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过杰 《天府新论》2001,(2):46-49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目前正处在从起步阶段向加快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时期,将有大批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小城镇是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场所,农民参予城市化,小城镇建设是重要的模式.在启动内需的前提下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要十分重视摆脱小生产方式狭隘眼界,实现传统城镇向现代城镇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的过程更在于它是一个区域内城乡经济协调、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基本理念。作为我国城镇网络中的基层节点,小城镇与区域的协调性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城市化加速时期小城镇建设的现状,要求我们遵循区域整体发展原则,促进小城镇建设。芒福德的区域城市整体发展观思想对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但近年来该地区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严重、大中城市带动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是推动东北振兴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应该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大中城市优先和优化发展、小城镇适度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快大中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污染防治和区域行政管理协调等措施,推进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城镇网络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小城市在我国城市化的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是我国基本国情制约的必然结果。然而 ,小城镇只是我国城市化的启动点。切实解决“小城镇发动型”城市化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是我们面临的一大任务。城市化的基本目标有两个 :农民非农化和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城市化的实践过程、城市发展、不同城镇的职能定位等问题是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把握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农业产业化,在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与繁荣。本文拟就如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一、重点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由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实现城市化的道路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来说,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既应符合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郊区农业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的形成、有利的政策环境等构成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然而,大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协调、小城镇规模的过小、环境污染等又抑制了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决定了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发展的走向,必然是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三集中”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宏观调控的城市化进程,会使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小城镇的特点和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小城镇是美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城市带”建设以及“城市郊区化”和“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 ,突出地表现为城镇功能的多样性、建设机制的灵活性、管理体制的自主性 ,这对中国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推进云南城镇化发展,既需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结构,同时更需要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通过非均衡发展来实现云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性突破,通过非均衡发展来推进云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各级城镇的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新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选择、有步骤地推进若干州市中心城市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是实现云南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所在。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聚集,以人口聚集促进产业发展,是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南模式”城市化及其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是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最引人注目的结构性变化之一,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人口就地转移的苏南小城镇化实践突破了人口迁移城市化理论教条.受转型经济多因素综合作用,苏南模式城市化在自我扬弃之中分阶段演进一是着眼于要素重组、功能提升,从农村小城镇化向企业城市化、城镇城市化演进;二是基于技术进步、产业分工,苏南地区城市主动融入"长三角",向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着城市化和地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小城镇建设与浙江小城镇建设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相似决定了云南有可能借鉴浙江成功的经验,借鉴浙江小城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有效地加快云南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追求 ,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解的悖论 :物质建设上要迅速地实现现代化 ,使国家繁荣强盛 ,而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领域 ,却反对作为现代化表征的城市文化 ,它不仅把城市与资产阶级想象为一种天然关系 ,而且致力于农村文化对城市的移植 ,努力培育城市市民乡村的文化趣味。这一矛盾、悖反的现象 ,不仅限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而且也无意中造就了国民虚假的乡村崇拜的思想趋向和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文化是一种内卷化文化。所谓内卷化是指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就此而言,乡村文化与现代化是异质的。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既不能消灭农村、彻底城市化,也不可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放弃现代性取向,把乡村建设成独立于现代社会的"飞地"。从反思现代性角度来看,现代性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化,它与乡村文化之间并非决然对立,在文化现代性框架中,乡村文化可以实现其性质与功能的转换。乡村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关键问题与基本路径就是重塑乡村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学术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马克思主义视角”、“二元经济视角”和“地理空间视角”。新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是共生共荣、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建设是政府公共建设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完善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以均等化考量河北省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体系.会发现其还存在很多问题;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文化供给制度,“输入偏好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扶持制度,非均衡的城乡公共文化运作方式等是造成城乡公共文化非均等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投人主体、实施“千镇万村种文化”工程、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等是现阶段河北省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乡村城市化: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宗耀 《北方论丛》2010,(3):112-116
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容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选择;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通过乡村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实现的,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是以牺牲农民和城乡分离为代价的。中国乡村现代化,应该从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式中寻求可资借鉴的精华,同时要抛弃其发展过程中的糟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关系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瑞 《北方论丛》2007,(2):145-148
正确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中尤其显得突出。城乡矛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障碍之一。通过考察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历史变迁,探讨城乡经济关系和城乡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推动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亭亭  宋东升 《河北学刊》2006,26(5):206-211
城市化是21世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速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在客观评述与系统总结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矛盾障碍的基础上,揭示出有利于找寻城乡结构能力转换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其中所涉及的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可为河北省决策部门和兄弟省市的城市化实现方式,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外生于产业化,基本不按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其借助现代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灵活与独特的发展模式。云南乡村蕴含着潜在的巨大的文化生长空间和产业拓展空间,但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云南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既不能照搬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别于中东部乡村,必须遵循云南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重点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工艺美术业、乡村休闲娱乐业、乡村文化演出业、乡村节庆文化产业,这些产业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学术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依据、关键、障碍、误区、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实践的不断拓展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亦日益深入。研究视野日渐开阔。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区应依据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合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重庆和四川适合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陕西、甘肃和宁夏适合以城带乡与城乡网络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青海和新疆适合“多级中心,梯次辐射”的以城带乡模式;贵州和云南适合中等城市优先发展的模式;西藏适合“强源固点、发展轴线”的点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