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语(Esperanto)清末传入中国,但真正在中国得到推广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摇篮,对于世界语这种外来语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并走出校园,到民众中进行宣传,从而为世界语运动在中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五四”新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观念则是世界语在中国得以大力推广并形成社会运动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世界语(Esperanto)传入中国。在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鲁迅、陈独秀等人大力支持倡导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为中国世界语运动的重要基地。中国知识界数次开展关于世界语是否应取代汉语的论争。值得探究的是,中国世界语运动发轫于法国巴黎,与同盟会成员组织的旅欧教育运动关系密切,并在1930年代广州得以复兴发展。其中,同盟会核心成员、里昂中法大学创始人与部分师生积极促成世界语从法国到广东的传播,里昂中法大学部分学生如黄尊生与区声白留法回国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并在广州积极推动开展世界语教学实践,使得广东地区中国世界语运动得以复兴发展,并积极参与欧洲世界语运动,扩大国际影响,为中国世界语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世界语传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的革命先辈们为世界语的发展和推广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耗费了许多心血,像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和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鲁迅、巴金、胡愈之等都非常支持世界语运动,他们有的创办过世界语专科学校、有的本身就是世界语者。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家对世界语也作了很高的评价,称世界语为国际共同语音。我国政府早在1963年、1982年分别由教育部下发通知,全国各高等院校“凡有条件者,可在外语系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今后在学生毕业、干部考核及报考硕士生时可将世界语作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世界语运动从发轫到“五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五四时期尤为显著,但未遂五四先驱们所愿的成功。究其发展的原因:一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二是世界语本身的优点;三是其顺乎人类共同理想。而其受挫的原因:一是汉字存在的合理性,改行世界语不现实;二是其传播时间不长,人们对之了解不深;三是世界语运动者目标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世界上最早支持世界语的伟大人物之一。当世界语刚传入我国不久,他就高瞻远瞩地推许这一新生事物,在他的后半生中,又以实际行动支持它的推广。鲁迅的这一立场对我国世界语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受到国际世界语界的赞赏。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东白云学院世界语教学情况,探索“世界语互动教学模式”实践的意义,阐述世界语教学现状和世界语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特点、作用和创建过程,针对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世界语课堂互动教学气氛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同时,阐述了学生在学习世界语课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困惑,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及困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乔生 《北京纪事》2013,(3):102-103
<正>鲁迅、周作人、爱罗先珂等在北京世界语学会的合影,摄于1922年5月23日。前排左起:王玄、吴空超、周作人、张禅林、爱罗先珂、鲁迅、索福克罗夫、李世玮;后排左起:谢凤举、吕傅周、罗东杰、潘明越、胡企明、陈昆三、陈声树、冯省三。中国世界语教育的发展,得力于蔡元培(1868~1940)不少。蔡元培在担任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积极支持世界语的宣传推广,为世界语在北京地区的发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为世界语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2年,蔡元培任中  相似文献   

8.
1987年7月,第七十二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将在世界语(Esperanto)的摇篮——波兰召开。这时,世界语已拥有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一)在社会发展史上,语言是个伟大的创造,它使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在自然语言①基础上,为实现人类语言的共同化而创制、推行一种国际辅助语,这同样是个伟大的创造。柴门霍夫(L·L·Zamenhof,1857—1917)博士在一个世纪前,即1887年创制的世界语,②就是这种伟大的创造。经过长期的考验,目前,世界语已经是赢得了世界公认、流行全球的一种活的国际辅助语了。世界语是一种人造语,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说:“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③自然语言的产生由于交往的需要,人造语言的产生也是由于交往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八思巴及八思巴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后来,藏族借用八思巴蒙文形式拼写藏文,遂产生了八思巴藏文。八思巴文是古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0.
峻岭 《社区》2013,(33):50-50
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运动不足已经成为体重超标和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约有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与会专家呼吁,要改变“宅”的生活方式,与家人一起运动起来,形成家庭“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的大量涌入是自上世纪苏联解体后俄语词汇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其中英语外来词的比重最大。英语外来词的借入既有俄罗斯社会变革、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更是世界语言大同化及俄语自身发展的大趋势使然。英语外来词进入俄语语言系统经历了从语音、书写、语法、语义和修辞功能等的“本土化”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八八七年七月,在波兰华沙,出版了一本用俄文注释的奇怪读物,封面标题是Esperanto 博士:国际语·序言及读本(俄国人用),下面还附有一个口号——“想使一个语言成为世界语,仅仅那样叫它是不够的”。不久,用波兰文、法文和德文注释的该书也陆续出版,这就是“世界语第一书”——一种新的语言诞生了。几个月后,作者——一位年青的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收到了国内外大批支持这一新生语言的回信,有的甚至马上使用这刚刚诞生的语言回信,人们接受这一语言之快,出乎柴门霍夫本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调问题,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的直接结果。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目前我国许多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浅绿色”阶段。美国环境正义运动以及随之而发生的环境观念变化揭示,我国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应当尽快地从“浅绿”走向“深绿”,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14.
由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世界语言:角色和功能”国际高层论坛暨《世界语言学刊》(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创刊发布会于2013年7月23—24日在北京科技大学圆满召开。  相似文献   

15.
我这里借用了“世界语”来说明中外文论中某些共同语言,包含两个方面特定含义:一是论述的观点大体一致;二是表述方式也类同。本文专就几种绕有兴趣的部分论点,作一些粗浅的评析,并一遇机会,即“借题发挥”,荒谬之处,请识者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升温,不少人呼吁世界语的推行,来促进各国家,各民族间的合作与交流。然而世界语究竟在多大范围内能实行,还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做出考虑,因为语言与文化天生就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本文旨在从这一方面探讨世界语的可能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杂志关于世界语的讨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学术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期间,陈独秀、钱玄同等人大力宣传世界语精神,强调语言的人造性和政治功能,而陶孟和、胡适等人则大倡世界语"无用论",强调语言的民族性、历史性。语言学方面的争论,实际上显示了新文化阵营中激进与稳健两派学者政治观的分歧。这场讨论不仅推动了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五四"时期的国语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有研究表明,以休闲运动模式的教育方式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身体运动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模式。休闲运动为中心的“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终身休闲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一种较理想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文章全面分析了以休闲运动为中心的“俱乐部”形式的体育运动教育模式,以期对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的概念为基础,回顾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情况,阐明“新公共管理”的进步性;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念成立的理论基础和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最后重点阐述“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通过系统论述,竭力寻找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交流思想的时候,人们常有强调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需要,因此,每种语言都有它的强调手法.世界语的强调手法极为丰富,它可以通过语法、词汇、修辞、标点、书写以及语音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其中,修辞强调手法的出现频率很高,成为世界语强调手法形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笔者不详尽的观察,世界语至少有以下三种修辞强调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