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就是陕北,这里黄土丘陵连绵起伏,“大风起兮云飞扬”;“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条船产黄河在陕北拐了一道又一道弯,黄河滋润着陕北这块土地也哺育着陕北的人民;“民国十七年整,陕北遭了大年成,高梁面刷糊糊,三天上喝两顿。”这是古老的艰难岁月时期的陕北;“陕北遍地都是宝,佳县清洞产红枣。陕北遍地都是宝,神府煤田开发了。陕北遍地都是宝,靖定石油满天烧……,这也是陕北,崭新的蓬勃发展的陕北。陕北就是这样,古老而又神奇,历尽沧桑而又富有生机。一方水…  相似文献   

2.
高建群是新时期以来陕西一位重要作家。他的陕北题材小说以历史文化的角度观照陕北,审视高原;创作上有着明显的“合文学目的性”企图,具有明确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梁启超、王富仁的美文编著的研究分析得出什么是美文的结论。即:一、人的形象关。特别是女性形象美、男女情爱美。二、自然之美。而思想感情之美,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都是在二者基础上人化的结果,也就是文化的结果。美文指诗和散文。但周作人曾说“美文也是小说”。而王统照、冯文炳、沈从文的一些小说都具有以上美文的特点,所以可看作是美文式小说。  相似文献   

4.
废名是京派小说最早的一名作家,湖北黄梅县人,五四时期曾在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参加过语丝社,在语丝周刊上登载《竹林的故事》等作品,1925年10月,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呕竹林的故事》,因为多写“乡村的儿女翁媪之事”,可以归入当时乡土小说的范围。众所周知,“五四”时规的散文创作大家该算是周作人了,他的冲淡平和的“美文”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俞平伯,朱自清等大散文家无一不受其必响,但这都是在散文小品领域内的继承,而在小说领域内继承这种美学风格的作家要算废名为最著名.周作人在三十年代说过他的得意门生只有二…  相似文献   

5.
“秧歌”应是“阳歌”──陕北秧歌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谈及陕北秧歌,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内容和形式,对“秧歌”这一名称语义却很少考察。从陕北“秧歌”的演变形成过程看,其与南方的秧歌源渊不同。陕北“秧歌”起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是祭日神活动的民俗化,经历代民间承传而形成。所以陕北“秧歌”应是陕北阳歌。  相似文献   

6.
每年高考过后,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很多媒体竞相刊载“满分作文”。每一篇见诸报刊的“满分作文”都将因它特殊的背景、出身和“礼遇”而广为传播,并成为莘莘学子的不二范本。因为今年的美文将是明年的范文,而今年的美文其实就是去年美文某种意义上的克隆和翻版。毋庸讳言,受高考美文的影响,时下的中学生作文,已经陷入了某些形式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梁衡一直因“官员”和“作家”的双重身份知名:他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又是写过不少美文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探索、思考,寻求着这些问题的答案。“五四”以来,现代作家们更是自觉而执着地探求着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这种探求成了现代散文的一大重要主题,我们把这一类散文称为“人生美文”。  相似文献   

9.
1 柯灵从事散文创作是在30年代初期,这正是现代散文从说理文走向美文的成长期。从“五四”就为现代散文寻找新路的作家竭力主张表现真情实感的白话美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的小品文,使得小品文摆脱名士气,成为新时代的工具。”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杂文和抒情散文怎样从“身边琐事”到表现时代的“血腥风雨”已成为多数文艺家追求的目标和创作的中心。柯灵正是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地域的“三大板块”(陕北、关中、陕南)具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这里的文学亦各存异质,各显情态。陕西作家普遍看重自然与民风的关系,他们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影响,民俗风情充盈其中。在三地各具特色的文学景观中,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又迥然有别。陕西作家文学信念坚定,各创其路,各扬旗帜,每个作家坚硬突出的个性张力使陕北、关中、陕南的三地文学乃至陕西文学都未能形成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1921年6月发表的《美文》,因其对现代散文发展的开拓作用,历来为人们所肯定。80年代以来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但当涉及到“美文”的内涵与外延时,研究家们的看法却显得颇为片面。他们认为:周作人所说的“美文”是专指叙事抒情散文,而不包括“批评的、学术性的”散文,如余树森、倪墨炎、钱理群、王得后、马良春、张大明、傅德岷、刘锡庆等在各自的论文、专著中都作如是观“。还有人说:周作人在发表《美文》后即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叙事抒情散文的写作②。我觉得他们的看法有违于周氏《美文》的本意,有违于他的文学批评观…  相似文献   

12.
黄土地是路遥一生成长、奋斗和创作的地方,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浓郁的陕北地方特色使其, 小说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乡土性,而这种乡土性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中国早期乡土小说的一种继承和超越,同时,它也是作家乡土情结的一种外化,并有力地抒写了“黄土地之予”——路遥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特殊审美形态,小说既然被人们称为“语言的艺术”、“美文学”,其造型媒介语言理当受到重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语言探索的成就勿庸置疑地是小说价值的重要尺度。 小说语言的探索,并非孤立的实践,它与作家的文学观念、审美情感活动及思维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小说语言实质上是作家深层意识情感活动对象化的符号集  相似文献   

14.
1935年是陕甘边、陕北红军革命力量迅猛发展的一年。二月陕甘边、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敌人对于两支红军和两块根据地的统一深感不安,故决定对陕北进行第二次“围剿”。在反“围剿”斗争中,红军一连解放六座县城,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引起敌人更大恐慌,国民党蒋介石随之进行第三次“围剿”。这一年,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也在陕北恶性发展,并进一步发展为肃反运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及时纠正了这个严重错误,使陕北成为中共中央、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日后北上抗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特色数据库的全面启动下,延安大学图书馆建设“陕北文化专题数据库”是势在必行。“陕北文化专题数据库”是主要采用《CALLS“十五”特色库管理型元数据规范》对陕北多种载体类型的文献进行组织、存储并进行数字化管理。研究陕北文化的范围、收集措施及其具体方式、建设“陕北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原则等等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一、骈文的定义不应是“美文”;“骈文”与“四六文”既是种属关系,而在某些场合又是对等关系。二、骈文与赋虽各为一体,但可相互包容交叉。三、唐代骈文的变革主要应归功于古文运动而非陆贽及“燕许大手笔”之力;而唐初骈风之盛主要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十八学士”的倡导。  相似文献   

17.
宁艳 《新天地》2011,(11):355-355
我在读语文书上的文章时,不止一次地赞叹:“真美!太美了!”我佩服作者写作功底之深,遣词造句之妙,感谢编者将这么好的美文呈现给孩子们,为我们的孩子能读到这么多美文,而庆幸。  相似文献   

18.
作家路遥出生在陕北山区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曾在《路遥小说选》自序中这样写道 :“我的生活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这样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种种情态与感受在我的身上和心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因此也明显地影响了我的创作过程。”一体现在路遥作品中 ,鲜明的思想倾向之一是对农村的深深依恋之情以及对农村的无限热爱 ,这也是从农村走出的作家的共性。贾平凹曾这样说过 :“知青受了一点苦 ,所以写了很多小说 ;农民受了很多苦 ,所以什么也没有写出来。”怜惜之情溢于言表。路遥也不例外 ,他的作品中的浓郁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一年六月八日,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美文》(署名“子严”),极力提倡新文学家们写“美文”。周作人所提倡的这种“美文”,按其说法,是指那种“记述性的”、“艺术性的”、长于“叙事与抒情”或者是“两者夹杂”的随笔散记类短文,亦即被称做“小品散文”的文字。 周作人不仅号召“大家卷土重来,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土地来”,而且身体力行,写出了篇什众多的精粹的“美文”,建树了卓然的风格,影响和带出了一个散文流派,从一  相似文献   

20.
“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都不是绝对真理,因为直接影响作家艺术风格的是其创作个性,而不是其现实个性。同时,一些伟大作家的风格往往不是单一的、凝固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文不如其人。所以,如果说作家的个性与其艺术风格,人品与文品有着直接的决定或对应关系,则未免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