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海外游记中,不同游历者在对西方的繁荣富强欣羡与赞叹之余,也在努力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寻求其繁盛的原因。与此同时,面对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中的不少人主张学习西方,因而传达出寻求国家独立自主、开明政治、男女平等以及合作开放、互利共赢等观念。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理论被视作糅和中西所形成的"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理论体系。康有为在构建维新变法理论时,始终处于维新和复古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他试图以西学作为变法维新的武器,另一方面,他却又不能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决定了康有为所设想的近代化道路必然是要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因而,他的最终失败也就成为逻辑上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调触中西思想,复以之为基础创发其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历史闸门。《孟子微》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史意义并不次于其《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和《大同书》。正是在这书中,康有为通过重新诠释孟子,将儒家传统的“民本”论转化成为了近代民主政治思想,并将近代西方的平等观念引入中国政治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4.
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海内外人士纷纷探访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写下了为数甚巨、流传甚广的“陕北游记”,“风景”是游记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陕北游记”中感性存在的“风景”进行探究,不仅使我们丰富和加强对“风景”作为“认识装置”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揭示实用性非虚构文体与文学想象的关系提供了可能。陕北游记中的“风景”包含了丰富的“风景政治”内涵,其背后潜藏复杂的意识形态乃至政治想象,纪游者也绝非风景的简单记录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风景的创造者。域外旅行者笔下的“风景”则提供了一种带有“东方乌托邦”色彩的跨文化想象。“风景”和“想象”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互动互生模式,“风景”构建并刺激了一种“新中国”想象,后者又为前者提供了一种先在的眼光或“认知装置”。  相似文献   

6.
在民国赴疆行游的文人笔下,常将新疆较富庶地区以国内其他地区繁华城市为指代,或将新疆风光优美之地以国内其他地区名胜古迹为别名,其中潜在的集体无意识不只是国内其他地区文化优势或是文化乡愁的表现,而更多是这些知识分子塑造家国集体记忆和普遍社会共识的必然话语选择.同样,大量游记从南北疆百姓日常生活画面联想到桃源或比拟为江南,则...  相似文献   

7.
8.
康有为在20世纪初较早地通过区分文明的物质层面与道德层面,发展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各擅胜场的论述,下启东西文化论战。“一战”爆发呈现的欧洲文明危机与袁世凯复辟呈现的民国初期的共和危机,激起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陈独秀持东西方文明不可调和论及“全盘西化论”,反对辜鸿铭以中国文明拯救欧洲文明的主张,形成针锋相对的格局,清晰显示现代中国建构的文明基础问题,已经与王朝时代的夷夏之辨很不一样。更多论者主张东西方文明调和论,李大钊、杜亚泉等人在1916年前后已经提出其中的主要问题。东西文化有何差异、孰优孰劣、能否调和、如何调和等议题的展开,呈现了共和制新生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探寻现代中国新的文明基础的重要一步,也是现代中国知识思想转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地区,围绕饮食活动而产生的民俗资源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地域性很强的饮食文化景观,把饮食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增强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农家乐是土家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载体,它集吃住玩为一体,成为正在兴起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提升农家乐的饮食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充分合理利用饮食文化是农家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舌尖上的中国》大型电视纪录片,能够在当今引起轰动,其原因在于用影视媒介特有的形象性、快捷性、大众性、声画一体化的优势,通过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村庄这些微观元素的记录和书写,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组成了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而让每个观众如身临其影地“参与观察和体验”,更具有亲切感,易于接受,较好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等宏大主题的当代表述.  相似文献   

11.
文化名人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文化名人在澳门的活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文化名人与文化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文化名人的活动对于本民族价值观念影响深远,对于统治者的思想影响深刻,对于文化价值系统的更新,和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进程,具有无与伦比的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赴德学习和考察的人士以旅德期间对德国的认知为基础,创作了诸多游记作品,并在这些作品中构建了具有他者视域的德国形象,如“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不尽如人意”的德国形象和“文化多元”的德国形象。这些形象的构建不仅从直观上反映了现代德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更是展现出作者作为“他者”的审视客体和反思自我的心路历程,映射了作者对“自我形象”的想象与思考。在20世纪7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涌来之际,中国人面对巨大的社会转型和复杂的文化变革,以德国形象为参照物,深刻反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不仅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掀起了“文化热”,而且使中国社会快速驶入现代化轨道,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奇迹,为当下我们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14.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女性小说对女性理想、社会地位、生存状况以及自我价值的描摹,引发了海外译者与出版媒介的广泛兴趣。新时期女性小说的英译成果逐渐增多,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样态。从接受情况来看,海外学者从西方女性批评理论出发,着力于探究新时期女作家作品里女性解放、欲望表达以及话语权力,而域外大众读者也从当代女性书写中了解多元的文化社会形态与独立的个体心声。但受限于“东方主义”式的凝视,女作家作品里的审美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被高高在上的西方话语遮蔽,其更多文本价值有待在今后的海外传播中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5.
泰拳作为泰国的国粹,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播至世界各地。在中国,泰拳也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格斗项目。本文运用海外民族志方法、深入访谈法,还原了泰国本土的泰拳文化,对泰拳文化中蕴含的东方师徒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泰国本土泰拳并不仅仅是一项格斗技术,泰拳文化中的师徒关系与中国传统武术具有相似性,呈现出差序性、强关系、互惠性与传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跳出传统的典籍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研究模式,聚焦于大众读者作为作品消费者视角,从图文互动模式探讨承载中国文化的连环画语篇特征和叙事模式,认为图文叙事能够满足异域大众读者的阅读期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并有效阐释中国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17.
中西早期文明语境中,道德与法律虽在产生上有先后之分,在本质上有自律他律之别,但从秩序提供和规范确立的角度,两者基本上是和谐统一、混而不分,同时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德法相容是早期文明的共性,突出表现为道德的法律化。中西道德与法律关系也有较大的差异性,价值文化、个性行为、经济形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导致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早期文明语境中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探讨仍能为审视当代两者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践,也是推动中医药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依托已建成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创新中医药海外推广模式、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扩展传播渠道、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等多方面实践,形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助力中医药文化产业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9.
渝西道德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即关于人的政治品德、思想品德和社会道德。文章从看重政治气节、倡导礼义廉耻、主张以诚待人、关注国家兴亡等四方面详细探析了渝西方言谚语中的渝西道德文化精华。  相似文献   

20.
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湖北籍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来源。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地理记忆与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时间叙述;地理感知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意识;地理思维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空间建构;时间和空间距离与海外华文作家艺术构想之间的联系。海外华文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与作家的地理来源、地理记忆有很大的关系,浪漫主义思潮与古老的楚地、楚文化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