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小诗:一个批评的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均 《南都学坛》2003,23(6):46-52
“小诗”是中国新诗发生期建构的重要型态,“小诗”的写作不仅是新诗这一体裁本身的“历史”,它更关涉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复杂而歧异的思想状态和主体表达方式。作为一个诗学概念,“小诗”的命名是和周作人的日本诗歌译介相关的,周作人从译介日本诗歌中发展出“小诗”这一诗学概念。“小诗”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复杂、岐异又激烈的思想状态以及寻找恰当的主体表达方式所致,也是早期新诗内部发展机制的需要。对于“小诗”的论述,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理论问题:一是“小诗”的诗学特征,二是小诗与传统的关系,三是小诗与国际诗坛的关系。“小诗”作为早期新诗中的一种范型,从流行到衰落,集聚了中国新诗乃至新文学产生之初的诸多话语特征,对于“小诗”的批评,不仅源于早期新诗的自我设计和想像,更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2.
由漓江出版社 1999年 12月出版的《中国年度文论选·′ 99卷》从全国各地的报刊精选出 34篇 1999年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 34篇文章的篇目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挑选并最终确定,包括谢冕的《文学的纪念》、王尧的《关于“文革文学”的释义》、舒展的《读钱钟书札记》等。这些文章客观地反映了该年度中国文论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进展,体现了 1999年度文学评论的最重要的成就。本刊 1999年第 3期“ 20世纪中国新诗回眸”专栏文章《论 1949年前后中国新诗的变动》被选入该卷。“ 20世纪中国新诗回眸”专栏是本刊为了站在 20…  相似文献   

3.
在早期新诗发生和发展史上,1923年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的“神州文学社丛书”三种具有重要的新诗史意义和史料学价值。这些新旧杂糅的诗歌在神州文学社同仁“真情论”新诗观念主导下,一方面秉承着胡适“诗体大解放”的原则,继续在语言形式方面进行自觉的革新;另一方面他们的“真情”诗学观又更生于中国古典诗学的抒情传统,在新诗想象和创作实践上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本文拟以“神州文学社丛书”三种散佚诗集为例,从“真情论”诗学观、社会功用诗歌、启蒙目的的诗剧特色三方面来讨论20世纪20年代初新诗创作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新诗名家,大都有着深厚的古典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这些新诗名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身说法,坦承自己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另一种是虽未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古典诗学的纵向师承,但其新诗创作得力于古典诗学之处仍斑斑可见.关注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承传关系,对于打通中国诗歌史、提升新诗创作和理论批评水准、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学体系均有补益.  相似文献   

5.
客观地说,以新诗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建构起来的中国现代诗学学科,迄今仍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门类.它的诞生,其显性的标志是吕进先生<中国现代诗学>这一论著在1990年代初期的出版行世.近20年来,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在蹒跚中不断前行,显示出可喜的发展态势.目前国内不少高校都先后成立了新诗研究所、新诗研究中心或诗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中国新诗和新诗理论的学术成果也显得极为丰厚.尽管如此,中国现代诗学学科的稚嫩与孱弱却是有目共睹的,有原创性的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则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8 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理论界掀起了一股“语言热”。它是对西方 2 0世纪以来“语言论转向”的直接对接 ,并迅速取代了以理性为中心的认识论的美学与诗学。这种“语言论转向”对后新诗潮理论及创作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本文通过论析 ,探讨了后新诗潮所推崇的“语言革命  相似文献   

7.
创造新格律是20世纪中前期中国诗歌理论的重要一脉。何其芳是中国新诗理论第二次“创格”的主要代表,他的格律诗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建新格律的动因,是基于中国新诗与中国优秀诗歌传统脱节;二是主张以“节奏的规律化”为核心,创建新格律。在那样的一个特殊年代里,何其芳的格律诗学只能是一个虚拟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诗学已日渐成为一门显学 ,然而关于“中国诗学”的概念和内容 ,目前学界仍众说纷纭。张伯伟教授将其内涵界定为“诗学文献学、诗歌史、诗歌原理、诗论史和比较诗学”五个方面 ,并在其论文集《中国诗学研究》中体现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这对于“中国诗学”的学科建设颇具参考价值。张著的贡献在于它不但为学界提供了多项富有开拓性的学术成果 ,而且贯穿于作者研究实践中的学术方法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书体现的研究特色 ,在笔者看来就是将传统与现代、宏观与微观、理性与诗性相结合 ,博采文献 ,体察深微 ,结论精辟。简言之就是…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对英国诗歌史的考察都体现出诗学的自然进化思想,诗学进化思想是用自然循环的周期来看待诗歌的演变的一种观念。20世纪初的胡适和闻一多也通过诗学的自然进化思想来为新诗的合法性辩护,他们的诗学进化思想是中国文史“通变”观和这尔文的进化论合力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歌谣运动不仅是一场以歌谣研究为中心的现代民俗学的“缘起”运动,更是一场现代白话新诗从本土民间寻求合法性建构的诗学运动,因此,“学术的”与“文艺的”双重目标构成了其复调的历史叙事模式。但是,随着运动的纵深发展,“文艺的”诉求目渐式微,它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单一的以“学术”为中心的运动,中国诗歌现代之路的多元展开的可能性也因此暂时终止。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少年时代起就爱上了诗歌,中学、大学时代所受的诗教,使我对诗的内在构成问题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从一开始研究诗歌起,就把学术关注点置于诗学理论,即立足于考察新诗并将此考察引向关于中国诗学本题特性的求索.回顾学术生涯,我发现自己既是从诗体、诗质、诗潮进入新诗研究的,又是以诗体、诗质、诗潮为基点在建构着中国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诗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新诗一方面受制于20世纪的“现代性”语境和内忧外患的时代处境,另一方面自身又有不断探寻诗学变革与形态更新的内在吁求,因而呈现出纷繁交错的流向和格局。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所有新文学文类中,以新诗引起的议论为最。应该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杨炼是汉语新诗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从朦胧诗到新世纪诗歌,他都以卓异的成绩代表着汉语新诗创作的某一个方向。他立足于现代汉语语言特性,为汉语新诗提供新鲜的本体性的诗学路向,他所创立的空间诗学观念为汉语新诗的语言结构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袁可嘉把他在40年代关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系列诗论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为《论新诗现代化》,这本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影响,同时又结合了40年代中国新诗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九叶诗人创作实践而形成的诗学理论,在9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袁可嘉本人则称之为"中国式现代主义",并从思想倾向和诗艺两方面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一突破为我们寻找到一个研究的出发点,即袁可嘉的诗学理论借鉴了哪些西方话语,同时又进行了哪些中国化的探索,进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朗诵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诗大众化诗学将朗诵诗作为新诗发展最重要的方向加以提倡,并逐步泛化为一种主要的新诗艺术追求.朗诵诗理论的探索扩展和深化了对新诗特质、大众化等方面的认识,在诗歌低迷的当下无疑具有现实的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语境中的新世纪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新诗而言,新世纪诗歌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它已处于互联网的语境之中.互联网语境中的新世纪诗歌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极为显在的变易,表现出一些新的诗学特征.文章从创作情态、阅读方式和诗学意义等几个层面阐述了这些变化,并指出建构网络诗学将是新世纪诗歌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许多人将它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西方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混同。实际上,我国当前的“文化诗学”立足于我国的文学现实,既注重文学内部研究,也重视文学外部研究,追求文学诗意的王国;而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旨趣却指向文化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中国诗歌研究有着三个方面的困难:历史文献的保存与整理、进入诗歌文本的基本方法以及中国新诗自身诗学框架的建立。刘福春、孙玉石与骆寒超三位先生分别在这三个方面做了认真的探索,贡献了值得重视的学术经验,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新诗研究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姜涛的《“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以“新诗集”为“事件核”重返新诗发生的现场,以新颖的文学社会学角度和方法,从新诗研究主导性范式难以关注的层面,质询那业已形成的新诗体制化想象,不仅重新开放了新诗研究的问题空间,也更新了社会学的方法.然而,这种社会学研究中的学术诗性也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声音、翻译和新旧之争,是新诗现代性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借助诗人本人的翻译这一中介,中国新诗作者立足于中国本土语境,使新诗有了自己不同于旧诗的新的形式,新的声音、语调和思维方式.中国现代诗学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批判与接受,是在中国诗人接受了西方诗学影响的背景中进行的.20世纪中国许多诗人的"夭折",其中很大的原因,即在于他们没有始终以"诗人"自命,没有将书写"诗人之诗"作为自己终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