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视阈下的成长叙事是经由诸多当代女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在王安忆、铁凝、严歌苓、虹影等女作家的创作中,成长叙事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无论是女作家对成长的追寻与反思、对苦难成长的追溯,还是对成长中人性扭曲的揭示,都融入了她们"创伤性"的个人成长记忆,共同构成了成长叙事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内涵。正是由于当代女作家们在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文革"背景下的成长叙事才为当代文学增添了璀璨的色调。 相似文献
2.
任美衡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6):54-59
价值取向一直是“革”农村小说的中心视点之一。对“封建迷信,资本主义倾向,修正主义”的“阶级理性批判”,由“贫下中农直接对土地的渴望,知青在农村的成长历程,新一代贫下中农的转型”所体现出来的“恋土情结”,以“阶级斗争”方式,通过“集体化”途径,直达“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长征之旅”,共同构成了“革”农村小说自我标榜的价值景观。 相似文献
3.
议论是叙述话语的重要类型之一,可靠的议论是小说发挥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的修辞建构,但不可靠的议论不仅无益于文本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反而会消解文本语言的艺术性,乃至作家自己的艺术素养。以文革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作《金光大道》来分析,生硬议论对艺术真实性的消解;冗余议论对细节合理性的消解;点题式议论对作家艺术素养的消解。浩然的《金光大道》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尽管它表现出了优秀的民族语言的艺术特色,但是在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和限制中,其议论话语暴露出的创作硬伤,使其力图升华的政治意义在读者的审美意识中被抛弃,甚至被无情地诟病。 相似文献
4.
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作为五四现实主义的重要支脉,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与20年代的“乡土小说”不同。在文艺大众化进程中,一方面,歌颂了新社会、新农村、新农民,另一方面,又从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层面剖析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历史沉疴。 相似文献
5.
王瑾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87-92
《夷坚志》创造了许多新故事题材和类型,有在宋代商业经济影响下出现的局骗、海外经商者的历险故事,拾金不昧者的高举等。佛道故事体现出信仰的普及化、世俗化的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神灵,鬼灵精怪故事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公案题材小说,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张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83-187
[摘要]“文革”时期的小说创作并非一片空白,在当时公开发表的小说作品中,作家浩然和姚雪垠在其创作实践中以各自不同的叙事策略尝试丰富固有的阶级叙事模式,或试图与之周旋,在有限的范围内维护文学的自主性,体现了特殊时代中文学与政治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独具特色,完美地展示了那一特殊时期的人性的残缺。这种完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真实感受的抒写,将扭曲的人性艺术地、淋漓尽致地呈示出来,在残缺中绽放了美丽;二是用“爱”来疗救、弥补残缺的人性,最终使人性走向完美。作品在反思批判历史、揭露残缺人性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美与爱的存在,这也是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的最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革"地下手抄本小说是"文革"期间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现代启蒙色彩的小说,一类是传奇娱乐类的小说。从传抄的广泛程度来说,带有传奇娱乐色彩的手抄本小说往往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学意义。在"文革"的现实文化语境中,这类传奇娱乐类手抄本小说着意表现反特斗争,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叙事框架之下表达凶杀、恐怖、侦探等内容,着意渲染情节的刺激和气氛的恐怖,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文革主流小说所匮乏的。从人物的塑造来说,"文革"地下手抄本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品性要更远地游离于革命英雄人物的"纯粹"要求之外。"绣花鞋"和"梅花党"等故事的传抄和流行,显然与"文革"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和"文革"期间大众文化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就传播机制来说,"文革"地下手抄本小说是通过人工抄写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本身就有某种神秘色彩。同时,"文革"传奇娱乐类小说的流行,也是对文革压抑人性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僭越。 相似文献
9.
王再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81-86
新中国教育部在1953~1954年进行了教育整顿,国家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动员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加入到正在蓬勃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中去,这批身处变化漩涡中心的农村毕业生们出现了"集体"和"个人"彼此相遇,并引发了两者之间关系的难题。在1953年开始的严峻状况中,这一关系陷入了一种群体性的矛盾状态。出于复杂的原因,1954年马烽先生的小说《韩梅梅》,正是讲述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故事,但是它却呈现了多重隐晦与纠结的意味。 相似文献
10.
张宜雷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95-299
穆旦诗歌的价值近年来已为人们所认识,但他在“文革”后期的诗作似乎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些诗歌应是穆旦最重要的诗作之一,它以个体的悲剧性生存为起点审视时代的荒谬,从对“文革”浩劫的反思中生发出强烈的觉醒意识,进而导向对人的命运与尊严的关注,展示了博大庄严的人性内涵。它们不仅是穆旦留给人们的“天鹅之歌”,而且是20世纪中国诗歌最为珍贵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先锋小说中的“文革”叙事——以《黄泥街》《一九八六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3):90-93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余华、残雪的早期小说代表作品,可看出先锋作家以对意识形态的逃离为其文学追求的起点,但并没有彻底放弃讲述历史的冲动。其中对“文革”历史的片断记忆、高度抽象、变形与浓缩,跳出了伤痕、反思文学的既有模式;由“人民”话语到“国民”话语的转换,则症候性地对应了1980年代后期主体性和新启蒙文化语境。同时,这种既讲述历史素材又放弃对历史深度追求的矛盾,显现出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革”叙事困境,但它们在文学语言、形式转向的契机下,恰好找到了一个正当乃至优越的文学观念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文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1)
《中国文学》(英文版)创刊后一直致力于对外译介、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其中,农村题材小说在其译介活动中占有相当比重。从横向上讲,对外展示了英雄的革命农民、受封建社会迫害的愚昧农民、觉醒的新一代农民以及改革时期的农民形象等;从纵向上讲,对外展示了从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农村政策的变迁。杂志的翻译选材,既忠实于建国后我国农村题材文学的演进规律,如实反映国内文学创作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外宣传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理想效果,树立新中国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夏正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3):15-18
"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不涉及"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的体验,而是以革命战争时期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为想像基础。因此,"文革"意识形态只具有想像性,没有真实性。不具备真实性的意识形态,即使有现代性的诉求,最终只能走上反现代、反历史之路。分析"文革文学"合理化想像歪曲意识形态的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时期文学"与"文革文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郭元刚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
在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城市的书写是非常罕见的,而作为文革时期主流文学代表作的<金光大道>中却呈现了一个具有独特景观的"城市".这种城市景观与空间结构的想象性呈现与主流意识形态对城市改造与规训是相契合的.城市在主人公的"成长"中承担了重要的意义,"进城"成了他精神"成长"的需要.城市不仅不再是残缺的形象,反而成了农村在新历史条件下重塑自我"整体性"的"镜像".它承担起了一种新的职责:扮演一个巫师的角色为农村"驱邪". 相似文献
15.
常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1):68-71
50年代文学作品中农村题材作品是主流,因为此时中国文坛的主流作家是从解放区到来的作家,他们对于国家政治走向,政策的理解是紧随潮流而动的。在解放前的很多作品中就已经开始解读毛泽东的民本思想,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在五十年代对于农民国家主人翁地位的确立,农村题材作品从对思想顽固的旧式农民的批判、对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农民的争取、对新型主人翁式农民的弘扬的角度,更好地体现出毛泽东思想中救民、教民和新民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任美衡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85-88
"文革"农村小说对"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探索,是通过对如下几种女性命运进行观照而完成的:一种是出身于没落地主、富农家庭,在婚姻、"贞节"、生育等方面饱受封建伦理道德摧残的人格萎缩型女性;一种是经受过旧社会的煎熬,但在新社会终于获得了新生的妇女;还有一种是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她们"家庭出身好,文化程度高,又有丰富的斗争实践经验",因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当然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4)
“问题小说”作为现代文学最早形成的创作潮流,其发展与《新潮》《小说月报》等期刊的推动密不可分。“问题小说”始于《新潮》,推动其形成潮流的却是《小说月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不仅在思想和理论上主动提倡和推动“问题小说”,有意识地提升创作数量和质量,而且有意凸显重点作家、引导读者参与讨论,扩大了“问题小说”影响的公共空间,为“问题小说”潮流的形成建构了有力的现代传媒保障,成为期刊推动文学潮流形成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大地》通过对中国农民与土地水乳交融关系的描写,热情赞美了农民与土地及种植相联系的美德。赛珍珠看到了传统生产方式中农民的局限,但她并不认为这些局限是中国农民的特性。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题材小说产生的动力是对农民进行文化启蒙或阶级启蒙,其目的是推进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小说中农民形象显得愚昧落后,其愿望不被尊重。赛珍珠的异族身份使得其跳出文化启蒙和阶级启蒙的视野,反而更能理解并肯定中国农民内心的愿望,从而成就了《大地》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题材小说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9.
许丙泉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1-25
莫言小说讲述近代以来山东农村的故事,展现一幅幅奇异瑰丽、惊心动魄的故事,洋溢着强烈的"土"的气息。"土"是那一片土地,是那一群人;是生存的根基,生活的常识;是人生的理想追求,也是生命的最终归宿。"土"给人生以崇高神圣的意义。扎根土地的人最有生机活力,最坚韧顽强,自由自在,拥有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曹小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1):41-45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叙述视角发生了全面变革,第一人称限制视角与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在小说中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全知全能的叙述模式,引发了小说叙述视角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成型与发展。文章以1921—1931年的《小说月报》及其他小说作品为例,对此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