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再现市井生活的写实长卷,提供了诸多物质文化史的丰富材料,尤其是大量的服饰描写,不仅呈现了当时的服饰时尚状况,而且映射出其时的社会风气。以《金瓶梅》中潘金莲的服饰为例,透过潘金莲服饰的形制、质料、色彩以及数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管窥晚明的世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晚明纵欲风气下的女性自觉;二是晚明才女文化的兴盛及其对女子品评标准的转向;三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女性经济的相对独立。诚然,这三方面的内容不能涵括晚明世风的全部,但从潘金莲的服饰出发而观察到的晚明世风的情形,也从某种角度彰显了服饰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型世言》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晚明光怪陆离的世相以及污浊浇薄的世风,真实细致地反映了农民、奴仆等低层民众的苦难和挣扎。小说还生动描摹了晚明社会在浓郁的商业气氛下的各种商人形象,再现了活灵活现的帮闲群体的丑态,可谓是观照晚明市井百相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在其《邯郸记》中,通过卢生的梦境来渲染世俗生活的表层与本质,揭示了凡人对婚姻、功名、子女、生命的真诚追求与贪婪本性及其最终幻灭的结局;通过黄粱梦的人生感叹,突出了文人在政治生涯中的尴尬境遇,在虚幻欲望和真实生活中的两难境地,表现出了作家对一个时代的思考和体悟。而晚明世风的享乐主义趣味是卢生贪欲的背景,其政治现状则是黄粱梦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竞陵派是晚明时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其文学理论及创作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文化土壤,它包括晚明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风起云涌的文化启蒙思潮、繁荣而偏激的文学批评。重视“竞陵派”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对人们了解竞陵派的肇兴,认识竞陵派的文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晚明社会文化背景上,对汤显祖的戏曲观和晚明心学思潮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分析,认为汤显祖曲论创新意识和剧作所产生的巨大轰动效应,深刻体现了晚明文学自我意识的觉醒。以人为中心,把戏曲创作情感意象,深深扎根于对人性和人的性灵的描写,通过求真求美的艺术创作呼唤着人的觉醒,体视了人文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才是汤显祖“主情说”的基本内涵和美学价值。文章还与欧洲中世纪文艺思潮作了一些比较,提出了中西作家反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斗争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相通相似之处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袁宏道"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实际上是对写作主体个性的要求.袁宏道性灵的张扬与消歇,与其禅学思想和生命情怀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晚明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路向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大复是晚明的散文名家,其小品自然萧散,重在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受,在艺术形态上突破传统古文体制,突出地反映了当时散文小品生活化、个性、意境化的风气.其创作成就在晚明小品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晚清新闻出版业对文学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清新闻出版业对文学变革的影响陈玉申晚清,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新旧转型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时代之下,中国文学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出现了新的文学面貌和新的文学潮流,呈现出由古代向现代演进的趋势。以改良主义文学和辛亥革命文学为核心的文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晚明新派文士主要是指明代嘉、隆以后由于受阳明心学和左派工学以及李贽等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的影响而出现于文坛的一大批文人学士.在晚明这样一个狂飙突起的时代.一大批新派文士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带有启蒙意义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这种思潮反映了长期受封建禁锢压抑而开始发出个性呐喊声音的强烈要求.作为这一思潮的主调是主情尚真、以情反理、纯任个性、独抒性灵.同这些主调相关联,晚明新派文士还特别重视、推崇“趣”.“趣’成为他们一种共同的重要的审美追求.一、“趣”之定位“趣”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有趣的、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10.
晚明是理学与文学的共同转折期,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少数学者对此虽已有所揭橥,但仍未引起重视。要全面厘清二者关系,首先必须对晚明理学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进行研究。冯从吾作为晚明理学大家,其文道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总体上围绕“做圣人易,做文人难”的诠释展开,在以否定文学为主的同时,又对文学高度关注,呈现出对文学警觉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晚明与反理学思潮伴生的任情纵欲的文学观念,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多倡导传统的儒家政教文学思想,重新树立起宋明理学在思想意识领域的统治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晚明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追求个性解放的文学观念在明清之际乃至其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贯穿始终。这种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造成文学思想的空前活跃,进而演化出文学创作流派纷呈的繁盛景观  相似文献   

12.
徐渭文学的个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1521—1593)生活于明嘉靖中叶至万历中叶。他生前除了在家乡绍兴一带负有才士之名,在更大范围内,并无多少地位和影响。但是,到他去世之后,随着晚明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他却被推崇为时代的文学旗帜,由于袁宏道等著名文人的称扬而流誉海内。此后,在诗歌、戏剧、散文(主要是小品文)等各个领域,徐渭都被公认为晚明文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晚明时代家庭知识女性和非家庭知识女性分别生活在两种界限分明的生存空间中,前者公共空间私人化,后者私人空间公共化,尤其是后者,对非家庭知识女性产生极大影响。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市井、青楼等公共场合和官吏、士风、市民口味等与非家庭知识女性生活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这些背景和生存空间一起,对晚明这些知识女性的文学修养、艺术才华、气质韵味、价值理念产生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晚明小品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一种完全独立的自由文体,汤显祖创作了大量的小品文,成为晚明小品创作高潮中的重要作家之一,为古代散文体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小品文创作是在他的文学主张和艺术情趣的指导下进行的,崇尚灵感,顺应潮流,具有融理趣、情感、章法、语言为一体的特点,在晚明文坛上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浅谈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小品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是在"五四"高扬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时代氛围中兴盛的。它轻松活泼、闲适从容、个性鲜明的笔风是汲取了古今中外小品文滋养后的必然结果。现代小品文对晚明小品顺势承传的同时,也接受了英国随笔重个性、幽默味格调的影响。同时,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与突破,与中国现代小品文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6.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进士。袁宏道早年闻名乡里,后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共创“公安派”文学,在文坛上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独树一帜。袁宏道也是晚明著名文人居士,他前期以习禅为主,此时的佛学思想属焦兹、李贽将禅学与儒学和合为一的“狂禅”一系。然而袁宏道的佛学思想并非一个凝固不变的形态,他走出了一条从纵情适欲的狂禅到念佛往生归心净土的佛学进路,恰恰契合了晚明诸宗归净、摄禅归净的时代潮流,在晚明士大夫中极具代表性。笔者拟从内在动力、外在诱因和理论依据三个方面阐释袁宏道由禅入净的原因,并力图以此为典型个案,结合晚明社会思潮和学术背景,对当时佛学界的整体状况进行以斑窥豹式的扫描。  相似文献   

17.
晚明时节,很多江南名妓以自己的才情、气韵和不懈努力,追求婚姻形式的最后归宿,和名士共同谱写出一首首才子佳人风雨绝恋曲,形成浪漫的士妓婚姻文化。这种婚姻文化不仅是晚明名妓文化的延续,也是晚明社会风雨飘摇的缩影,同时也透露出当时社会个性主义、人文思潮涌动下女性婚恋观的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18.
晚明到清末社会剧烈变动,书法风格变迁明显:从晚明行草的狂放到清前期赵董的柔媚、馆阁体的板滞僵化,到清朝中后期碑学复古。晚明狂草书风形成主要受思想解放思潮影响,清代赵董书风和馆阁体与政治专制影响关系密切,清代中后期碑学大兴是帖学式微的产物。晚明到清末书法审美的变迁原因有不少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晚明到清末书法风格变迁植根于社会与文化发展变化,与时代思想、书家个性、社会变动等相契合。  相似文献   

19.
对于明代社会思潮与文学风貌的研究,学者似乎更愿意将注意力放在晚明阶段,这是可以理解的。晚明时期,在王学的影响下,士人思想解放,人性张扬,饱受程朱理学压制的思想和才情终于有了一个自由喷发的机会。可以说,在朱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间,晚明时期是士人最“出风头”的阶段,因而  相似文献   

20.
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演变的一个侧面——从屠隆到竟陵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研究者习惯上把明代后期以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等人为代表的文学思潮称为晚明文学新思潮。在这一思潮中,作为纯粹的文学理论而出现的,是袁宏道的“性灵说”。将“性灵说”的来龙去脉作一番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窥探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演变的过程,对研究晚明文学新思潮的形成、发展和消退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