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漫漫  杨晓英 《人才瞭望》2017,(12):179-181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教师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分析了小学教师胜任力状况,提出了小学教师胜任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并分析了提升小学教师胜任力的重要价值,针对小学教师胜任力不足和问题,探究了提升小学教师胜任力的有效对策,对于小学教师的完善发展,对于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2.
蔡颖 《人才瞭望》2007,(12):46-47
提高高校辅导员整体工作绩效有两条途径,一是将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引入辅导员队伍,涉及辅导员的选拔机制;二是提高在岗辅导员的个人胜任力,创造改变辅导员行为与价值取向的具体途径,开展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培训。对于潜在的高校辅导员而言,可以通过基于胜任力的选拔实现工作绩效的提高,而对于已经在岗的辅导员而言,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更为实际、有效,高校也便于控制。  相似文献   

3.
外部环境和企业用人需求的持续变化对应用型经管类高校学生培养提出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只有正视并适应这种要求,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可以从人才的“按需生产”思路出发,基于目标岗位的胜任力要求来思考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从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能力建设和改进评价体系等多个角度探索提高人才职业胜任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加速推进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参与全球化发展的企业等组织输送更多优质全球型人才。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型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国部分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的教育经验相对较少,这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培养全球型人才的能力。对此,本文以中外合办院校为例,探讨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价值,指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式单一、教师认知与教学能力等问题。建议高校应当完善相应教学理论和评价标准、丰富教学方法并改善培养环境、加强师资能力建设,以提高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崔文富 《人才瞭望》2017,(10):213-214
胜任力模型的具体方式分为:绩效管理、培训发展、选拔任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需要区分在不同的企业中的能力判断范围.进行行业分类与文化区分时,也产生了阶段性的差异化.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胜任力模型的区分,从而找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而形成对于人才培养的鉴别与方向,才能规划出长期发展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6.
刘笑 《人才瞭望》2007,(4):32-33
胜任力是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测量的,并能显著区分绩效优劣的个人特征(Spencer,1993)。国外学者主要从胜任力分类、胜任力识别方法、胜任力研究方法、胜任力模型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登攀 《人才瞭望》2016,(4):106-107
麦克利兰教授提出胜任力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视角,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评估科学发展.基于胜任力的人才评估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情境测验法.  相似文献   

8.
王宁 《人才瞭望》2015,(4):198-199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根基所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事关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与保障。中小学教师职业在服务对象、服务追求的目标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现行的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采取的考试加面试,方式形式单一、考察内容片面、忽视了教师职业需要的隐性要求,应当通过在教师录用中树立胜任力理念、丰富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内容、创新形式以及设立中小学教师试用制度来加以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尚鹏 《人才瞭望》2006,(12):55-56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人才的竞争越发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员工的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把培训作为保持核心竞争优势,进行组织人才再造的重要途径。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区别于传统的培训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便对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制定、颁布的政策文件愈发丰富,其中包括“三全育人”要求,在该教育背景下,为多项教育工作提出指导与方向。基于此,为使高校毕业生得以顺利就业,从院校学习过渡至社会生活,本文简单探讨“三全育人”内涵及现实意义,分析该教育要求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之间的内在逻辑,以此为基础,从资源整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思想价值观念培养、第二课堂创新等方面研究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培养路径,从而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格局。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概述出发,分析事业单位构建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目的及作用,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探讨如何构建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从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除了本国母语之外需要掌握的第二语言,我国的各类教育机构也早已把英语放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之内,因此对于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作为英语教师群体的中坚力量,高校英语教师的应从课堂、课外等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李盛辉 《人才瞭望》2016,(18):112-113
笔者基于供电企业干部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对供电企业构建基于干部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进行了探讨,就明确构建目标、原则和流程提出实现方案,提出了干部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第二课堂建设不应脱离专业教育来实施,第二课堂所承载的独特内涵规定了其鲜明的“育人”任务。高校第二课堂要服务好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独特育人优势,从专业教育中汲取育人智慧,科学建构高校育人的实践路径,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医学教育模式正发生着由“知识技能导向”向“胜任力导向”的转变,具有鲜明医学专业特色的胜任力导向的第二课堂建设正萌发出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胜任力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锐 《人才开发》2006,(9):13-14
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对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一、胜任力的内涵及其与绩效的关系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角色或职责)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人格特质及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可以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并能通过培训与开发加以改善和提高。在这些个人特征中,态度、价值观、人格特质和动机等属于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教育强国”战略出发,分析了公费师范生教师胜任力的要素结构;立足“人才强国”战略需求,探讨了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有效策略与方法。研究认为:1.教师胜任力对学生创造力存在重要影响,优秀的公费师范生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意表现;2.在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应紧密结合胜任力要素,使其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并关心学生的情感支持,逐步养成营造积极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3.通过公费师范生“学—教—学”的实践主体转换和培养闭环完善,以教师胜任力促动学生创造力,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敏 《人才开发》2007,(6):28-29
胜任力概念及应用发展历史不长,随着它的理念在国际上被逐渐认同并接受,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建立各式胜任力模型,用以指导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工作,其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迅速显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目前,胜任力在中国也得到广泛接受,但这种应用还多局限在  相似文献   

18.
全球胜任力是当今世界高质量、复合型、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必备素养。在教育对外开放面临更复杂挑战的背景下,剖析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内涵在当代中国的演变,是把握我国工程领域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在科学、开放、流动、共赢的内外双循环发展模式下,本文提出高校在现有条件下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通过本土化的创新满足工程人才多元化、公平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开拓性地提升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的具体路径,对促进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实现高效益、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胜任力特征由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决定 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特征没有个固定模式。不同的企业,甚至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力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黄芳 《人才瞭望》2016,(8):126-127
胜任力研究一直是各行业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基于胜任力的研究也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基于此,以贺州市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现状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提升贺州市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