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欠发达乡村地区发展问题逐渐被受到世界的关注,如今该问题已成为各国研究的主要课题。在中国,乡村发展问题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引入"内生式发展"理论,从乡村性、社区主体的视角,深入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中的乡村旅游生态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内生式发展"理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配合深度访谈,分析森林旅游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之于森林旅游区经济、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森林旅游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对森林旅游区产生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感知都强于负面影响感知;从居民对待旅游业发展和游客总体上持欢迎的态度看,方家庄村处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程度显著地正向影响他们对旅游业发展是否持支持的态度.基于结论,提出吸引更多森林旅游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获取经济效益和旅游娱乐产品的生产相结合、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外来旅游文化的扬弃相结合以及着眼于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森林旅游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发展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究竟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对文化的破坏?对此各方争论不一.借助西方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的舞台真实理论,从民族文化旅游主客双方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看什么"和"给看什么"进行剖析,探索民族文化旅游中文化表演的舞台真实性问题,以期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朱德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留给党和人民许多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军事领域中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经验。朱德军事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亦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成果丰硕。学者们的研究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从对象上看主要集中在国军将士、地方实力派、中间势力、宗教人士、爱国华侨、知识分子等;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策略思想、具体实践、方式方法、工作特点、地位贡献等方面。研究的主要成就有:重点突出,内容不断深入;交流平台不断涌现,专家队伍日益壮大等。但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系统研究较为缺乏、比较研究较为薄弱、地位研究不够全面等。以时间为主线,梳理、总结学界研究现状,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广泛重视.通过对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梳理,从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负面效应等方面评述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旅游天然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和吸引力,是提升海南旅游业价值、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探索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助推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价值增值不高、人文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体验层次偏浅等主要瓶颈问题及其原因;(2)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海南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已有研究中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海南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从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业态融合、科技支撑和顶层设计等多方位提出促进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近20年来国内学者在CSSCI类期刊发表的1 612篇文化旅游类论文,分别从年度载文数量、来源期刊类型、案例地分布和研究方法与理论等4个方面分析国内文化旅游研究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和特征,提出了从重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研究的发展转变、从单一的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转变,以及从独立研究向合作研究的发展转变等文化旅游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是遗产研究的重要领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核心子库和CSSCI子库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分析工具进行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以及借助Carrot软件进行主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目前有下降的趋势;高产出的机构较多,但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在该领域有少数机构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高产出作者较多,高产出和高突显性作者一致性较高,但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也没有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团队;高频关键词和高突显性关键词一致性较高,保护自始至终是非遗研究的主旋律,目前非遗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的空间分布和文化生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提高为国家战略,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备受关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各地纷纷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除了事业性质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以农村文化旅游产业最为典型。从宏观上看,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对农村文化具有优化再生、促进传承、提升自主性等积极作用。尽管如此,其在自身运作上人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营理念滞后、产业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生态破坏等。为此,必须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强化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意识、加强农民的专业培训,以保障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立足南海西樵山景区的地域优势,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突出旅游资源的野趣、古迹、宗教等地域特色,以充分发挥休闲度假旅游的整体功能;深入挖掘,充分表现和着重弘扬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西樵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久远延续的灵魂所在;必须有一个专门的西樵山旅游文化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以秦巴山陕西片区2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8年各贫困县(区)旅游相关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对该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区域整体层面看,其旅游扶贫效率值在2009—2018年并未出现较大提升,前期甚至出现降低的趋势,虽然后期有所回升,但增势欠佳;从县域层面看,留坝县、镇坪县、佛坪县和汉滨区在旅游技术和旅游规模方面均有提升;从旅游扶贫效率分解角度看,旅游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旅游规模效率的增长.据此,提出提升旅游相关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和注重引进旅游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导语     
<正>文化和旅游之间有着悠长而紧密的相伴关系。中国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西方中世纪青年贵族有“壮游”的习俗。在我国,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因机构改革而热,循时代趋势而显,应发展之需而实,沿学理之路而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实现文化和旅游之“深度融合”,亟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拓展宽度和深度。本期我们邀请多位活跃在旅游研究前沿的知名和骨干学者,围绕新时代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不同维度展开深入探讨,其中多数文章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恢宏独特的理论实践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出发,构建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使之目标更明确、操作更可测。  相似文献   

13.
民族旅游实质上是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其原真性是民族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构建民族文化旅游符号体系入手,对皇都侗寨民族文化旅游客体原真性进行分析.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为基础,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对皇都侗寨旅游符号的原真性评价、旅游体验真实性与实际情形的差异、真实性和满意度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民族旅游符号解读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并以此探讨原真性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这一区域的旅游研究上,学者以往的研究目光主要停留在旅游开发比较成熟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问题。与之相反的是,对于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则掉以轻心或者关注不够,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实行文化保护预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是在理论研究中和具体实践中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不是对整个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进行探讨,而是对北京地区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从时间、空间和包含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时间上看,北京地区的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甚至可以到战国时期;从空间上看,北京地区大运河广泛分布于通州、朝阳、东城、西城、海淀、昌平、顺义、怀柔、密云等区域;从内容上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包括保护与大运河相关的各类文化遗产、涵养以大运河水系为主的生态系统、恢复并完善大运河的交通功能、适度完善以文化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功能.  相似文献   

16.
非传统安全是我国近20年来重点关注的安全领域。对以中国非传统安全及相关主题为关键词的4 003篇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从研究机构看,国内致力于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机构主要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但还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合作格局;从作者分布看,国内不同学科之间缺乏交互性,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之间也缺乏合作,而国外研究者的网络密度相对于国内学者要高;从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与突现词分析图谱来看,国外研究主要着眼于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细分领域,中国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四条演进路径,即高阶政治安全研究(1999—2004年)、低阶政治安全研究(2005—2009年)、软性安全研究(2010—2014年)、安全范式以及安全场域研究(2015年至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世界比较文学的重要贡献在于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欧洲与美国学者建立了这一学科的原则,但是并未能解决理论体系建构的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比较文学学者首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以辩证逻辑与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为主要范畴,这种理论对多元文化语境有普适性,对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有关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的研究与实践方兴未艾.从现状来看,安徽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在政策覆盖、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上具有明显的融合优势,且总体融合基础更加扎实、融合业态日趋成熟;就问题分析,仍然存在融合法规不健全、融合型人才匮乏、融合创新不足和受众较少等发展瓶颈;就策略而言,尝试从健全法律法规、培养专业融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学计量思维,利用CiteSpace5.3软件梳理中国学者对法语国家或地区主题旅游研究进展,把握其研究脉络与特点,展望全球法语国家或地区旅游研究重点。研究发现:1. 中国学者对法语国家或地区主题旅游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重点关注乡村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体育旅游、医疗旅游、葡萄酒旅游、探险旅游,且都以各主题旅游发展的行业指导与战略研究为重点,缺乏基础概念共识以及旅游者感知、文化社会效应、区域组织等探索。2. 研究区包括法国、加拿大法语区及部分非洲法语国家,其它法语国家和地区较少涉研。3. 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居多,缺乏定量数据支撑与统计推理。为应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跨国、多样化的旅游特征与方式,中国学者应重点推进:中国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安全与旅游行为、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全球法语地区中国旅游目的地塑造与旅游营销;GIS、社会网络、扎根理论等方法在主题旅游案例分析中应用;相应的跨国旅游行政主体、市场主体的一体政策与风险管控,自然人出入境旅游素养提升等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20.
[摘要]民族旅游研究是伴随我国民族旅游业发展而兴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3~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12)立项,以民族旅游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总计137项,累计从10个学科、4个学部进行资助,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的水平。文章从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融合与区域合作、民族村寨旅游与社区、旅游交通、旅游扶贫、旅游安全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目前民族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结合资助项目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地区差异来反思民族旅游研究现状,为民族旅游学科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也试图为研究者选题及基金项目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