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们所高度称道的事情,是绝少在人的期望之中的。现实无论如何赶不上想象力。想象某事完美无缺是轻而易举的,而真正做到完美无缺却难上加难。想象和欲望联姻,孕育出的东西比事物的本来面目要多得多。不论事物多么完美,总不能满足我们的预期想象。想象力总是感到上当受骗.而出众之物所导致的常常是失望,  相似文献   

2.
徐钦 《职业》2008,(33):93-93
<正>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技术与资金,还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如何应对全球化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差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西方世界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天人分裂,人们追求个人冒险、人生欢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因此,在社会人伦中,西方重视个人的地位和作用,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昭  屈鹏 《现代妇女》2014,(4):325-325
伴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以往的常规媒体带来的视觉效果,早已不能满足人们在观察动静变换、丰富视觉感受等方面的要求。为满足人们对于视觉效果的欲望,CG绘画技术诞生了,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把人类的艺术创作以科技的手段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走近测谎仪     
不说谎的人觉得它很神秘,说谎的人觉得它很可怕,这就是神奇的测谎仪。固对不断攀升的犯罪率,善良的人们总是期望借助科学的灵丹妙药,将所有犯罪分子手到擒来。测谎技术的失言者们正在说服人们相信,测试仪就是这种灵丹妙药。那么,测谎仪在未来中国的大行其道,会不会真的有助于司法公正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测谎仪,把测谎世界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技工学校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固然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变化直接作用的结果,但与毕业生及其家长择业、就业观念的陈;已落后不无关系。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技校生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引导其转变传统的择业、就业观念,树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竟争意识、自主就业意识和奋斗创业意识。具体讲,要实现“三破三立”。一、破除追热门、赶潮流的世俗观念.树立以适合自身条件为依据,以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的择业观。在世俗的观念中,人分上中下,活分“三六九”。表现在专业选择上,人们普遍趋向…  相似文献   

6.
沙发新动向     
《女性大世界》2004,(8):141-141
沙发是客厅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它的风可知造型掌管着客厅表情,常常是居室中最先让人欣赏到的风景,人们对沙发的要求已从单纯地追求功能性,逐渐添入审美价值,和更为人性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任文硕 《公共关系》2001,(10):10-12
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给知识分子赋予了崭新的形象,知识分子的价值被重新确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期望也更大了。面对角色的提升。我们不禁要问:知识分子,你准备好了吗?你能承受百姓的期望和重托吗?你能担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肩上的重担吗?我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总体素质是较高的,从古到今,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他们的高尚品格和过人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美誉,鲁迅、陈景润、袁隆平等专家、学者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信念成为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从无序向有序过渡的进程中,个别知识分子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而知识分子腐败的危害比政治腐败的危害。更有深度、持久性,更具有杀伤力。知识分子的腐败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陆昱 《现代交际》2010,(4):122-124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旨归,认为发展是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思想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道德反思和价值前瞻,它通过对过去实践的分析达到对现存事实的道德审查,实现对未来的价值预瞻,从而以可期望的伦理愿景实现对实践主体在发展实践中的实践方式的道德归属。探析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促进当代中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开创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行政法的发展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行政法应与其行政背景同步,互联网的创新倒逼着互联网监管的创新,监管的创新又倒逼着行政法的创新。因此,实现行政法变革与互联网管治的兼容,是当代行政法发展的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是新时期行政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它首先要求实现从"监管"到"治理"的理念转变,同时,互联网监管主体从"一体"向"多体"的发展趋势,从传统的监管扁平化走向管治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智慧的提升,科学技术也逐步发展,手机也从刚开始的打电话发短信,慢慢的转变为人们上网的首要工具,尤其在3G技术愈加成熟的今天,手机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无法忽略它为人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它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是的,它能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事,但也能让我们疯狂埋头于游戏中无法自拔;它能使我们与他人更方便的交流,但同时也是我们失去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的能力,所以说,手机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弊端。因此,如何利用好手机的新功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价值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中一个普遍、基本的内容,具有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以价值的实践说为依据,立足人的世界本身,在充分认识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去认识人的价值。在承认和坚持一切价值都是人的价值的逻辑前提下,理解人的价值的实质,理清人的价值的主体,把握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及其关系,探究人的价值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依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使人成为人自身所固有的规定性,表现了人在求得自身的生存中的拼搏向上的精神。从文化的角度去看人,我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动物与文化的结合体,体现着历史凝结成的人的生存方式以及人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五月的奉献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个鲜花盛开的五月。三年前,就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时节,《公关世界》诞生了。大自然的厚赐,广大读者的厚爱,既哺育她茁壮成长,也时刻提醒她不能愧对大自然和读者的恩赐! 岁月的流逝,总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新的压力。人啊!天生是一种在压力下生活的精灵!他有理想,有心愿,总是期望着、实践着某种愿望,永不满足。人的最大的愿望莫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原则指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来考察人的一种方法,它表明应把人放到特定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来研究,遵循的是现有原则和事实性原则。价值原则指的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来考察人的方法,它遵循的是人文关怀原则。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马克思人学辩证法的核心。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思想主要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作为主体的社会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即人的本质力量出发,去考察人及人的一切历史活动。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应以根本造福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保证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和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5.
虚拟专用网(VPN)伴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而出现,人们从以前对VPN的一无所知,到今天VPN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使用并认可,越来越多的通信行业的开发商、生产商投入到VPN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支持中。VPN之所以吸引众多人的眼球就在于它能实现你所期望的快捷、安全的通信。  相似文献   

16.
社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为社会所重视。面对社区发展,共青团如何参与到社区管理、社区保障、社区文化等工作中,为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青少年的成才成长服务,这是新形势对城市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实现这一要求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单位为主体的单一性组织模式向以社区为主体的区域性组织模式转变,第二步,实行社区化的工作方式。一、以社区为主体的区域性团组织模式我们设想,共青团的基层组织机构,是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协作性、区域性组织。其组织架构表现为二级:第一级,街道团工…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它特有的方式对现实进行着建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认知方式和价值选择,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越来越成`为人们基本文化素养的延伸,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介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贾萍 《职业》2013,(21):54-55
护士生是未来担当临床护理工作的人才基础,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患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当今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出于对社会的片面了解,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未来学生能否顺利进入护理工作角色带来隐患。科学正确地自我评价意义重大,学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评价体系,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自我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其前进的动力,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认知和树立服务社会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思想观念萌生和根植的起点,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背景,养育了不同思想、性格、习惯的人们。跨文化交际冲突下的中外家庭教育有着诸多差别,思想理念、思维行为方式、道德价值选择等等都存在着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所带来的利与弊,可以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改进我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难以统一的现代人,何以在休闲装上取得共识?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想自由,谁不想漂亮,谁不想拥有青春与健康呢!学校组织春游,大家分头准备去了。第二天见面,人们相互会心一笑,原来,人们不约而同都穿上了花花绿绿、松松垮垮的休闲装。这次春游,玩得开心,也玩得张狂,一种现代感深深地蛊惑着我们。我无法忘却那天的“一致性”.我无法回避对这“一致性”的思索:难以统一的现代人,何以在“休闲装”上取得共识?!不论休闲装是以什么面目出现的,它在今天已有了新的含义。我以为。休闲装的流行,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的心情紧张不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