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謇与清末民初南通的慈善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政局变幻,张謇立足南通,致力于实业,教育、慈善事业.成果卓著。其慈善事业主要包括兴办新育婴堂、养老院、残废院、济良所、贫民工场等。为兴办慈善事业,张謇取法西人,虚心借鉴;广开渠道,多方筹措;立足南通,自治为本。慈善事业使张窖倾注大量财力,精力。在纷繁芜杂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由张謇兴办的南通慈善事业取得良好社会效应,赢得世人赞许。  相似文献   

2.
张謇和他苦心经营的南通地方自治模式,一度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楷模。南通也因此而在全国享有"模范县"的称号。然而,随着大生集团的衰败,南通的地方自治发展也就此止步。是何原因导致张謇及其南通模式的失败呢?本文以为张謇个人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3.
张謇的南通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改造了的南通传统慈善机构。其二,是采纳了的近代慈善机构。其三,是服务特殊对象的慈善机构。张謇从事地方慈善事业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变化过程,即由绅士职责向“通于政”的嬗变。张謇的慈善事业特点鲜明,既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又凸显了张謇的个性特征。他兴办的慈善事业直接造福于南通社会底层百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时人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张謇既是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实业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张謇创立了中国的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同时构建了早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特别是对南通早期的师范教育、职业教育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謇的基本教育理念是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强调“学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重视“基础类、师范类、社会类”全方位教育。以此为指导,张謇在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为近代南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通是近代最早由中国人自主规划和建设的城市.在张謇“地方自治”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近代南通,城市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划水平堪称一流.随着南通大生企业系统向周边地区的拓展,形成了中心城市和卫星城镇群组体系,开创了近代区域发展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
张謇的慈善活动对比他在实业领域的成就而言知名度较小,但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却非常深远。对张謇慈善活动的研究与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是当今南通地方史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张謇的慈善活动分为以创办传统慈善机构为主的早期和建立新式慈善机构为主的中晚期,张謇投身慈善活动的思想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和西方博爱思想,并在其慈善活动中有具体体现。张謇的慈善活动总体而言历时长、涉及领域广、模式新,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张謇的慈善活动不仅造福了当时的南通社会、推动了南通的近代化进程,更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在兴办实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倡导勤俭的思想、精神、品德,更有着身体力行的实践和传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勤俭思想内涵丰富且颇具特色。认真研究张謇勤俭思想,并加以弘扬、拓展和创新,对加强当前南通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末状元、近代社会改革家张謇在致力地方发展时,实行实业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在其实业有成之后即着手建立南通大学。南通大学是先从各专业、各科系开始创办的。张謇为南通大学构筑了专业框架并为之配置了基产。无论南通大学的称名如何变化,其内部长期采用了“邦联制”式的结构。今日的南通大学相承于历史,在“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大学精神上一以贯之。但新组建的南通大学是现代化的充满创新的大学。与历史上的南通大学相比,它的崛起是质的飞跃,其办学理念、队伍建设、制度规划、科学管理、教研方向、学科结构、资源配置、发展空间的开拓等许多方面都已今非昔比,属全面的质的提升。位于高速发展的长三角的南通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的南通大学正在坚稳地迈向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张謇先生在南通开工厂、办教育,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个“第一”,使南通成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和闻名遐迩的全国模范县。  相似文献   

10.
张謇开创我国纺织教育的先河,本文阐述了张謇历尽艰辛创办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的历程,培养急需人才的办学目的;力求忠实精进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以及注重实践环节的教育特色,张謇办学所体现的纺织教育思想对当前的办学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