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道德可以说是一种以法律为资源的道德,公民道德基本要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节约、敬业奉献”是与法律所规定的公民义务内容相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略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和尊重,这是道德教育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之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倡和培养尊重他人、尊重权利、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道德习惯,首先要让公民学会尊重自己,让整个社会尊重普通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随着福利国家的出现,公民权利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被广泛使用,20世纪管理革命席卷全球,公共管理的新理论与公民权利理论的结合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现代公共管理所强调的公共性、服务性、参与式民主极大地推进了公民权利的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应借鉴公民权利理论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构建公民权利可持续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甜蜜的自由之地》是一本考察北方人权运动的书籍。作者托马斯·萨格鲁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教授,他阅读了大量文献并将之运用到研究中。他对公民权利的定义宽泛而恰当。他从一战期间的大迁徙开始叙述,那时,大量南方黑人移居到北方城市并在那里终老。如果没有他所谓的“被忘却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李清伟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不同的社会政策理念引导不同的社会政策,不同的社会政策又导向不同的公民权利结构。社会政策不仅覆盖资助贫困人口,还包括帮助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反贫困的社会政策计划对公民权的影响主要在于贫困人口的经济权利的实现;防止意外事件的社会政策计划对公民权的影响是遭受意外伤害事件的公民,不管其是否贫困。  相似文献   

5.
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是解放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都有悠久的形成历史.一方面,公民权利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政治权力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另一方面,二者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政治权力的"硬性"力量常常侵蚀公民权利的"柔性"肌体.制约政治权力的自我膨胀,保护公民权利,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原理,分析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关系,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是完全一致的,这在我国新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文章强调,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实现形式,我国的国家权力是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而公民权利则是对国家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是法学中的基本范畴,是法制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它不仅明确反映了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直接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而且明确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直接涉及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和人们的相互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公民必须树立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把民主看作人民的具体民主权力,实际上是混淆了国家形态与公民政治权利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认识民主与公民权利的区别和联系,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及以前,中国公民权利的发展缺乏基本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多年以来,中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是此前任何时期无法相比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的权利状况明显改善。在21世纪,我国公民的权利将在经济文化权利的充实、政治权利的飞跃、社会权力的生成、权利法制的完善等方面得到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防止其负面影响;公民权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反作用。公民权利的平等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