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政府种族歧视政策、推进南非民主进程的斗争,并因此遭到当局监视而被捕,在度过了长达27年失去自由的监禁生活后,1990年2月10日,南非政府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已是72岁高龄、两鬓斑白的曼德拉,走出监狱的第二天,即投入到自己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并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有5万人参加了就职典礼。就职典礼后,曼德拉设宴招待各国特使、来宾,他先致词欢迎大家的到来。他说,他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2.
正作者:[南非]曼德拉(著)谭振学(译)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2013年12月5日,南非总统祖马宣布,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5岁,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漫漫自由路是曼德拉的自传,详细记录了曼德拉斗士般的经历:他出生在南非一个部落酋长的家庭,家境优越。但当时的南非,实行的是种族隔离政策,土著的南非黑人是二等公民的代名词,只占3%人口的白人却拥有着绝大多数的财富,伴随着黑人一生的只有  相似文献   

3.
"融入主义"与"黑人民族主义"作为美国黑人史上的两大思潮,贯穿于美国黑人社会发展进程,并随着美国种族关系与矛盾的变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追根溯源,是探究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源起与历史背景的角度之一。自独立战争至内战前夕,以"移民主义"思潮为基调的黑人运动孕育了美国黑人民族主义的雏形,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社会形态各异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潮的涌现奠定了基础。因而针对美国历史发展初期黑人运动与思潮的研究对于系统考察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南非白人民族主义的兴起,主要指以荷兰人为主的欧洲白人殖民者后裔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特权,和英国争夺殖民利益而展开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南非白人经过和英国之间一个多世纪的争夺,终于将英国排除在外,独占了南非的统治权。南非白人的民族主义带有非常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占南非总人口极少数的白人,为了确保自身在南非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复杂而系统的统治结构,从而将不平等的民族和种族关系格局固定下来。这种殖民主义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5.
电影《成事在人》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一事实,南非队赢得了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冠军。而影片《成事在人》还揭示出,南非获得世界杯冠军这一事件的意义远远大于其体育赛事本身所取得的成功这一结果。借着这个时机,曼德拉总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黑人白人间和平相处的和谐新南非形象——而正是曼德拉豁达之极的心态和他坚强的性格,跨越了种族的藩篱,从而促使南非最终能够呈现出那种白人黑人相拥而庆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6,(5)
记得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温妮·曼德拉接受采访,穿着雍容华贵的她态度坚定地说,她要继续为贫苦的黑人而战斗。富有平等意识的记者便把镜头对准她那豪华住宅和珠光宝气的衣饰,不无讽刺地问:“你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为穷人战斗?”这位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前夫人似乎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问题,正如她涉嫌囚禁并谋杀一些被怀疑为叛徒的年轻黑人,对于一些黑人解放运动的参与者来说,不应该算是一项罪行。在南非长期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下,极端的压迫导致奋勇的反抗,制度性的犯罪使得被压迫者也和压迫他们的人一样,视暴力为理所当然。在经历过比任何殖民地都更为严酷的种族专制后,从长期梦魇中醒来的南非黑人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沃克始终关注黑人妇女的解放问题。她的代表作品中除了贯穿始终的妇女主义思想,同时也展示了美国种族矛盾、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的冲突。从沃克小说的叙事方式、民族主义、宗教思想等视角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的话语建构,可以看到作家对黑人女性的认识不同于白人主流女性主义,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始终关注黑人妇女的解放问题。她的代表作品中除了贯穿始终的妇女主义思想,同时也展示了美国种族矛盾、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的冲突。从沃克小说的叙事方式、民族主义、宗教思想等视角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的话语建构,可以看到作家对黑人女性的认识不同于白人主流女性主义,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拉美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殖民地时期克里奥尔人的本土意识,到独立战争的英雄们的美洲主义思想,再到19世纪末知识精英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以及二战后作为推动发展与变革力量的经济民族主义。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拉美民族主义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多元化的形式对拉美内政和外交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文化失衡{失范}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志士仁人们选择了文化民族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稻草。中国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自戊戌时期开始,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到了五四时期,文化民族主义达到了空前高涨,并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使中国文化充满了活性。这一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主要包括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派,它们都从救亡图存出发,致力于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建,这个过程对全体国人来说是历史的转折,是值得全体国人学习和铭记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对待文化民族主义,我们要学会在学习与铭记中反思。  相似文献   

11.
黑非洲地区封闭而自成一体的地理结构和独特的历史遭遇。导致黑非洲的民族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地缘特征,具体表现为对抗性、泛非性或泛黑人主义和混合性。运用本民族语言还是运用欧洲语言进行创作,黑非洲的民族主义作家们普遍陷入了语言选择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12.
进入到1994年,南非人格里高便成天生活在不安中。因为这一年,他曾看守了27年的要犯曼德拉顺利当选为南非总统。 格里高常常回想起自己对曼德拉的种种虐待。那是在荒蛮的罗本岛上,到处是海豹、毒蛇和其他危险动物。曼德拉被关在锌皮房里,白天要去采石头,有时还要下到冰冷的海里捞海带,夜晚则被限制一切自由。因为曼德拉是政治要犯,格里高和其他两位同事经常侮辱他,动不动就用铁锹痛殴他,甚至故意往饭里泼泔水,强迫他吃下……  相似文献   

13.
启蒙运动与民族主义对德意志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启蒙运动早期民族意识的产生,到启蒙运动盛期民族文化主义的发展,再到启蒙运动后期浪漫民族主义的兴起,探讨它们的共生性,以望对德国历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进入到冷战后民族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态势。通过分析冷战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可见新型民族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通过对冷战后民族主义特点的剖析,可见新型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具有一定地位;新型民族主义对世界未来的影响将是深远和长久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解读《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阐释论析了西欧近代史上的两种民族主义:即以法国为代表的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或称政治民族主义和以德意志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或称防卫型民族主义。前者随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发展,后者则意从文化上统一处于分裂的德意志,将文化民族主义作为德意志政治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先导。  相似文献   

16.
南非曾经是世界上惟一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在争取种族平等与自由的斗争中,南非人民历尽艰难曲折,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了种族主义统治。1994年4月27日南非举行了首次多种族的全民大选,建立了民族团结政府。曼德拉及其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积极推行民族和解政策,使南非避免了一场民族仇杀,终于完成了黑人解放的历史使命。它告诉人们,在解决民族争端的过程中,宽容、灵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态度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主义作为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中产生最早、宣传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贯穿于他整个革命实践过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始终坚持润色完善,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它本身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其内涵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值得我们不断探析。尤其在当前更要坚持理性的民族主义,从政治民族主义逐渐转向经济民族主义,发展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相似文献   

18.
从对民族与文化双重危机的体认中,梁漱溟衍生出对民族与文化前途的深切关怀.由于国内外情势和自身认识的变化,梁漱溟救国救民的思想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诉诸政治到入佛沉潜,再转向文化上寻求安顿,清晰地映现了他民族主义思想的衍变理路.在某种意义上,民族主义成为理解梁漱溟全部思想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19.
正曼德拉逝世,似乎全世界的文明人士都在哀悼,惟有一批华人在分析、谩骂,在嘲笑。人们这么做,有他们的理由:第一,曼德拉杀过人,曾经是一个在列的恐怖分子;第二,南非的民主制度至今不健全;第三,南非的经济搞得很差。当这么三点理由摆在这里,人们的确有足够的信心拆掉曼德拉的光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之风鼓荡于中国,其理论渊源来自于西方,以法国为代表的强调公民理性联合的民族主义、以德国为代表强调共同族群文化信仰的民族主义尤有影响。其影响下,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主义理论探讨中出现了民权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与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反传统民族主义等不同的主张。这些思考奠定了未来中国关于民族主义思考的框架,后世出现的国家民族主义的盛行、多民族一体格局的成形、反传统民族主义的持续及文化民族主义的曲折等,都可见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