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文章以"焊接质量检测与控制"专业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针对如何融入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探索和实践.将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相结合,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过程注重立德树人,教学安排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实践表明,本课程改革较好地落实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立足于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采用实证分析法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效应,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各级教育机构都明确提出高校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一种通过具体课程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是当代"立德树人"的有效构建途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也必须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如何在各种课程教育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我国当代高校教育参与者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高职体育课为基础范例,就体育课程中构建全面的思政模式,探索"体育思政"全方位、立体化、交互式育人新方法,做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育人新格局的构建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线融合、同向同行模式建构成为了落实协同育人教学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之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之中,高校思政教育却存在着师生观念、课程融合和制度建构三方面的现实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文化育人;提升教师素养,坚持协同育人;挖掘隐性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大学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针对工学类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在打造高水平团队、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探索了课程思政育人具体实施途径.在课程建设全过程,通过营造课程学习氛围与环境、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特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科学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健全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提高工学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激励教师投入精力,增强学生获得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阐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原则.通过增强"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系统,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近年来,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课题组对吉林省地方高校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数据分析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教学能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与学习兴趣,探究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给地方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育德能力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艺友制"具有灵活和效率两大特征.通过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多样化主题的"课程思政艺友群",可以提供高校教师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选择."课程思政艺友群"相当于新型"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不仅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能帮助高校完善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加强各学科、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强化全员育人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运用个案分析法,分析在"基础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基础英语(四)"为例,探讨"基础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提出开展"基础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方法.在"基础英语"中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从教材大纲、教材内容以及教师素养三个融入点着手.同时,从课堂教学步骤、课程评价与反馈以及第二课堂三个方面分析"基础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途径,为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OBE理念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能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成效.OBE理念下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思政要以学生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培养为导向,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审视既有理论,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揭示既有理论内含的制度属性和价值观念,要以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要以中国面临挑战引导学生理论创新,同时辅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教学资源建设,基于课程考核结果形成教学反馈,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下,针对如何在智能科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难点问题,围绕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实践,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出发,分析智能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内涵是什么,阐述智能科学专业课程探索思政元素的必要性、为什么、怎么做,去探索立德树人指导下智能科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即在师资力量、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四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2.
实施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思政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可以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以课程思政为中心,分析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其中的共生点,寻找教师党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制度、书记带头、群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加强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党支部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自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各高校各专业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作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专业,西南科技大学矿业类专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提出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挖掘了矿业类专业蕴涵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具体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矿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构建了通识思政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整体架构体系,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通过发挥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设计、实施全过程专业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育,达到了落实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在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当前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阐述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包括课程思政元素的确立及其与课程知识点的融合方式等,构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思政体系结构和实施方案,并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以IT项目五阶段为载体,构建从项目起点到终点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系,提出依据设计思维模型的项目制融入方式,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的有机融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期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农科建设为涉农高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和“菌物学”课程为例,从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综合评价等方面对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责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专业课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16.
“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是我国高校所有课程都应当遵循的价值导向。“课程思政”作为当下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其成果也正日益显现。但也要看到,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大水漫灌”、追求“短平快”等误区,特别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推进起步晚,加上在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不同,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如何能体现高职院校特色,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达到两者的同心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合力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使得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步同向交织进行,达到共同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从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四个方面探索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全推进的教学改革策略,既是教育需要,又紧扣法治发展,实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为高校建设、社会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治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高校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研究生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每个环节,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针对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访谈,厘清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力图从高校层面、学科层面、导师层面和课程层面四个层面探索加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课程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聚焦高校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通信原理的课程思政,分析总结了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的现状和问题。针对目前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表现出的碎片化、孤立化、静态化的问题,引入一般系统论,对通信原理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时序性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系统论,对通信原理的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了系统论建构,将通信原理的课程思政建构为一个整体系统,并对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的具体开展给出了系统论视角下的思考和建议。文章将一般系统论引入课程思政的建设,是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益探索,也为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金课"的提出为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质量提供了新契机.基于"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思政"金课"建设标准,主要包括"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统一""反映时代性和前沿性统一""符合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强、部分教师教育职能弱化、教育介体的纽带作用欠缺等问题;思政"金课"的构建要激发学生主体性,构建学习共同体;强化教师教育职能,提升教师素质;改革思政课程内容,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动、打造思政"金课"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