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就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方针、政策,形成了系统的科技思想,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的功能、尊重人才、科技产业、科技体制改革、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涵盖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工作的方方面面。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为我国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建设科学技术强国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的社会功能、地位、作用、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基本任务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组织领导等富于创造性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的社会功能、地位、作用、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基本任务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组织领导等富于创造性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是对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的科技思想的再发展。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不仅可以丰富其思想内涵,梳理其理论脉络,为他人研究其科技思想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可以从中找到与当今社会相关联的契合点,再次应用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为社会的和谐、科学的发展做好准备。邓小平科技思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理论前提,为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和导向。  相似文献   

5.
受行政体制影响 ,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但科技与经济脱节仍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对策是 :科技资源市场化 :建立和完善科技市场体系 ,走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的路子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重温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特别的含义。我国科技界在邓小平思想指引下,进行拨乱反正,缩短了国内外科技差距,促进了经济发展。邓小平提出的“科教兴国”思想使科学技术和经济得到了飞速的进步,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水平落后的历史和现实以及现代科技革命新态势,并且受其人格特质的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技术观,客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技思想与指导方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灵魂,科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核心,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结晶。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非智力因素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原因在于各级教育缺乏衔接联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非智力因素,应当建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的有机衔接。建议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把非智力因素教育纳入各级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各级学校要大力开展个性化和多元化人才培养;各教育阶段衔接联动,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优化各级教育人才考试评价招生制度;加强各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科技创新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科技功能观,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经济功能思想外,还包括科技的精神功能、决策功能和社会功能思想。邓小平的科技功能观表明,科学技术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又是促进社会意识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精神力量;科学技术既是推动领导水平提高的决策力量,又是促进国家繁荣和事业发展的社会力量。在我们今天致力于经济建设、着重于发挥科技的经济功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和发挥科技的其他功能,全面完整地贯彻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并不是建立在纯逻辑思辩的基础上,他更注重探寻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运行机制,通过对现代化的丰富实践进行理论概括,总结提炼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途径,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学说,把现代化研究推上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政策思想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政策一般论,即邓小平关于政策的作用、功能、本质、特征、结构等问题的基本观点;第二层次是政策过程论,即邓小平关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稳定、发展等过程的分析和论述;第三层次是现实政策论,即邓小平关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社会等领域的具体政策主张。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有关农民的思考具有恒常意义。20世纪初,就农民问题理论之演进路向来看,邓演达是个特殊人物,但是,近年来他的理论贡献似乎被世人淡忘。从农民与革命、与土地、与武装三个核心命题来梳理他的思想历程,理析他与孙中山理论的逻辑关系,从而揭示邓演达之思想的轨迹和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创新体系“四元主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是复杂的,不仅是一体化职能交叉的过程而且是多机构系统集成网络联结的过程。文章依据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运用自组织理论把创新体系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解释城市创新体系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首先把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四元主体模型阶段)三个过程;其次建立了四元主体模型;最后根据主导驱动元素的不同把四元主体模型阶段分为政府导向型、高校推动企业拉动导向型和自觉发展导向型三个主要表现形态,从而构建了以四元创新主体为核心的集散知识、技术的网络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创新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命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不仅使中国人民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的影响.该文尝试对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内容、特征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对国家、人民和全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在党的光辉历程中,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扬光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既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工作客观实际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要求,界定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针对发展战略目标,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打破军队科研体系、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和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界限,梳理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过程,协调各类相关主体,优化配置各领域的创新资源,满足军队需求,并促进国家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由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法制构成,体制、机制、法制的创新融合有利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与军队科研体系、民用经济创新体系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提高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及创新成果的效率,推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在2016年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将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归纳为9个方面。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性质和定位,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是指导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南;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重塑和改变着中国新闻业,“媒体+直播”的模式成为众多媒体突出新闻现场感的报道模式,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始变革新闻生产方式,VR技术进入媒体领域并不断深入,社交化媒体成为重要的舆情场域,在社交化和数字化变革发展中的新闻业呈现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媒体融合从业界的媒体创新实践上升到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成为传媒集团创新实践的重要手段,学界也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反思了目前媒介融合的难点和发展瓶颈,认为亟需从业态的媒介融合转向社会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通过媒体平台间优势资源的互补、重组与整合,通过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实现战略化转型;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在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同时衍生了出其他社会现象,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同质化阅读普遍,数据新闻缺乏深度和人文思考的问题突出,应以政府为核心实施“大数据战略”,增加数据新闻的新闻温度;新媒体产品创新的理念和产品重构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发展进入了社交基因全面渗透时期,新媒体从业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市场效应和商业利益,应促进社会化媒体的舆论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成为多种意见的集散地和多元价值观的呈现场所,应从政策法规方面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明确各行为主体要担负的互联网治理责任,优化互联网治理模式,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让网络生态逐渐好转;在“互联网+”环境下,当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做的却是“+互联网”,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在对西方理论的过度倚重中反思新的理论面向和学科范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认知传播视角思考传播学研究的本土转换,反思新闻学的规范性研究;新闻传播院校应推行适应新闻业变化的新闻传播教育,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天人观的多重性及其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司马迁的天人思想是多重的,他既相信天命,却又对天命持怀疑的态度,进而在一些地方否定天命论.司马迁的多重天人观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司马迁的思想渊源,西汉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又并不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郭沫若泛神论的研究很多,但是从统合思维的角度研究的还很少.郭沫若的统合思维主要是指他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采取的文化行为方法,以及由此所达到的文化行为目标.郭沫若的统合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他的统合思维的本质内核是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自我修正和创新."统"概括了相关事物的范围;"合"就是和合,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统合不是事物的简单杂糅,而是内在基质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