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和苏珊·格莱斯佩尔均关注婚姻中女性作为妻子的形象与地位,分别创作了短篇小说《黛西蕾的婴孩》和独幕剧《琐事》。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这两部作品中女性自我在姓名、生活空间和话语上的迷失,并认为两位作者笔下女主人公实现自我迥异的方式揭示了不同年代女性截然不同的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2.
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20世纪美国男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均是文学研究的经典作品.运用性别诗学理论来解读这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书写,从中窥见男女作家的男性观,比较其共同点和差异,并究其缘由,揭示两位作家对男性的客观审视和温情关怀,拓宽了文学作品的精神空间,两性和谐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他生活在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他的早期作品以比较明朗的态度赞扬了新女性的独立自主精神,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的同情。人们一般把1915年出版的《虹》,看做是劳伦斯对女性最伟大的同情之作,而把1920年出版的《恋爱中的女人》看作是劳伦斯由女权运动支持者蜕变为反对者的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对《虹》的命名、写作背景和主题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指出劳伦斯其实在《虹》一书中体现的是他对女性主义所持的矛盾态度而非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4.
亨利·米勒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富于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创作的颠覆性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恶魔”气质.无论从叙事章法、审美取向还是对性描写的态度上来讲,米勒都超脱了以往传统文学的框架,开拓了文学表达的新境界,表现了作家卓越的写作功底和充满先锋精神的美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港台文学是以港台作家群体的作品为代表的文学.这个作家群体既包括19世纪港台本地作家,也包括20世纪50年代一批因政治局势的变动而南迁到台港的作家.由于地理上与政治上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怀乡一直是这批南迁作家为代表的文学中一个深刻而持久的主题,它在港台文学中有着多重表现,既表现为地理上的怀乡,也表现为文化上的怀乡和精神上的怀乡.  相似文献   

6.
《娜娜》是19世纪法国文坛巨匠左拉的名篇;《日出》是20世纪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佳作。虽然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代,但是,它们所展现的社会历史画面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运用比较的方法,论述了两部作品所反映的真实而相似的社会生活,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悲惨而相似的命运,揭示了两部作品所蕴含的深刻而相似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间中的孩子》是英国当代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一部重要作品,故事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伦敦,是一部英格兰"状况小说"。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考察小说中的伦敦及其周边各郡中的各种景观,这些景观为读者上演了一出出"乌托邦"变形记,既揭示了撒切尔政府统治下的英国社会特征和人民生活现状,又反映了作家尝试运用乌托邦想象的威力构建一个和谐共存空间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孙犁《荷花淀》同是40年代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农村妇女在抗战中的表现及命运的重要小说。但二者有许多不同,尤其是两篇作品反映出来的节烈观,虽然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因和民族气节、政治节操纠缠在一起而具有同样的复杂性,但除去革命话语的遮蔽,可以发现作家对节烈的态度有很大区别。这与作家的性别视角、文化背景、审美旨趣、创作原则以及作品的创作时间均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回忆、故园和儿时的故事是每一个欲还乡而不得的游子的情感和精神寄托.东北作家萧红与台湾作家林海音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回望故园,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对儿时的留念、对生命的思考和叩问.其中以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最具代表性.这两部作品虽然创作时间不同,却有着很多共同点:回忆自传、儿童视角、散文化结构、对故土的眷恋与怀念等等.但由于萧红与林海音成长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又使两部作品有着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叙事色调;对女性命运、社会时代有着不同的思考和抗争态度.本文拟从萧、林儿童视角选择、儿童视角下的人生书写、儿童视角下的性别意识三个方面对《呼兰河传》与《城南旧事》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长篇小说《只爱陌生人》,讲述了一个美的疯狂迷恋者为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情欲而将美的对象摧残致死的故事,这部小说与德国20世纪伟大作家托马斯·曼创作的著名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有着许多紧密的关联,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美的极致所带来的死亡的故事,但是美的追求者对美的不同态度却让故事的结局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补天》和郭沫若诗剧《女神之再生》题材相同,外在风貌相似,但情感内涵和终极旨趣迥异。本文通过比较论析,具体从三个方面透视出这种本质差异:1作品表现实际不同;2表现实际的不同反映出两位作家有着不同的创作关怀;3以上两方面不同深层次地蕴含着两位作家不同的社会人生经历和社会文化感受。两位作家反映在创作中的不同精神特征和文化心态也正是整个中国处于新旧文化交替期的两类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精神特征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拉斯普京与中国的路遥都是活跃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具有浓厚乡土意识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著名小说《告别马焦拉》与《人生》中真实展现苏中社会转型时期村民的生存状况、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他们在深沉忧虑与对乡土传统美德守护的叙述中,表现出现代性的意义;他们在农村日常生活琐事中,开掘出深刻的文化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13.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斯佳丽性格中的闪光点、不足以及表现出的独特的叛逆。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作家詹姆斯·索特的小说《光年》再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的婚姻家庭生活。作品聚焦无聊问题,刻画了娱乐、消费的无聊生活状况,揭示了人们精神无聊空虚的深层根源。后现代美国社会的无聊生活具有疏离、重复、碎片化的特征,人们企图通过发现新奇或越界行为消弭无聊,却仍无法与世界建立真实的联系,无法寻找到人生和自我的意义。小说对无聊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后现代时期丰裕年代的透视以及对人类主体存在意义的反思,具有存在主义的后现代特点。  相似文献   

15.
哈代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赫赫有名、举足轻重的作家,而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首屈一指、影响颇深的作家。两位作家一直以来都是文学评论界中的“宠儿”,“褒贬不一”、“饱受争议”成了评价两位作家作品经常使用的词汇,而哈代1895年出版的《无名的裘德》与劳伦斯1913年出版的《儿子与情人》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裘德与保罗追寻的精神之爱与欲望之爱,可以更好地理解哈代与劳伦斯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小说《伤逝》以女性追逐爱情自由的表层,揭示出女性从独立出走而后又回归的悲剧; 20世纪80年代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小说对《伤逝》中子君的命运延续构思出多种可能性; 21世纪秦雯编剧的《我的前半生》电视剧在尊重亦舒的"子君"出走方式的基础上,创作出女性追求精神与物质独立的必然性。"子君"作为鲁迅笔下"娜拉出走"的典型女性,囿于五四初期思想启蒙的软弱性的时代背景,在出走后"无路可走"。在亦舒《我的前半生》小说及其原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由多位女性在实践着"子君"出走之路的多重性与虚幻性,反映出不同时期女性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出走"、追求独立时突破局限和障碍的艰难和循环反复性。  相似文献   

17.
两性伦理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之一,作为中西方独具女性意识的女作家代表,伍尔夫和陈染都试图在作品中思考并展示她们所认识的两性关系,《到灯塔去》和《私人生活》是她们最具个人性、思考性、代表性的作品。文章通过对《到灯塔去》《私人生活》中的两性叙事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不同时代及文化语境下产生的两部作品,其两性叙事共同呈现出一种“从冲突到和解再到超越”的模式线索。从中可见作家伍尔夫和陈染的两性态度、认知的相似之处:对父权制的批判态度、对两性的重构观念以及对理想两性关系的设想姿态。同中有异,这些带有内在延续性、相似的两性叙事表现,又因伍尔夫与陈染的创作观念间的承继发展关系,于细微处表现出不同:《到灯塔去》的两性叙事更多带有伍尔夫的早期“双性同体”思想,而《私人生活》的两性叙事则暗含作家陈染的“超性别意识”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判决》以主人公和朋友及父亲的两组关系为基点,从无意识的视角表现了20世纪初的现代社会市民主体的内心矛盾和疑难处境。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乔伊斯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主题内涵和创作风格方面有着诸多相似性,《死者》与《陌生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作。这两个短篇书写了主人公对爱情、婚姻、人生以及自我话语权威的多重幻灭,通过描绘其从幻想到幻灭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其精神上的死亡和孤独感,暗示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和异化状态,折射出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历史语境。在其小说创作中,两位作家均借助多元的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如顿悟或启示、自由式话语以及象征手法等,巧妙地呈现人物的内心隐秘世界,表现出作品普遍的幻灭主题,从而使小说的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也使我们从中领会到了这两位现代文学核心人物深厚的创作功力。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传奇》以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乱世中的俗人,两性关系是作家观照人生的基本角度,包含着作家对人性弱点的敏感透视和深邃洞察。从心理表象、两性环境、背景根源三个角度由表及里,探讨张爱玲最重要的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市民的人性悲剧及成因,揭示出张爱玲作品关注人性,从世俗与虚无的观照中透出悲剧性的哲学意识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