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通过分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立足客家文化、整合优势资源、鼓励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提高古镇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洛带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松节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2):107-109
洛带古镇是最近几年四川省正在崛起的几处古镇旅游景区之一,其浓郁的客家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目光。怎样判断洛带古镇旅游现状,如何进一步开发洛带古镇旅游,已经成为摆在决策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详细分析了现存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将“大文化观”运用于古镇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正在开发的三台郭江古镇为例。探讨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文化为纽带,在地域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然后融入古镇旅游城镇的打造、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将古镇的地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在低碳、循环理念指导下开发古镇旅游,实现古镇旅游是绿色... 相似文献
5.
四川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主要表现为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意、市场布局混乱等,应当从把握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和规范市场布局等方面进行突破,促进四川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徐霞客游记》的旅游文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华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2):29-32
旅游文化融合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与当地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不断吸收、融合的过程,世界旅游大潮中,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势不可当的。徐霞客旅游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文化为内涵,他在其30多年的旅行考察中较好地与当地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徐霞客游记》中体现的文化融合符合了当今这一潮流。今天如何在徐霞客旅游文化视角下看待出境旅游中外文化的冲突、交流和融合对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镇本质是文化遗产,其由要素性的人文化、自然环境文化、历史文化和形态性的表现文化、价值文化交织形成的古镇文化结构体系为挖掘、开发古镇特质文化提供了路径。以此为理论,以川西古镇为例,审视川西古镇挖掘、开发,呈现诸多乱象。挖掘、开发川西古镇特质文化需要在坚持差异化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梳理、归纳、比较挖掘特质文化,将川西古镇特质文化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特色,并积极营销古镇特质文化。为此,应当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协调川西古镇特质文化的挖掘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文化和旅游融合让“诗与远方”相得益彰,文化作为灵魂提升了旅游的内涵与魅力,旅游作为载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目前,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实践时间尚短,在理念、行动和结果方面仍有不足,其融合方法、模式、路径等亟须深化。文章从全球视野出发,分析了英国博物馆旅游、美国主题公园旅游、日本动漫旅游和韩国流行文化旅游等典型案例,旨在归纳其做法和经验,以期为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实践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中国现实,分别从供给端、需求端、主体端和技术端就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综合性极强的产业,也是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依托.乡村旅游只有与独具特色的地方乡土文化资源高质量融合,才能提升魅力,真正助力乡村振兴.文章在总结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法国、美国与日本等典型国家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做法与经验剖析,提出深度挖掘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内涵与价值,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为设计具有文化底蕴的高质量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新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5-9
焦溪镇是目前常州保留江南水乡风貌最好的古镇,文章通过对焦溪的古街镇格局、民居建筑形制、装饰特征等的考证,分析了古镇的文化成因,研究和探讨了古镇传统文化与景观的特色,对古镇民居及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11.
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12-14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是衡量一定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以农村人口为主和城镇与农村并存的特点 ,西部要发展就必须找准突破口 ,加强地方经济建设 ,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程天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7,36(1):114-118
黄水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是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避暑旅游的主要城镇。旅游业的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应现象,如:城镇化的发展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建设受自然环境约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缺乏合理规划引导,土家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城镇内涵缺失,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呈现出季节性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政府主导合理规划,新型工业化与特色农业相结合增强旅游城镇化的抗风险能力,开发淡季和无季节旅游产品,多途径推进特色旅游城镇化的合理发展,以引导黄水镇旅游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1999年以来有关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对文献中专家学者观点进行归纳和比较,进而对民族文化旅游研究进展进行剖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文化与贵州旅游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地貌作为贵州典型的山水特征极具观赏价值不容置疑。但仅把此作为区域旅游的主要吸引物 ,从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是不全面的 ,而应该与这块地貌上产生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 ,深入发掘其内涵 ,从生态环境上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自然和人文景观上做到互补协调 ,从现代意识支配下做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以及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上遵照不同的开发模式 ,才是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赶上周边省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潘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0-73
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辉映,将为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和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提供良好的契机,因此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经济和体验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三国文化旅游研究可划分为个案研究、初步探索和热点研究三个阶段。总体而言,三国文化旅游研究还不平衡,也不成系统,应注重整体研究和开发,实行跨区域合作,以形成三国文化大旅游圈,增强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周海彬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4):67-70
发展乡村休闲文化旅游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有利于乡村特色的合理塑造和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的营造策略,对做好旅游项目如何规划、创建、鼓励、监管,营销和宣传工作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今后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只有使得文化属性更显独特性,定制内容更加人性化,旅游服务更加智能化,才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昌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样化发展,茶文化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推动宜昌旅游产品向纵深发展。本文在分析宜昌茶文化的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宜昌的名茶开发意义,提出了宜昌茶文化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对社会进行改造后所产生的一切成果,是人类为了求生存与发展、进行实践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包括了人类实践过程中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在这整个过程中,美是一切活动的先导.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它总是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美贯穿着人的一切活动.作为从人的一切活动中积淀下来、升华出来、成为代代薪火相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约束着人们行动的文化,它的本质即是美.文化实际上就是美化. 相似文献
19.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29-135
自2016年国家多次发布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以来,特色小镇已成为社会投资建设的热点,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平安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至今已具有较大规模,在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和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的推动下,建设旅游特色小镇成为平安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结合平安寨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在完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促进人口集聚、拓宽资金来源及解决土地用地等问题的前提下,进行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以期促进平安寨旅游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水群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358-361
所谓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和谐互动,是指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论述了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二者和谐互动的途径,分析了西藏地区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藏地区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和谐互动的对策,即:切实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全方位展现西藏乡村传统文化;动静结合,开发乡村传统文化;借助节庆,集中展示乡村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