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英译后模糊美感的磨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汉语言的模糊性对比视角浅析了《水浒传》的英译本中对原文人物绰号所蕴含的简约、形象、准确的模糊美感由于中、西方审美思维的差异而遭受的磨蚀情况,并由此引发对我国典籍英译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2.
戴淑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68-170
对于《水浒传》两个影响最大的英译本,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归根结底在于两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直接导致不同译本的生成。通过对"智取生辰纲"两译文的对比,可以发现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引发对不同翻译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赖娟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64-166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影响了世界文学。但是目前国内期刊论文中却找不到有关《水浒传》翻译史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本文从历史研究出发,尝试将《水浒传》外译史作一个综述,以填补这一空缺。 相似文献
4.
蔡希勤、赖波、夏玉和等对长期困扰翻译界的厚今薄古,重洋轻中的怪圈现象,提出了挑战,他们合作英译的《论语》对推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译本中也难免存在瑕疵,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对做好翻译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沙博理《水浒传》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堪称比较成功的译本,作者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其较为完美地体现了功能目的论,即在目标语境中实现原文的预期目的,目标语读者以近似于母语读者的理解方式来吸收接受中国语言及文化;此外,功能论翻译理论中的工具翻译与文献翻译的翻译策略在其人物外貌描写时也能得到有效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检索了中国知网1983-2013年间刊登的所有有关《水浒传》翻译的期刊文章、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并对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对近三十年间《水浒传》英译的研究有一个大致了解. 相似文献
8.
薛文秀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有关于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起义英雄形象,而其中“莽李逵”的形象最为鲜明突出。但李逵不纯粹是一个草莽英雄,他莽撞却不失孝顺,残忍却不失忠心,反叛却归于无奈,堪称梁山第一好汉。 相似文献
9.
薛文秀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9-161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褒贬不一、争议较多的人物形象。本文选择对宋江这一形象进行研究,首先,对宋江的生平进行概述;其次,对宋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矛盾性的评价。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宋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判词中的修辞格及其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96-97,107
《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清代文坛上的一部巨著,以其思想和艺术的杰出成就而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同时,《红楼梦》也是一部蕴含丰富的文化小说,其语言魅力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几乎使用了我国几千年来所有传统的和民间的文艺形式,包括诗、词、曲、赋、歌、咏、谣、谚、小调、小曲,以至灯迷、酒令、偈语、俚语、禅诗等等,而且运用得恰倒好处,对全书艺术框架的构建,主题思想的深化,典型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暗示以及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十四首《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以及十四首《红楼梦… 相似文献
11.
路燕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8):84-87
社交指示语是指语言结构中能反映语言使用者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地位的词语和语法范畴.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社交指示语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准确地进行翻译.沙博理的《水浒传》英译本为社交指示语的翻译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朱有燉"偷儿"传奇在水浒故事流变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仰东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82-87
朱有燉系明初重要的杂剧作家,其创作的水浒戏在水浒故事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水浒传》成书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在水浒故事思想嬗变中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文人参与的热情高涨,水浒戏文人化色彩渐浓;开辟了水浒故事新的传播途径,使得水浒戏开始走向宫廷. 相似文献
13.
胡竹安先生的《水浒词典》是一部重要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专著,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在收词、释义与义项上还存在一些缺憾之处,我们依据《水浒》及其它语料,对这三种情况分别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4.
关学智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65-66
蒙汗药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物态因子 ,却被作者巧妙地加以运用 ,对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 ,塑造人物性格 ,解决矛盾冲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品中关于蒙汗药的大量描写 ,不仅开创了“朴刀”、“杆棒”类小说全新的 "江湖世界 "展现手段 ,而且为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中的人物在金钱、利禄面前表现的情感取向和言行态度 ,或多或少反映出其人生价值观的实质性内涵。而他们的情感取向往往又受其本人的情商制约 ,并由此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为争信赏钱 ,乔冽打死库吏 ,被迫逃亡 ;想赚外快 ,李立险些要了宋江性命。蒋门神贿赂贪官 ,张都监陷害武松 ;施恩上下使钱 ,幸得牢卒手下留情。燕青预感官场险恶 ,及早隐迹埋名 ;柴进不恋权位俸禄 ,抽身辞官还乡。与几个辞官求闲的好汉相比 ,宋江、卢俊义对功名的强烈欲望主宰了他们的情绪大脑 ,影响了理智发挥有效作用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最后两回有一种倒贯全书的气势,使全书变成一出千古悲剧。两回书主要以塑造悲剧人物形象为核心,体现悲剧的美。由描写两组悲剧人物的结局为开端,中间反复描写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悲喜交集等几类人物,最后推出最具悲剧性格的两组人物,形成波澜起伏的悲剧情节,激起读者各种各样的情感,最大限度地发挥悲剧的审美作用,显示出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惠红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3):68-71
《水浒传》是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语料。目前通行的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中,对“一VV”的断句上都还存在不一致之处。在整理出版的近代白话小说中,对“一VV”的断句亦多有不一致之处。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汉语史和现代汉语的相关现象进行对比考察和分析,以期对近代白话小说中的“一VV”断句能做到准确、一致。 相似文献
18.
程小青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5):58-61
《金瓶梅》移植《水浒传》里集中写武松的那一段故事,然后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敷衍铺张开来。但是,由于该书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所以,在情节安排上,大量压缩、删减原书中武松的英雄事迹,有意淡化他在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光辉形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就有了看似细微实为重大的改变,即明显地对武松加以"矮化"。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语言审美的过程,其艺术性可以通过美学的观点来认识。作为文学翻译的审美客体文学作品存在于审美主体译者和读者的阅读活动中,并依赖接受者的理解传导,从而产生美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承载,具备独特的审美功能和精湛的语言艺术,因而具有重大的美学意义。从文学翻译的美学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两个译本进行研究,从词美再现、句美再现及辞格再现3个方面着手,评析两个译本所传递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崔素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2):70-73
汉英两种语言千差万别,在社会符号学所划分的语言符号的三类意义中,言内意义的可译度相对较低。文章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对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中言内意义的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有时为了用地道的英文传达出原文的主要信息,有必要放弃一些汉语所特有的言内意义,但总体来说,通过应用各种翻译技巧及补偿手段,译文可以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实现功能对等,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