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五朝《清会典》和相关敕书、关防印文的考察,认为"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最初为简称,分别在乾隆、雍正朝以《清会典》规范的形式而正式得名。此后,"江南江西总督"、"江宁巡抚"的原名仍在敕书或关防印文中使用,同一官缺而有两个正式官名,并延续到晚清。只有在广泛收集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将督抚等官员的官名变化一一理清,才能深入了解清代制度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 ,巡抚已正式成为封疆大吏 ,其治绩优劣 ,实与一省之吏治民生、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自顺治至道光前期出任粤抚之人选进行了历史考察 ,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 ,对他们在稳定社会秩序、振兴社会经济以及盐政、粮政、开放海禁、开发矿藏、加强海防、严禁鸦片、遏制民间械斗等领域之施政得失 ,作出详尽的考察与评述。其正反事例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京杭运河纵跨京津鲁苏浙五省市,联系海黄淮江四水系.自明代永乐时,漕粮基本由运河入京,漕运大兴.基于运河而发展的漕运,在沟通南北经济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沿运一线融为整体.在清代,就江苏运河城镇来说,箕经济发展与漕运兴废、运河通塞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漕运推动了运河城镇经济发展,但漕运的发展必须以运河的畅通为基本,而运河城镇经济的兴衰也对运河通塞、漕运盛废具有重要影响,彼此交相作用而成为系统. 相似文献
9.
史料记载清代哈密办事大臣的设置时间颇有出入,甚至自相抵牾,本文对诸种观点进行了考辨,认为哈密办事大臣始设于乾隆二十四年。其因军兴而设,统一后因处于交通咽喉,事务浩繁,虽屡经奏请裁撤而得以保留,一直到光绪十年新疆建省才予以裁撤。 相似文献
10.
在通鉴学评论方面,清代著作数量可观。受清代主流学术考据学之影响,清代通鉴学一改前代通鉴学史论空疏无用之倾向,重经世和重务实成为清代通鉴学史论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卷帙最多、编纂持续时间最久、参与人员范围最广的一部综合性丛书。乾隆皇帝一方面宣称"稽古右文",另一方面"寓禁于征",并谕令各省督抚助其完成这项声势浩大的文化工程,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统治政策,也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乾隆皇帝实施的这项史无前例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各省巡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乾隆皇帝转变治国策略、大兴文字狱之举的过程中,十多位满汉山东巡抚成为朝廷的忠诚耳目和中央政策的坚定执行者,积极参与违碍书籍的查访、收集、呈缴和销毁工作,对于乾隆朝的政治思想文化控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救亡的烈火在江苏大地熊熊燃烧。7年中,中国共产党引导着这一运动的走向,而青年学生始终是其中的先锋队伍,江苏各地抗日救国会则是主要救亡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使江苏各阶层人士普遍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党组织和青年学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广大群众激发了抗日救国的热忱。同时,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对日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并驱使其走上抗战道路。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 ,江苏义务教育在抗战前总体上缓慢向前发展。抗战爆发后 ,受连连战祸影响而不振。尽管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时 ,集中多方办学力量 ,尽力利用社会资源 ,多头推进 ,灵活变通 ,但仍是低水平的义务教育。而影响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则是人力与财力因素。 相似文献
19.
2 0世纪下半叶 ,工业化在世界范围获得更加广泛、深入的扩展和推进 ,信息化浪潮势起 ,工业化内容更新。这期间 ,我国工业化战略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江苏实现从农业省到工业省再到经济大省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创新与突破。贯彻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江苏近些年来坚持科教兴省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发展、壮大信息产业 ,积极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治理污染 ,保护生态 ,控制人口 ,新型工业化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 ,目前江苏工业化还没有完成 ,工业化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新世纪新阶段 ,江苏要富民强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加紧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加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紧科教与人才体制制度创新 ;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改进、完善已有的计划、规划 ,把新型工业化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江苏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动态过程,酝酿与发轫于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兴起于清末新政,发展于五四斯文化运动,而成型于三十年代,历时百年。就其特点而论,最突出者有四,即高等教育和留学教育始终都受到特别的重视;充分利用“地利”和“人和”独特优势;公立高校与私立大学双峰并峙,平分秋色;经费独立保证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与其他省相比,显示出高等教育强省的不拔地位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总数居各省之首;专科以上学校占全国四分之一;南京成为全国学术重镇。这一过程,至少能给我们六方面的启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