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古汉语的基本特点,结合现有语料库的建设经验,阐述中古汉语语料库选取语料的若干原则:语料样本的代表性、文本类型的平衡性、语料之间的关联性与区别度、入库文献的特色性;讨论建立中古汉语语料库分词规范、分词词表的可行性,初步构建"信息处理用中古汉语分词规范"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词典》是一部中型成语词典,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用字,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词典》使用"同"、"通"、"古作"等术语注释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但是使用中存在混同问题;注释中使用的"也作"包含着复杂的字形关系;用"也作"标示异形词,有的"也作"应该是推荐词条。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字典》根据存字存源的原则,抄录旧字书,收立了部分俗讹字,有利于汉字字库的清理。但是由于调查语料不够,存在文字漏收,立字头而没有文献例证,判断文字出现的时间迟后,收字缺音、缺义,解释不准确等问题,不利于辞书学、汉字学、汉字史的深入研究。利用出土碑刻材料比对字形、分析文字使用的语境、考释语义,追朔字形演变的规律,可以对之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4.
注释语料比较接近当时的实际用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郑玄笺注是东汉注时代的重要语料,它们在辞书编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汉语大词典>以郑注作为始见例的词语就有500多个,其价值由此可知.深入研究注释语料,对于汉语史和辞书编纂,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副词连用是汉语史中常见而重要的语言现象,这一现象与副词的特点和功能密切相关.东汉注释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能体现中古早期汉语语法的发展和变化.以东汉注释的副词连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用现象的分析,发现东汉注释材料中副词连用的形式较原文更为多样、用例更为丰富,反映出较为严整的同现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刊启事     
根据"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会议的意见,我刊从2008年第1期起,在文献引证体例方面,均统一采用页下注释的方式,即无论是诠释性的注解,还是单纯的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用①、②、③、④……,标于需注释文字最后一字或标点的右上角,并在相关页码用页下注释的方式以与正文中相同的注号引导注文。与此相应,取消以  相似文献   

7.
1444年朝鲜王朝创制民族文字“训民正音”,其后采用“正音”文字翻译了大量汉文文献。这些翻译文献对原文中首次出现的专有名词、词汇及各种术语都附加了注释,其注释位置、注释内容、注释方式及注释采用的标记与汉语文言文和中世纪朝鲜语词类有着不置可否的关系,体现出当时朝鲜学者对汉语和朝鲜语词汇的认知、词汇分类的标准。这对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词典编撰具有借鉴价值,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依据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对"其他"与"其它"的语料进行展示与分析,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和网上汉语词典关于"其他"与"其它"注释的错误所在,赞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依据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对"其他"与"其它"的语料进行展示与分析,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和网上汉语词典关于"其他"与"其它"注释的错误所在,赞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皇侃《论语义疏》的注释语言注重以当时口语解经,在汉语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文章揭橥了它在汉语史研究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