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扎洛 《民族研究》2005,(2):20-30
本文对西藏农区五村中宗教权威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农村的宗教权威再度成为影响村庄政治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他们多不具有沟通政府、拓展市场、寻求资源等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村庄政治中的影响受到制度性的限制。本文还对西藏农区五村中各类宗教权威及其公共服务活动做了描述,认为宗教权威的活动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对普遍信教的村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宗教权威的公共服务活动有助于创造村庄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强化村庄内部的凝聚力,从而对村级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一种“文化支持”,有利于村民福利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清代道光年以来,闽东福宁府畲族村出现屡禁不止的流丐侵扰问题.为此,最为常见的防范措施是,村民吁请县衙"出示严禁",经过县衙批准,畲族村民设立"禁丐碑".与此同时,畲族乡村成立自卫组织,以巡查田园、保护村庄.该组织既得到了县衙的认可,也受到县衙的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温州11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元明以来,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自福建、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与汉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温州的文化和财富,共同发展了日益发达的经济。畲族是温州少数民族迁入最早、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隋唐之前畲族先民已居住在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凤凰山区,并把广东潮州凤凰山作为其民族的发祥地。畲族大量迁入温州,当在明清之际的万历至乾隆年间200余年里,共159支。其中明代38支,清代121支。迁徙路线由广东经闽东北罗源、霞浦、福鼎、福安等地迁入,迁徙形式是一家一户或…  相似文献   

4.
吴育林  王伟 《民族学刊》2022,13(8):145-152, 168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环节和着力重点所在。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多在山区,其经济文化发展大都相对落后于全国乡村的平均水平,因此,推进少数民族区域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实现全国乡村振兴中就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和重要意义。粤东梅州市的丰顺县凤坪畲族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村,曾是梅州市的典型贫困村之一。改革开放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凤坪畲族村立足自身自然资源发展产业,不仅实现脱贫,而且通过脱贫攻坚带动自身的产业振兴,顺利地实现了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展。其发展模式及成效经验,能够为民族区域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畲族独有的"招兵节"是畲族祖居地粤东凤凰山区硕果仅存的原生态传统节日。研究以凤凰山李工坑畲族村举行的"招兵节"中的"上屋奏表"仪式为背景,结合田野材料,对经书《上屋奏表套语》进行解读,认为"上屋奏表"具有化解和调和世俗矛盾的功能,但受到经济和环境条件所限,面临失传。  相似文献   

6.
畲族"盘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瓠是图腾形象,是畲族盘瓠传说中的主人公.在传承的过程中,盘瓠形象不断变形,这是畲族民俗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运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盘瓠形象作了历史的回溯、民俗事象的引证,并对盘瓠形象的变形作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茎、雷、钟姓是畲族的大姓,其中蓝姓人口众多,分布面宽,是畲族的主要姓氏。在广东七市十二县的畲族中,蓝姓人口占全省畲族人口的70%以上。畲族蓝姓的民族宗教信仰中,除拜祭“附马王”(龙犬盘瓠)外,尚有盛大的拜祭“篮大将军”的传统活动。近年来,我们在粤赣交境的九连山各畲族地区调查中发现,篮大将军是畲族历史上塑造的祖先崇拜的偶像。据民间传诵:篮大将军学名“篮光辉”,民间多称呼其为“阿公”。篮大将军是畲族蓝姓的直裔始祖,驸马王的二儿子,因其本领超群,才智过人,被高辛帝封为护国将军,附马王亡逝后,篮大将军承袭父业,辅佐江山,以及履行庇阴后辈子孙康福、兴旺之职。  相似文献   

8.
畲族是源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民族,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创造和形成了极为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保护价值。因此,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针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钟晋兰 《民族论坛》2004,(11):53-54
历史上的畲族是个只有本族语言、没有本族文字的民族,欲了解畲族早期的历史状况只能依靠外族的文字记录以及畲族内部的口传历史。在客家先民大量南迁之前,闽西是畲族的主要分布地,在闽西客家八县中,现在仍有许多居住着蓝、雷、钟等畲族姓氏的村落。在这些村落及其邻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畲族风俗,流传着不少与畲族有关的传说。遗憾的是,这些传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更是廖若晨星。本文试对闽西流传的两则畲族传说进行解读。传说一:很久以前,汀州管八县,八县都是客家人与畲民居住的地方,但畲汉不通…  相似文献   

10.
景宁东弄畲族"凤凰装" 九八年盛夏,按照行程的安排该去寻访分布在闽东、浙南一带的畲族,此次的目标选定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东弄村.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更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宗教渗透三形态说",认为宗教渗透经历了文化意义上的广义宗教渗透、政治意义上的一般宗教渗透、资本主义针对社会主义的狭义宗教渗透(现代宗教渗透)三种历史形态。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消除人为赋予该词的模糊性、神秘性、敏感性,是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而实事求是的开展研究的重要前提,对于实际工作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反渗透对策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3月8日,福建省罗源县西 兰乡石别下畲族村,举行了 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八”国际 劳动妇女节庆祝活动。来自 全村的畲族妇女身着靓丽而 整齐的民族服装欢聚一堂, 以民族传统的“答歌”形式,表达对自己节日的庆贺。由于“答歌”庆“三八”史无前例,吸引了周边乡镇许多畲族男女青年的兴趣,他们纷纷赶来“挑战”、“应战”。一场以“三八”节为题材即兴创作的山歌对答,在畲族山村热烈而紧张地展开。罗源县西兰乡党委、政府和罗源县民宗局等领导也到场祝贺,与畲族女同胞一道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畲女“答歌”庆“三八”$罗源民宗局…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大多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它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内涵。基于闽东大地上畲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我们在培养各类人才时,应该特别重视畲族人才的培养和畲族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促进畲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抄杠"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方式和功能价值进行研究,在分析当前赣南畲族"抄杠"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促进赣南畲族"抄杠"活动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丰富畲族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2016年4月,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15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十分及时,意义重大,在我国宗教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省各级宗教工作部门和广大宗教界,要切实抓好这次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紧紧抓住这个重大机遇,努力提高湖北宗教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歌满畲乡     
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五省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一支古老敦朴的民族—畲族,总数约三十三万,其中百分之九十七居住在福建和浙江两省。畲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她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畲族人民用本民族的语言编唱了千千万万首山歌,世代流传。尤其是有关畲族历史传说的山歌,则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畲歌,一是畲族人民文化上的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是团结的旗帜,是战斗的号角,是畲族人民的心声。只要到了畲簇地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54万人,有17个民族乡和44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是华东六省一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和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畲族和高山族在大陆人口最多的省份,同时还是回族发祥地之一,回族聚居地泉州湾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其中畲族人口37万人,散居在全省九个地市的84个县(市、区),半数分布在宁德地区的各县市;回族人口1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泉州、福州、厦门、莆田等市,尤以泉州为最;满族人口近6000…  相似文献   

18.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畲族人民聚居地,它蕴含着畲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畲族民歌恰恰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畲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畲歌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可是,现如今新兴潮流代替传统文化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加之网站上出现大量对文化传承评头论足的现象,使对畲歌的探索和发展日益艰难。因此,深刻了解畲歌的精神价值,唤醒畲民对畲歌的传承意识,坚定畲民的民族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抄杠”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方式和功能价值进行研究,在分析当前赣南畲族“抄杠”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促进赣南金族“抄杠”活动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丰富畲族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田东坂畲族村为例,通过对福建畲族特色村寨的深入研究发现,特色村寨建设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乡村治理实践探索、重视乡土人才培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