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说“诏”公元七至九世纪,在伟大祖国的西南边疆,兴起了一个雄踞一方的政权.有人把它称为“南诏国”,有人则称之为“南诏政权”.关于南诏这个称谓的由来,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蛮书》,其后,见于宋代欧阳修的《新唐书》,现把两书所载,转引于下:《蛮书》卷三说:“蒙舍,一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姓蒙”.(向达:《蛮书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第67页)《新唐书·南蛮传》说:“夷语王为诏……蒙舍诏在诸部南,故称南诏.”(《新唐书》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0册第6267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唐书·北狄传》的研究可以看到在《晋书·北狄传》《隋书·北狄传》《旧唐书·北狄传》《新唐书·北狄传》中所记载的北狄都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民族观;《新唐书·北狄传》继承了《史记》对民族进行识别的历史传统,反映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对各民族发展的关注;而《新唐书·北狄传》中对相关民族的民族志记述,则是我们今天认识古代阿尔泰文化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3.
补白     
《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卷一三六《李光弼传》附白元光传载:白元光字元光,其先突蹶人。父道生,历宁、朔州刺史。……  相似文献   

4.
一、緒言在东南亞的各国历史上,猛人Mon国或猛族国,是历史很長,而文化又很高的国家。它比之我們所知道的較古的扶南,其历史,似乎还較古;其文化,无疑还較高。在地理上,猛人国的地位,是介在西边的印度以至欧洲与东边的扶南以至中国的中間。这是历史上东西交通的一个要冲,是商业繁荣的区域,是物产珍品丰富的地方。在  相似文献   

5.
“乱”是古代的一个音乐名詞,指較长乐曲中最后的、也往往是使用多种乐器合奏的一个段落。《詩经》里的乐歌具备“乱”段的一定很多,其中有几篇还可以从古文献里找到线索。一、《关雎》的“乱”《論語·泰伯篇》記載孔子的話說:“师摯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师摯是魯国的太师(乐官),《关雎》是《詩经》第一篇的篇名。对于孔子这句话,有种种不同的解释,除了望文生训的一些說法之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甲)朱熹說:“乱,乐之卒章也。《史  相似文献   

6.
历来論杜詩者都认为“老杜各体皆精”,对他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乐府体,五、七言古詩,五、七言律詩,評价很高,独对杜甫的絕句,貶辞較多,明人胡应麟甚至粗暴地把杜甫的絕句一棍子打死,說:“子美于絕句无所解。”(《詩藪》) 杜甫的絕句和杜甫其他詩体的成就比較,相对地說,絕句中有一部分艺术性較差。他的絕句与传統慣見的盛唐絕句比較,格調极不相似。但是否因此就可以忽視或否定杜詩絕句的成就呢?本文打算在这一問題上提出一些初步的、不同于前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古代羌人与藏族的历史渊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藏族的来源,历来有着各种不同的见解。其中,藏族同古羌人的某些支系存在着渊源关系的看法,在学术界较为流行。持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宋代欧阳修在《新唐书·吐蕃传》中的一段话: 吐蕃本西羌属,盖  相似文献   

8.
广东历史学会最近举行学术座談会,进一步批判刘节以資产阶級人性論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和錯誤的方法論。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节一年多以来,先后在《学术研究》杂志发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题》《孔子的‘唯仁論’》《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墨子的兼爱和实利思想》等四篇文章,系統地說明了他的历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論,从而比較全面地暴露了他长期所坚持的反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引起了国內学术界的注意。全国有关的主要学术刊物和部分报紙,陆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座談会記录,对刘节的錯誤历史观点进行严肃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对于《旧唐书白居易传》《新唐书白居易传》有诸多相承之处,但是二书又有各自的侧重点。《新唐书白居易传》更多的是强调传主的吏才,《旧唐书白居易传》则重在表现传主的作品创作情况、文艺观以及对生活、仕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一唐宋之间,温庭筠与李义山在诗坛上齐名。《旧唐书·文苑传》中说,李义山“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C《小学绀珠》:“三人皆行十六,故曰:‘三十六体’”)《新唐书·文艺传》中说:商隐初为文,瑰丽奇古,及在  相似文献   

11.
吕夏卿的《唐书直笔》是北宋"义例之学"的代表,以《春秋》褒贬书法为指导,通过"例"来见"义".他主张兼采《春秋》三传,既借鉴《左传》对《春秋》"例"的阐发,又取法《公羊传》与《谷梁传》注疏《春秋》时所体现出的"微言大义",宗传的理念使其笔法重在强调"例"的规范.欧阳修的《新唐书》笔法具有粗犷的特点,忽视细节,书法不够谨严,以个人好恶取舍史料,致使史料删减严重,这使《新唐书》本纪书法不断遭受后人批评.吕夏卿对《新唐书》的影响主要是他运用了《唐书直笔》中的书法撰写他所负责的《新唐书》部分,因而《新唐书》的体例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墨辯大取篇在墨家文献中是编定較晚、成书較后的篇章。它辞約义丰,包罗宏富,对墨家学說多所发展,且又包含許多辯难,故虽文多譌脫錯簡,却一直为許多研究墨学的学者所重視。如曹耀湘在《墨子箋》一书中說,它是“墨学指归所在”。張之銳的《大取篇释义》則认为“墨家兼爱学說得以成为一家学說,尽在此篇”。張純一在《墨子集解》中认为它“极似全书之括論”。这些評述,是否得当,可以研究;但从逻輯方面考察,則它确实从实际的政治、伦理思想斗爭中,从反对詭辯  相似文献   

13.
格式塔心理学是資产阶級心理学派之一。它的創始人有韋特墨(Max wertheimet),考夫卡(Kurt Koffka)和苛勒(Wolsgang Kohler)等人。他們开始是研究視見沄动。他們認为运动知觉不是許多空間连續的感觉的集合;在許多情境中,可以产生运动知觉而沒有运动的刺激。他們說运动是机体直接所經驗到的一种現象、称为“似动现象”(Phi—phenomemon)。他們認为这种現象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格式塔(gestalt)他們的这个学派被称为格式塔学派。巴甫洛夫曾經明确地說明过这个概念。他說:“首先,什么是格式塔主义呢?这是关于整体观念的一些拥护者、赞成者和代表們。应当在头腦里抱着和保持着的,乃是一种整体、綜合、体系,而不是一些个別的現象。真不知  相似文献   

14.
一老子的思想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問題。这个問題不仅在当前引起了許多学者的爭論,而且在过去也影响了許多学者对于老子学說的看法。在历史上,韓非子是距离老子的时代比較近的,他研究过老子的书,著有“解老”“喻老”两篇专門說明老子学說的著作。关于什么是“道”?韓非子在“解老”中說道: 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韓非子在“解老”中认定“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又說:“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足见韓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的冰心是創作上比较活跃的作家之一。1919年的五四运动及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以来,她写了不少作品,包括短篇小說《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超人》,詩歌《繁星》、《春水》和散文《寄小讀者》等等。这些作品,絕大部分都分别收在1930年出版的小說、詩、散文三个集中。在当时,冰心是以风格清丽明快、情意委婉、語言优美、善于描写儿童、自然、大海和母爱出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拥有不少讀者,曾起过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 铁勒稍加回顾,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国—所谓的东突厥在公元744年被本民族中的回纥部所灭,这就是所谓的回纥帝国。关于回纥《新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称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新唐书》中所说:“回纥其先匈奴也,”与“匈奴帝国崩溃以后,许多游牧国家同北亚第一个游牧帝国—匈奴融合在一起”的观点一样,不能置信。该书中谈到的高车和  相似文献   

17.
女人国考     
(一)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故事女人国的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故事之一。在古代巴比伦神话、希腊神话和我国古代传说中,都有关于女人国的故事,流传的范围至为广泛,世界各地都有关于这个故事的各种不同传说。我国古籍中关于女人国的记载很多。这些女人国大体上分为两类:在我国西方的称为“西女国”,在我国东方的称为“东女国”。远在纪元前二世纪至纪元前四世纪间,即在西汉初年以前,在我国出现的《山海经》中就记载着关于女人国的故事:女子国里没有一个男子。成了年的少女到黄池去洗澡,就会怀孕。若是生下男孩子,最多活三岁便死掉,只有女孩子才能长大成人。西汉《淮南子》在《地形训》中也曾有“女子民”  相似文献   

18.
《旧唐书》和《新唐书》是反映同一时代内容的纪传体史书。由于两《唐书》的产生时间和主编者文学修养的不同,使得两《唐书》具有一定的差异。文章从《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文艺传》比较入手,通过传主归属位置的变化来探究《新唐书》的尚德倾向以及造成此种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有关牡丹亭传奇的话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湯显祖撰《牡丹亭》,前人多未詳其所本。近譚正璧先生在《传奇<牡丹亭>和話本<杜丽娘記>》一文中,會提出“《牡丹亭》也有蓝本,和其他三剧一样,它的本事內容也不是湯显祖的創作”的論点。并认为湯氏《牡丹亭题辞》中所謂的“传杜太守事者”,“乃是指另外有人写文章(也許是口头)传說杜太守的故事,决非湯氏自己在《牡丹亭》传奇中传杜太守的事,而且这传說必还产生在《牡丹亭》之先。……”譚先生在文中还提及孙楷第先生的《日本东京所見小說书目》。查孙先生《书目》卷六附录“通俗类书”中,曾著录:《燕居笔記》两种:一种是明季刊本(即何大掄本),在卷九下栏有《杜丽娘慕色还魂》一目;另一种是清  相似文献   

20.
现在国内外研究中亚草原历史和突厥史的人一般都把唐代突骑施汗国列入西突厥内,这是不符于历史的。因为突骑施是哈萨克族的部落,它所建立的汗国,是哈萨克族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的汗国,统一了自阿尔泰山直至里海伏尔加河地区的广大哈萨克草原。何以知道突骑施部是哈萨克族呢?据《新唐书·西突厥传》称:唐太宗贞观六年(6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