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可以有不同的组合状态,各种不同的组合 状态所引起的经济后果是极不相同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国民经济运行正常,经济发展稳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国民经济运行不稳,经济增长波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通常又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这种状态下,轻则出现经济萎缩,重则出现经济危机;一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在这种状态下,轻则出现物资供应紧张,重则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与否,是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可观测变量,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稳定与否,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首先就在于不断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均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从生产力的地域分布与流动考察,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便由其结构子系统——区域经济耦合而成。区域经济耦合指的是区域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动态。它的实质是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地区合理配置。为此必须选择最能促  相似文献   

3.
动态经济分析法是战后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它重视经济变量的时间分析。 动态经济分析和静态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引入了时间因素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宏观的经济过程分析 动态的宏观经济过程分析,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从社会经济总量的角度研究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很难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开放省市和经济特区的发展,采取了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经济效益最优化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适度倾斜和非均衡发展,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发展经济学的要求来观察,倾斜型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存在着弊端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对区域发展政策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根据国民经济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倾斜型区域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乃是消除当前区域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优化今后区域发展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物价水平的变动,是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它是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结果,从而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另方面,它又成一个能动的经济参数,积极反作用于个人消费、生产者成本与收益、财政收支、信贷与货币流动和对外经济交流等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动发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  相似文献   

6.
区域发展自生能力是指区域经济系统在现有的条件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具备或形成的对区域发展所需各类要素的集聚和优化能力,通过这种集聚和优化,促进形成区域生产要素引力场,从而使区域内各要素具备自主生长和自我造血的功能,并最终实现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强调的是区域内部各要素的作用,但是并不排斥外部力量特别是中央政府开发性资金的倾斜制度供给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它是外部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东西部经济差距是多种生产要素差异长期作用的结果。缩小东西部差距 ,从本质上说 ,就是要利用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通过区域联合 ,形成优势互补 ,达到经济发展必须要求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 ,东西部要结成东西互补的战略关系 ,实现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8.
毛学松 《理论界》2006,(1):55-56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国民经济运行合理地、适时地调控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探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相应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变动是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紧密联系的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贯穿这一过程的一个规范化事实和普遍规律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值总额和总就业量中农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服务业所占比重则可能相对稳定;当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服务业所占比重则可能呈上升趋势.这就是配第一克拉克定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宏观经济结构剧烈地发生变动,使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和带动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分析和把握产业结构变化的模式、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正确指导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待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模式的现实选择及改革构想张锐一、区域经济模式的转换自建国到改革前的30年中,中国的区域发展基本上是由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来组织和推进的,区域经济仅仅是被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虑和设置的。区域经济政策被中央政府包罗万象的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1.
空间,特别是社会关系空间,既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交往,又在人类的生产和交往中演变生发,是全球史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全球史与国际关系研究都注重横向交往,两者在空间上的融合,如国家之间交往形成的区域性跨国空间,正在凸显生产要素在人类交往中的基础作用,以及生产与交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两种基本动力的开拓能力。互联互通、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全球空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不同区域和层次的各种空间的融合,将汇总为“全球”与“国际”,动态地展现人类各种群体的发展形态和世界面貌,促使全球史与国际关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为中国全球史和新型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奠定空间维度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区域经济学的非区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一个区域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的学科,以一国国民经济内部不受行政区划限定的某一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和理论空间,而拒斥跨国界的国际性区域,甚至包括一国国民经济内部超区域的共性研究和相关分析。我们根据开放经济已高度发达的现实考察,发现不仅在区域经济学原有的研究框架内面临着各种区域内均衡要素的非区域性问题,而且来自区域外的各种要素也正在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不但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会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将人口老龄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扩大政府支出、提高劳动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劳动所得税累进性和增加公共投资)有效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延迟退休的动态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扩大了政府支出和政府公共投资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降低了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对产出、消费、就业的促进效应,也强化了其对通胀和工资膨胀的提升效应;延迟退休未对私人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有利于就业、产出和消费增长,并有助于稳定通胀和工资膨胀;与财政政策工具相比,延迟退休引致的整体社会福利损失较小。人口老龄化降低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稳定宏观经济和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考虑,延迟退休是一个较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横向、纵向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省际间横向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各地GDP和高考报考人数差异是影响不均衡的主要因素;在纵向分布上同样存在不均衡,民办普通高校在中心城市过于集中,而在地级城市分布密度较低.民办普通高校的分布结构与经济区域发展不协调,需要进行民办普通高校发展区域规划.  相似文献   

15.
要素流动与区域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之间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先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后进地区具有扩散效应与回荡效应两种可能,它取决于要素在两区增长的相对比较,技术进步在两区的相对比较,产出结构在两区的差异,规模报酬的性质在两区的差异等。有不同生产函数的两区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存在一个均衡的人均GDP差距,为缩小地区均衡差距的政府干预的代价将可能是减少总产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可以得出长达三年的通货紧缩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经济增长出现了转机,但转机的基础还不稳固,总需求依旧不旺.为此,应实行均衡及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根据经济的发展动态及时灵活地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相似文献   

17.
储昭斌 《天府新论》2015,(5):140-144
中西部地区发展需要依托省会城市构建区域性要素市场,它将在地区整合资源、提高源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定价权和话语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西部省会城市要素市场建设要按照千亿级产值现代产业基地、全国性生产要素集聚交易平台和区域性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中心的目标来构建,重点是结合地域资源禀赋,实施市场化为主导的地方省级政府推进战略,整合各种要素资源,解决发展问题,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区域要素流动的制度和环境,推进省会城市要素市场建设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货币信用关系渗透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而使金融业具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达到了足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 ,以调节货币总量和结构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就成为最关键的宏观经济政策。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逐步转向依靠市场配置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 ,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正确的货币政策及其有效的调控机制已成为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回顾 9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 1 …  相似文献   

19.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市场阻滞因素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还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因而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组织房地产生产要素的流通、循环、增殖,使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房地产这种生产要素,也只有引进市场机制,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因此,建立和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房地产业是城市重要的稳定的财政来源,我国沿海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和西部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媛 《兰州学刊》2002,(3):21-23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 ,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区域经济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自新中国建立至今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 ,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粗浅的分析。一、均衡战略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所谓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其主旨在于强调缩小地区差别 ,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以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