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一个人,他终生行者。他去世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会直接上天堂,因为像他这种好人唯一可能的去处就是天堂。这个人并不是特别在意上天堂,但那是他去了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他几乎把自己打扮成了地道的中国人:吃中国饭,喝中国茶,打太极拳,交中国朋友,谈中国古人,听中国音乐看中国画,他都乐在其中。他是一位在西方艺术中如鱼得水的人,但他作品中的写意和留白却完完全全的Made in china。这个人就是法国画家方索。  相似文献   

3.
德国专家阿尔布莱特·弗劳尔迄今已在山东潍坊工作了10年。在一个灿烂和暖的冬日午后,他指着办公室墙上的德国地图对我说:他出生在德国最富有的巴伐利亚州,北部是法兰克地区,那里的人俗称“法兰克人”。谈起故乡,弗劳尔先生很骄傲,他说德国的内政部长等许多受人爱戴的人都是“法兰克人”。那里的人做事认真、助人为乐、喜欢打抱不平。受环境和观念的熏陶,弗劳尔先生18岁那年,就想成为援助“第三世界”的人,由于他年轻,且未完成学业,组织没有接受他的请求。毕业后,弗劳尔先生去了德国卡尔施塔特职业学校工作。但是,秉性难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着。新时期铁人王为民同志就是一位永远活着的人,他的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为民同志继承和发扬了铁人精神,他是胜利人的骄傲。研究和学习王为民精神,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百年胜利、百年创新工程、做好油田发展大文章的需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演员,没曾演过理发师。可他说,在我的心灵深处就曾常常饰演着理发师。有一个笑话:有一种人,谁见了都得低头,这种人就是理发师。说他在心灵深处曾常常饰演理发师,就是让人见了他也要低头。他叫彼特·丁拉基,1969年6月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  相似文献   

6.
王建柱 《人才开发》2006,(10):43-45
在我国神经外科领域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人们称他为生命的点灯人,他崇高的理想、高超的医术,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刻苦求学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人眼里,爸爸是个“狠”角色,甚至有些人用“痞气”来形容,但我始终觉得爸爸的“痞气”是建立在他深厚学问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只读书不骂人,那么他可能是个历史学家;如果只骂人不读书,那么他可能是个流氓学家;而如果两者兼备,那他就是李敖。  相似文献   

8.
他的父母是在中国参加革命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49年他出生在北京,7岁以前只会汉语。他在上世纪60年代当过红卫兵,也曾是“老三届”的一员……这些复杂的经历融合在一起,让所有听说过他故事的人唏嘘不已。见过他的人,无不佩服他那一口纯正的京腔,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9日,朱厚泽在北京去世。很多人对他很陌生,因为他已经淡出人们视野二十多年了。很多曾与他从事相同工作的人也不熟悉他,因为他是历史上任期最短的中宣部部长,只有一年半。而我之所以对他记忆颇深,直接原因是两个:其一,1985年我被调到最基层的县级市委宣传部门工作,而他是最高宣传部门的最高首长——中宣部部长;  相似文献   

10.
见过罗兰·佩蒂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是那种在人群中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与众不同特质的人,也是那种有足够吸引力的人.这会让我在许多年后想起他时,还会清楚地回忆起他与生俱来的富于感染力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位拥有亿万资产,对人民充满无限爱心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美的使者:他是一位具有雷锋精神的品质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2.
尾上忠史,日本兵库县淡路岛人,在中国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然而在全世界英文百科全书的行业里,他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弗罗姆在他的《精神分析的危机》一书中提到一个顺从的人对他所依附人的亲近。在这种情况下,亲近的代价是丧失独立性,缺乏判断力以及对他所依赖的人的反对倾向(尽管这些倾向经常是无意识的。)这种建立在顺从基础上的亲近妨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由于顺从和反抗之间的冲突,就其自身制造了深深的摩擦,这实际上是个体人与社会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最终能成功的人,往往是哪些曾饱经失败与磨难的人。他出生在巴西东北部伯南伯哥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是这个贫苦之家的第8个孩子。所以,他不是父母的喜悦,而是沉重的负担。父亲为了养家,只身前往圣保罗桑托斯港做工,母亲一人要照顾他和他的7个兄弟,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成功 《人才瞭望》2009,(2):29-29
中国人在成名和致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向周围的人炫耀,并和有关的人,如父母、孩子、配偶、远亲、朋友、邻里或更广泛的同乡来分享他的成功。他的光荣就是他们的光荣,反过来,他也由于这种炫耀而更加满足。一个中国人通过个人的能力获得名誉时,人们并不以为是他努力的结果,而将之归功于祖上的荫德和当地的好风水。  相似文献   

16.
陈齐放 《人才开发》2002,(10):30-31
人们都说“政声人去后”,依我看来,“人去后”再听“民意闲谈”,似乎为时已晚。好政声应注重建立在“人在时”。 为官者政绩如何,他在任时得到的赞美之词,不能算是定论。待他离任之后,干部群众对他的评价才是最真实、最公正的,可谓是这个官员在  相似文献   

17.
肖东 《人才开发》2002,(1):32-33
他,只花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洛克菲勒、卡耐基、福特这些人花了一辈子才完成的原始积累。在30岁以前就创造了上亿美元的财富。不知底细的人见到他,肯定会以为他是哪家公司的白领,绝对想不到他会是中国最知名的网站——网易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丁磊。  相似文献   

18.
爱的箴言     
如果你爱对方,那么你对他就应该变成“近视眼”,永远只看他的近来。如果对方爱你,那么你也应该变成“近视眼”,许多事情都不要看得太清。否则,痛苦将永远缠绕着你。爱一个人,就得为所爱的人着想。让他幸福,让他轻松,让他沉醉在你的爱河。只要他想要的,只要你有的,全部给予。爱一个人,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对他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千万别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04,(10):44-46
他,也许并不是一个神奇的人,却写出了一本神奇的书,一本打开互联网世界的书。10年前,这本书成为了中国人进入互联网的通行证;10年后,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亿网民。有人称他为中国互联网的教父;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未来学家;但也有人说,他的预言漏洞百出无法自圆其说。9年过去了,再没有新作面世。他真的被人们遗忘了吗?他到底在忙些什么?热爱幻想又遭人非议的尼葛洛庞帝再次走近我们,纵论他的数字化生活。水均益:在中国您的知名度仅次于比尔·盖茨,很多人特别是对因特网感兴趣的人,都是从您和您的书开始才了解网络这个概念的。尼葛洛庞帝:我…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找不到原版孔子孔子,永远不会远离中国人群的两千五百年前的老祖宗。中国人都知道他。但现代大陆中国人知道他,仅止于知道有这个人,孔子到底是这么回事,不知道。于是,再造一个孔子乃至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