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5月29日晚,九龙湖校区教一楼人文讲座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应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的邀请,作为第三届“华英文化系列讲座”的闭幕演讲和东南大学人文讲座“大师系列”之一,著名社会学家、政论家、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教授为广大学生做了主题为“大学之道———现代大学之理念”的精彩演讲。著名社会学家、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来校演讲@小先  相似文献   

2.
“2 0 0 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举办之际 ,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的“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于 5月 8日至 1 2日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行。哈工大杨士勤校长出席了这次论坛并作了专题发言。这次论坛的主题包括高等教育与科技园区的发展、产学研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等。美、俄、日、法、印、芬等国高校和我国国内重点高校校长到会。杨士勤校长在论坛上作了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深化大学教育改革”的发言。 1 2日上午 ,李岚清副总理与出席论坛的全国重点大学校长进行了座谈 ,杨士勤校长在会上也作了发言。5月 1…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最近在香港《信报:财经月刊》第226期发表专题评论指出,中国"化"为"现代"的道路,并没有任意或太多选择的余地,但却绝不是没有创造的空间。中国或东亚人(也包括一切非...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应顾冠群校长的邀请 ,香港立法会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范徐丽泰女士于 1 2月 2 3日来东南大学参观访问 ,并于当天上午为东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香港特区立法会的运作》的报告 ,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报告结束后 ,范徐丽泰主席还就如何建立法制社会以及家庭人生等方面问题和大学生们进行了坦诚的对话。范徐丽泰女士 1 945年出生于上海 ,1 949年随家迁居香港。 1 997年 1月至 1 998年 4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主席 ,1 99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金紫荆勋章。 1 998年 5月和 2 0 0 0年 9月连续两届当选为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香港立…  相似文献   

5.
美国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 ,经历了一个完全受到排斥、到得到国家法律政策支持、再度受到非难的曲折过程。本世纪 6 0年代以前 ,美国高等学校是拒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 ;6 0年代中期约翰逊总统的“激进行动”打破了常规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开始把大门向少数民族学生敞开 ;可在 90年代 ,随着美国选拔性大学竞争的日益激烈 ,“激进行动”受到排斥 ,美国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再度陷入囹圄。出路在于 ,美国高等教育只有遵循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耀基认为,长期以来的中西文化论争,整个问题不是中西新旧文化论战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社会变迁与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文明秩序变更的问题。至于香港文化,他认为文化多元是香港文化的一大特征,而且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标本。  相似文献   

7.
香港许崇清教育基金会为开拓面向世界的工作,发起并赞助“大学在知识融汇与科技转移上的使命”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校长共商办学良策。这是国际教育界的一个创举。会议于1992年12月7日至9日在香港举行,参加的校长分别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欧美,共60多人。他们是: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30多所国内大学和香港7所大学的校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匹兹堡大学、英国皇家医学与科技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10月 18日至 2 0日 ,由我校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2 1世纪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分别在两校召开 ,来自台湾和内地的 10 0多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长顾冠群教授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韩星臣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省台办杜国玲主任以及原中央大学衍生的高校代表到会祝贺。开幕式由我校吴介一副校长主持 ,顾冠群校长作了题为“新世纪的展望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报告。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多场学术报告会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广泛而认真的讨论。2 0日下午 ,这次旨在加强海峡两岸文…  相似文献   

9.
由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安石油学院承办的“大学校长论坛”大型学术研讨会于 10月 12日在我院庆祝 5 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陕西省教育厅厅长胡致本教授出席大会并讲话。胡厅长说 ,在基础教育中 ,经常说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 ,一定程度也适用于大学。今天 ,这么多的大学校 (院 )长聚集一堂研讨大学的发展问题 ,是十分有意义的。西安石油学院院长薛中天教授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对参加大会的校 (院 )长、教授专家和大学生 ,特别对全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出席大会表示热烈欢迎。潘懋元教授就 2 1世纪初…  相似文献   

10.
彭凯平博士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博导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及人格研究所 (IPSR)文化与认知实验室主任 ,兼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博士生导师。他在权威学术机构中担任的主要职务有 :加州大学美国文化研究领导委员会委员 ,加大学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亚洲社会心理学》、《华人心理学》、《社会及人格研究》编委 ,加大“社会及人格研究所”、“东亚问题研究所”、“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等。曾获得教育部春晖计划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基金会等多项资助与奖励。专著《文化心理学》为美国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 (2 0 0 0 );论文《文化与归因》 ,获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优秀论文奖 (1 994);论文《文化、辩证与矛盾思维》 ,收入社会心理学经典论文 (1 999)。现指导 7位博士生、2位博士后 ,资助 3位访问教授。2 0 0 4年 7月 1日 ,彭凯平教授受到美国王氏基金会的邀请 ,到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参加“中美法学教育专家研讨会” ,接受了本刊编辑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由武汉大学宗教学系主办的“基督宗教与当今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8~ 30日在武汉大学举行 ,来自美国天主教大学、美国圣若望大学、国际天主教哲学研究会、美国精神心理研究所 ,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大学、重要学术研究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 4 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主要就“基督宗教与时代变迁”、“当代基督宗教伦理”、“宗教比较与宗教对话”、“宗教与文化”、“宗教本质与意义”等一系列基督宗教的当代…  相似文献   

12.
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目前,我国大学文化研究大致存在“大学文化+思政教育”型、“大学文化+高校发展”型、“大学文化+地方社会”型和“大学文化+地方文化”型四种研究模式,其显著的特点是立足高校,试图以高校文化建设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不同程度地遭遇现实的冷遇后,“融入机制”“对接模式”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突围激情开始走低,大学文化研究冲出校园的尝试多以回归校园告终.全球竞争文化转向的背景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价值和意义凸显,将大学文化建设和研究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中,将敞开一度被遮蔽了的大学文化建设和研究的国家战略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汕头大学和汕头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11月 2 5— 2 7日在汕头市金海湾大酒店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新西兰、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等近 2 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作家及专家学者 15 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对近 2 0年来的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进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与探讨 2 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景与途径 ;与此同时 ,作为对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召开的“第一届海…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美国 1 494所四年制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规模 ,并用规模指数和集中指数来衡量高等教育规模和集中分布的程度 ,结果表明 :美国高等教育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表现为区域间、各州间不平衡 ;1 0 0 0 0 - 2 0 0 0 0人是高水平大学最普遍的本科规模 ,而 1 0 0 0 - 5 0 0 0人是一般大学普遍的本科规模。在我国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进程中 ,需要提高水平 ,调整结构 ,实行“分层次有步骤积极发展西部 ,扶持‘增长极’ ,实现协调发展”的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期(1912-1927年)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出现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复杂纷乱的时局下,北洋政府教育部通过立法、任命校长等方式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并拨款支持高校办学.高校的内部事务则由高校“自治”,政府“松控”,从而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互动关系,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得以形成和确立,高校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观今鉴古,研究当时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对推进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六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有关南京金陵职业大学的报道和该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朱刚同志的谈话。两文介绍了金大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所作的探索以及初步取得的成绩,引起人们很大的注意。时隔一年,朱刚同志来汉参加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他在会上谈了办职业大学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师文化的两大重要特质。高校师德建设是造就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制度建设毕竟是“他律”,是一种带强制性的办法。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律”的作用,着力构建大学教师文化,这才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根本。着力构建大学教师文化的有效途径有:(1)加强人文关怀,培植人文精神土壤与氛围;(2)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帮助教师提高文化素养;(3)建立机制,激励进步创新。  相似文献   

18.
大学之道的本质探寻──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是他关于大学之凝思、遐想、感悟而积年汇聚的论文选集,其对大学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学术自由、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与深刻的评价,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千禧之年的金秋时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将一枚金紫荆星章授予香港民办树仁学院校长钟期荣博士,“以嘉许她数十年可歌可泣,勤奋办学的业迹”。正如全国政协常委、树仁学院校监胡鸿烈博士在祝贺辞中所讲:“树仁创校於1971年,正值内地文化大革命的高峰期,当时树仁学院又屡屡遭受港英殖民政府不公平对待,历尽艰难崎岖,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人文科学达到理想的境地,实有赖校长钟期荣博士不辞劳苦的奋斗”。 独树一帜 创办于七十年代初的树仁学院,依港英政府条例注册为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因婉拒当局“二二一”改补(即…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6日下午,我校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在翠园宾馆报告厅作了“大学教学与人本文化”的学术报告。参加报告会的有校党委书记张玮教授、纪委书记李焕卿、杨春德副校长,各院系所教学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副校长任宗哲教授主持报告会。张岂之教授在报告中呼吁,各类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必须从理论上研究“大学文化”课题。他指出大学要有大师、有大学特色文化,而不仅在于物质环境。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和理念,大学的功能除了文化传承、科研创新、传授知识外,还要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现阶段我国大学文化的原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