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陈彬文 《天府新论》2005,(Z1):73-76
在持续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生活很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已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解读"失地农民问题"——国内外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术界对此给予了大量关注.本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农村征地补偿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纯 《学术界》2007,(6):238-242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脚步的加快,对农村耕地的占用越来越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补偿安置失地农民,保障其离开土地后的生活成为我国征地制度中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失地农民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公平公开的原则,加快完善该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社区融入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包括经济生活的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等.社区融入的过程是通过社区支持来实现的,社区支持作为一种新的支持力量,正向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区构筑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平台、生活支持平台和精神支持平台,可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职业教育需求日趋强烈,职业教育问题日益凸现.本文根据失地农民的特点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数量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在沿海地区城市近郊表现尤为突出。对青岛李沧区东部的实地调查,在分析沿海地区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将经济补偿、就业安置、创业资助和社会保障等多种补偿形式结合起来,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征用是引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的重要根源.建立起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之间有效链接的制度运行模式,将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应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引入土地价格市场评估机制,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费用的归属和分配应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相衔接,具体确定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保障、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等三部分,以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满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日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棘手问题.通过讨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供给主体,论证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提出"政府+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模式,以特殊背景下的暂时性制度安排,来应对政府短期内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不足,可为下一步的农民市民化目标实现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文章从失地农民的法律概念入手,分析了他们的生存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及失地后农民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如生存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不一而足.主要从国外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启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失地农民问题,完善按照、补偿失地农民的制度,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保护失地农民的法律法规五个方面针对失地农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意义重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土地补偿、社会保障、农民发展等现实困境。为解决难题,需要构建合理的安置体系,包括失地农民安置政策机制、农民风险抵御能力培养机制、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在具体安置过程中,要集政府、新农村建设承接企业、失地农民三方力量,变被动安置为主动安置,变一次性安置为持续性安置,共同保证失地农民的合理安置。  相似文献   

12.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土地征用、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基金运转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建立健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借鉴西方的经验教训,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切实提高补偿标准;扩大社会保障内容,建立城乡一体保障体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强化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财产权、生存权、参与权、知情权、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等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形,这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官员考核机制、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征地程序不透明以及权利救济制度不通顺等制度性缺陷有密切关系。因此,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制度、明晰其产权主体、征地程序公开透明化和完善纠纷救济制度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同时,政府还应为失地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劳动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土地,实现着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遇到了许多的制度壁垒,社会保障制度则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应对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社会保障安排,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从而难以实现城乡间的衔接与转换。虽然各地都出台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本文旨在讨论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新构建,论证发展集体经济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提出"政府+集体经济"的社会保障模式,以特殊背景下的暂时性制度安排,来应对政府短期内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不足,为下一步的农民市民化目标实现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村、农民、农业以及"三农"综合问题等四个方面。农村问题的研究项目数量最多,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发展与改革建设、农村政治民主与法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九个方面;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工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等方面;农业问题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农业发展、农产品及土地问题;"三农"问题的综合研究涉及中国历史、应用经济、经济理论、人口学和党史党建等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也存在重复研究多、跨学科力度不够、研究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借助农地流转这一途径来实现。然而如今土地流转过程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制约因素,遇到了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期。通过调查问卷和农户访谈的方法,了解河北省Z市的土地流转现状,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分别确定每一个相关因素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保障民生,构建和谐农村和稳定社会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农民的四大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的比重较小,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让农民通过土地财产权利获得财产性收入,进而增加农民的总体收入是当务之急。我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包括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在农民利用各种财产权利增加财产性收入时会面临一些挑战: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分化,分化为城中村、城市郊区村、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虚化与委托代理问题;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是一种保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了贫民窟的出现,但不利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要探索出一种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农民转为市民的合理的土地制度。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梁伟 《晋阳学刊》2007,(4):45-4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由于土地产权模糊、"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及价值衡量的不对称等原因,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凸现。明晰土地产权、尊重农民意愿、完善法律法规及增加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等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换保障"是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它的实行有利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弊病日益呈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则成为能否建成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一般模式的回顾,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与公民无偿享有基本生产保障权利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愿参加相协调,与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因此,需要逐步取消"土地换保障"模式,将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