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程世和对《荷塘月色》“江南情结”的分析显在的问题是:以其他“江南”诗意义的征引代替了对“荷塘”文本意义的具体阐释,以“江南情结”的笼统概括代替了对荷花象征意义的具体把握;“江南情结”分析潜在的问题是:以反映论的文学理念把《荷塘月色》看成了是朱自清对清华园荷塘的真实描写和对江南荷塘的如实回忆。这就无视和抹煞了荷花的意象形式及其所象征的情感意义。以荷花象征美人是中国文学中十分悠远的传统。朱自清写荷花正是在荷花是美人原型象征的文学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因而,荷花在《荷塘月色》中就是朱自清潜意识中美人原型的置换变形。  相似文献   

2.
李欧 《江淮论坛》2005,(1):134-139
《论语》中的诗歌功能论,是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此文试图从当代美学视野出发,集中对“兴、观、群、怨”和“无以言”进行再阐释。认为:“诗兴”有三种功能,“诗观”有四种方式,“诗群”指公共性交流,“诗怨”以刺穿社会平衡和建立个体心理平衡来医治社会和个体,“无以言”则揭示了诗语与人的存在的关系。《论语》中的论述,已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诗歌功能论系统。  相似文献   

3.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诗学日子一直不太好过.诗教说、言志说、无邪说、温柔敦厚说、乐淫怨刺说几乎无不遮蔽在愈演愈烈的新思潮批判的阴影之下.包括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文坛掀起的以“新方法论热”和“河殇热”为标志的文化反思运动,也是伴随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先秦儒家在伦理美育活动中,把造就“君子”、“仁人”、“圣人”的德育宗旨升华为“美人”、“美政”、“美天下”的审美理想,又用中和之美的审美尺度,把儒家理想人格的文化心理结构积淀于人格美的审美形象之中,从而把美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人的品德、精神、人格、心灵纳入了审美范畴,开拓了中国古典伦理美育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在古诗词领域,“雨”成为个人表达感慨的有效载体。不少学者只是对“雨”意象分类归纳方面进行研究表述,未能对“雨”意象在诗词中存在的情感意蕴进行总结归纳,使读者对“雨”意象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基于此,以“雨”意象为切入点,探讨了“雨”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喜悦、愁苦、豁达的细腻情感,深入剖析“雨”纤柔细微、凄清冷寂、迅疾狂骤的意蕴,以期唤起读者对审美主体的无尽想象,进而得到超脱于诗词的情感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宫怨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诗苑繁荣.抒怀言志,山水田园,边塞讽谕之作自不必说,宫怨诗的创作也呈现出活跃发达的景象.就从《全唐诗》统计,标题为“长门怨”、“婕妤怨”、“雀台怨”、“昭君怨”、“旧宫人”、“宫人斜”等的宫怨诗,共有300余首.若加上宫词中属于宫怨性质的和以宫怨为内容而不标明宫怨的诗,唐代宫怨诗至少达到500首.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刘禹锡、李商隐等,都写下了不少宫怨佳篇.“宫怨”这一题材,并非唐人的独创.早在齐梁以前,民间已出现官怨性质的乐府诗.但是象唐代这样有众多诗人参与制作,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却是任何朝代都没有的.鉴于此,笔者试图  相似文献   

7.
"鳞爪微露意旨微茫" --评王昌龄宫怨诗的意蕴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了中国传统批评方法与二十世纪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相结合的方式 ,以新的视角体味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宫怨诗的婉曲深幽的美学特征 ,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语言的丰富性以及间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志在富民”为治学宗旨的费孝通先生,近年就不同文化的相互关系与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问题,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方针”和“要创造更高层次的艺术人生”等学术思想。费先生的这些学术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沃土,蕴涵着宽容博大的美学情怀,值得从审美的、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深入阐发。这一方针的哲理蕴含着中国传统诗性审美意识,包含着人们对自然、他人和自我的态度及其在实践层面上的表现。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天人合一”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在这种崇尚自然、注重自觉的诗性智慧中,与自然和…  相似文献   

9.
思君、爱君是《思美人》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思君是爱君的一种情感表现方式。爱君、思君之中又带有怨君、待君之意,其目的是希望楚王及早醒悟。从整体上看,描写诗人的矛盾心情和心理活动过程贯穿在全诗中,中间虽有曲折、低潮,但总的趋向则是朝着“独怀此异路”的目标前进的,“不改初志”的信念终于战胜了“变节从俗”的念头。诗中通过“思美人”──思君这一情感上的“链条”,把诗中的意象穿在一起,使思君之情、委屈难达之苦衷,显得真切动人、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0.
陶行之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既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又符合世界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它是以生活为中心,教学做合一,为整个民族、整个生活现代化而进行的活教育,它“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做“与时代俱进”的现代人。他批评传统的死教育与生活分离,“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赶考“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这不是对“应试教育”弊端入木三分的揭露么?陶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做“知、情、意”、“真、善、美”、…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社会风尚变异,出现启蒙思想,但中国思想文化坚持了以儒学为基干,兼综道、佛的三维结构。诗教思想虽然也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但依然信奉儒学传统,这表现在论文崇“道”,提倡“兴、观、群、怨”,文论家多讲“性情”等方面,其代表人物王夫之的文艺理论具有这一期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件,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直接体现了先民的宇宙观,是和谐思想在生活及艺术领域的集中表达。本文以之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呈现,进而探讨传统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思想的源流关系,以及二者内涵和社会背景等的本质性差异,从而获得对我国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美学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王夫之论兴、观、群、怨兴、观、群、怨,这四个范畴,自从孔子提出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一直是很大的。但这是一组什么性质的范畴呢?据我的初步看法,孔子是用这一组范畴对于艺术欣赏的美感活动作了一个卓越的规定。“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就是说,既有形象,又有思想;既有对生活的认识,又有对生活的评价;既有个人的感动,又有社会的交流;如此等等——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指诗人所创造的情景融浃的形象在欣赏者那里引起的美感。而后面说的“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狭义的政治功能)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狭义的知识功能)都是要通过这种美感作用来达到的,亦即是寓于诗歌的美感作用——“兴、观、群、怨”之中的。孔子论诗有时有相当的深度,从这一组范畴便可以看出。但是历来的儒者,往往把“兴、观、群、怨”四者割裂开来,对它们作了过于狭窄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吕双伟 《云梦学刊》2002,23(5):55-58
卢照邻现存诗文中 ,始终充溢着忧愁悲苦的孤独寂寞之气 ,这是由于创作主体的“骚怨”精神决定的。从其作品 ,主要是思乡及赠答诗文来阐释其“骚怨”创作精神的具体物化形式 ,揭示卢照邻诗文创作“骚怨”的特点及原因。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卢照邻是唐代第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用“骚怨”精神进行创作的诗人 ,开其后的柳宗元、李贺等用“骚怨”精神创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源起 “发愤著书”说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命题。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公羊传》宣公十四年注)这句话中已透露出“发愤”而有所作的意思。孔子在探讨诗之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过程中,标举“兴、观、群、怨”,把“怨”做为重要一端加以称举。孔子之“怨”虽有着极强的伦理政教意味,但并不否定诗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传达怨、怒的内容,这从孔子删诗即可看出。屈原的著述中,也蕴含了“发愤著书”说的萌芽,如“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然而系统阐明“发愤…  相似文献   

16.
论宋词的感伤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学中写感伤,古已有之,并非来人的发明。《诗经》就有《采蔽》写戌卒羁愁,州e兮》写思妇闺怨等。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但他只是以“怨”作为诗的四个功能之一,并没有说非0怨”不可。宋玉的《九辩》则写贫士失意的悲怨:“坎摸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开后世怀才不遇的感伤诗的先河;而他在诗中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更成为中国诗歌“悲秋”的老祖宗,故有“宋玉悲秋”这句熟语。但从总的来说,汉代诗写感伤并未成为风气。《汉书·艺文志》说:“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仍然是哀、乐并提的。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中“怨”的基本内涵,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基调,屈赋所体现的“怨”的悲剧本质及其封建消极性,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悲剧审美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的历史迁延与现代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指以我国古典诗词作为歌词,经由作曲家谱写成曲,并用钢琴或乐队为其伴奏,具有很高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一种声乐作品形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古诗词歌曲这一独特的歌曲类型历史迁延的阐释,综述了古诗词歌曲在上世纪前期的兴盛以及当代古诗词音乐艺术的复兴历程,并从艺术创作形式角度,提出了古诗词歌曲创作的几种途径:原词新曲型、新词新曲型、截句接收型和“古风新韵”型.  相似文献   

19.
明人创作了2900余首宫词,对宫词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提出“壶史”“皇家大竹枝”等概念,题材以宫中行乐和宫怨为主。这些宫词在诗法上或为叙述性纪事,或为抒情性写怨;在作法上含蓄、浑厚;在内容上或揭露明代宫女的悲惨命运,或抒写了一代兴亡,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维名诗《山中秋暝》末联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乃是“春芳随意歇,王孙自可留”的主语倒置:“春芳”是“随意歇”的主语, “王孙”是“自可留”的主语; “随意歇”是“春芳”的主动意愿, “自可留”也是“王孙”的主动意愿.王维强调的是主客体同行同心的“四时佳兴与人同”,与学术界偏重主体的理解“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同中有异.过去由于受到“随意”一词的遮蔽和干扰,致使解诗者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王维此诗透过写景表达一种“道法自然”的美学观念和人生哲学:大自然随其意愿不可阻挡地发生四季变化,每一变化都会形成新的景致,作为审美主体的山居之人,应当顺应和欣赏四季之美,不必执着于只有“春芳”才是美的而离开充满无限变动之美的山居之地,从而失去更多的美景观赏、美感体验和哲理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