途径是扩大养老基金的资金来源和改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试图对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论证。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 ,除了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公平性差外 ,义务教育收费丧失了应有的“义务”福利性 ,以及雪上加霜的“负保障”问题突出 ;其对策 ,首先应认清农民保障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认清“有土地即有保障”之偏误 ,保金来源要有政治、经济、策略全局性的改革与之配套 ,以及树立农村大保障体系的观念等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政策要托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给社会政策发展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单位,理应成为托底性社会政策的主要服务对象.但托底性的社会政策理念具有强调"保基本"忽视"促发展"的特点,从而降低残疾人社会政策的构建层次.新常态背景下,残疾人的社会政策需求层次由生存型社会政策需求、权利保障型社会政策需以及社会发展型社会政策需求三部分构成.所以在新常态背景下,首先要建立托底型残疾人社会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另外,建立权利保障型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充分保障残疾人各项权利;最后,建立发展型的残疾人社会政策,使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并最终朝着托底发展型残疾人社会政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艳华 《西北人口》2017,(5):113-119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一方面他们用自己蓬勃的青春活力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因自身的迷茫与躁动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冲击.如何顺利实现这类群体的市民化转型对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居住环境越好,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收入水平越高,社会交往网络越广阔,其市民化的意愿越高,越容易融入城市生活.最后,尝试就推进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龚文君 《西北人口》2007,28(1):14-16
当前空巢家庭在城市和农村的大量出现,在中国家庭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而且可以说现在仅仅是才开始。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以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现状以及这类家庭的老人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实现其养老保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丧失维护生计的土地资本。土地资源的缺失让农民在失去自然资本的同时也失去重要的社会资本、物质资本等。在重新构建可持续生计基本框架下,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其中重要的制度资本和基础要件。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险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重构的前提,以农民对土地事实所有权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在替代土地功效、解决基本生存与保障问题上的优势与成效,并对提高制度的绩效性、替代性和持续发展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来自山东省农村的调查数据,比较农村独生子女户父母和非独生子女户父母养老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在家庭经济状况、子女经济供养、日常照料等方面存在明显弱势。应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注意处理"普惠"与"优抚"的关系,积极探索独生子女户老人集中供养制度,整合农村集体资源,弥补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用足现有生育政策减少未来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规模。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小桃  金璟 《人口研究》2003,27(3):50-53
文章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现状及其背景的分析入手 ,解剖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 ,提出解决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相应对策以及应该抓紧进行全面探索和重点突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人口增长快 ,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 ,除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以外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薄弱与不健全 ,是贫困地区农民“多子多富”“养儿防老”的物质根源。在贫困地区要解决“养儿防老”的现实问题 ,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中国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这些因素到底对中国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影响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至今我们的了解仍显不足。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福利态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呈现出较为明显社会公平取向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特征、制度效果等因素对城乡居民均有显著影响。制度效果、恩格尔系数和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模式取向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更加理性地选择到城镇寻求发展的空间,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农民工现状及特点,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应对人口安全问题的挑战?苏南地区根据农村计划生育目标人群的社会保障需求与制度供给偏差,将利益导向纳入整体社会保障,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构筑公共服务平台、确保政府财政投入,以提高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效能,促进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