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思想为我们党开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规划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党的十四大正是根据这一思路,把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我国9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 邓小平同志从原有政治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关系上,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上,从政治体制改革与整个改革的关系上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斌 《浙江学刊》2002,(2):111-117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是由中国社会历史进程内在驱动所必须迈出的艰难一步。但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涉及的问题重大而又复杂 ,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错 ,因此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必须慎之又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党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 ,从国情出发 ,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 ,由点到面逐步展开 ,全方位推进 ,才能不断走向胜利和辉煌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改革政治体制的理论是由若干相关理论集合而成的理论系统。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论主要回答了改革的整体性和必要性问题,阶层、利益、矛盾的理论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社会政治组织的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的理论确定了政治设施及其组织的结构、地位、功能和作用,并使政治体制的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阶段(党代制→代议制→自治制)的理论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以确立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分权与制约的理论主要解决如何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滥用。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理论去改革政治体制,才能形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效能,消除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各种弊端,实现政治生活民主化。  相似文献   

4.
苏联法制国家的概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联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社会改革的最重要进程。革新和完善社会政治体制的方针在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人民自治,消除政治体制中的变形现象,克服社会政治惰性和人们疏远国家和社会管理事务的倾向。克服“僵化”的行政命令方法,是苏联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头等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开发社会主义政治体的创造性潜力,提高苏联社会经  相似文献   

5.
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学术交流》2007,(4):86-90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趋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也相继进行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就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项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就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很多,应该首先从何改起呢?赵紫阳同志在《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7.
美国遭遇的系统性挑战是国家治理危机。国家治理危机是指根源于政治体制能力衰退而形成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性质由相互支持转向相互冲突的过程和状态。从现象上看,国家治理危机表现为一种双重危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之间通过政治体制建立起来的相互支持关系趋于瓦解,整体上转向相互冲突的关系,这就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危机,另一方面自由民主体制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出现了系统性的功能失调,这就是自由民主体制的危机。就实质而言,国家治理危机是政治体制能力的危机,这就是说政治体制作为国家治理赖以发生的支撑框架不能继续发挥足够的作用。政治体制能力是理解国家治理危机的关键所在,当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能力出现衰退时,既会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出现危机,又会导致政治体制的危机,还会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危机和政治体制的危机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增强政治体制能力才是解决国家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国家治理危机说明政治体制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解决时代问题的产物,实施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政治体制能力的发展,既是民主政治体制发展的常态,又是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现行宪法的产生确认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自现行宪法颁布施行以来,不断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求宪法相应地进行修改。现行宪法先后经过四次局部修正,其中有三次修正直接关系政治体制改革,即总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反映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得与宪法的基本精神相背离。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宪法的修改必须谨慎,过于频繁的修宪有损于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但基于宪法的适应性要求,宪法的修改也必须及时。只有如此,才能使现行宪法的文本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路,对于搞好当前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后,政治体制改革也正在提上日程。这充分说明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要求。问题在于这两大系统的改革如何配套、结合进行,其配套进行的结合部在哪里。哈尔滨市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逐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职能—干部三配套改革,以此推进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试图从对哈尔滨市改革实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Changes in work and social protection: France, Germany and Euro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adopts a dual approach to the examination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reforms in France and Germany. On one hand it looks back at the historical link between waged work and social protection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both systems; on the other hand it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European Employment Strategy on national reforms. The historical retrospective reveals the eminently political nature of social protection and its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a vision of society based on a nation of wage‐earners. That vision is now being called into question but the kind of alternative political project needed to breathe life into the idea of Social Europe has yet to emerge.  相似文献   

12.
Contemporary active labour market (ALM) reforms are pivotal i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as they challenge and threaten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achievements of labour in capitalist societies: social programmes and entitlements that compensate for unemployment, and governance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social partners share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state. Consequently, ALM reforms may give raise to social unrest and political struggle that involves the state (the main proponent of ALM reforms), trade un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These conflicts are important in the politicization of reforms, i.e.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and engagement with controversies of welfare state change. In this article, we use a non‐European perspective to ask more generally how distinct historical institutions create separate ‘politicization trajectories’ of ALM reforms, which in turn produce different policy designs and outcomes. Centring on the case of Israel, in which historically ‘abnormal’ class politics fostered indifference to the reform in both trade un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we maintain that the preliminary de‐politicization made it possible for bureaucrats to control the reform, leading to an intra‐state conflict between competing agencies over i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usurpation of the reform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made it conspicuously unbalanced, provoking many grievances. Paradoxically, the de‐politicization of the reform advanced its re‐politicization, led by non‐governmental advocacy organizations in civil society. These uncommon political actors in the politics of ALM reforms were able to lead a counter‐coalition, delegitimize the reform, and mobilize politicians to eventually terminate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3.
后苏联时代初期的社会政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明显的非道德特色,多党派发育方式的非道德化、政党行动的自我利益中心化、政治实践过程的实用主义化、种族和边疆地区政治活动的分裂化、对特殊人群和阶层安置问题上的非人道化是其集中表现。非道德的政治改革导致社会陷入全面混乱、国家政治发展失去价值指引、政权的不稳定性极度增强等后果。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rajectories of pension system reforms in two of the latecomers to the EU: Bulgaria and Romania. It finds that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two countries pursued increasingly dissimilar public pension reforms for managing their respective public pay‐as‐you‐go pension systems. Using a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st theoretical framework, I argue that the divergence between the two cases is attributable to multiple factors. First, different temporary political compromises betwee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ctors generated reforms that retrenched public pensions and introduced mandatory private accounts. Second, pension reforms often ha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that limited their intended impact. Third,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introduced by governments in response to political pressures caused alternating phases of austerity and generosity that catered to different constituencies in each country. In Romania, reform outcomes amounted to a moderately generous pension system, financed through relatively high contribution rates with a small funded component, while in the case of Bulgaria, the pension system evolved into a meagre programme, financed through low contribution rates and a larger private pillar.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着重从转型社会这一角度来探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新型关系,并在政治国家至上的前提下,利用国家力量实现市民社会的良性转型和主体力量的转换。本文认为,国家至上,政治国家优于市民社会,即新国家主义的发展。国家要干预市民社会,要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的发展,利用国家强制力来推动社会结构的转型,并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这是中国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新型关系的主体力量.特。县转趔社会后.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与权力总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岳 《学习与探索》2002,1(4):38-42
权力总量与权力结构、制度化水平和政治体系的开放程度有关。只有权力结构处于均衡状态、政治体系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制度化程度较高以及政治体系保持开放的状态 ,权力才会保持最大量。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都成功地创造了权力运行的良好政治环境 ,这与她合理地处理好影响权力总量的几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密不可分 ;同时 ,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自觉地进行政治变革 ,使得权力总量始终保持着增量发展的态势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带来双重影响。中国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有助于深化改革 ,实现社会结构全面优化 ;有助于扩大开放 ,发挥后发优势 ,增强综合国力 ,从而对巩固发展中国政治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 ,伴随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 ,中国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非稳定因素也将增多 ,不容忽视。中国参与全球化、全面推进现代化 ,保持政治稳定的战略对策是 :必须树立动态的政治稳定观 ,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郭世杰 《创新》2012,6(3):44-47,127
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及其作品,应当综合考虑他所处的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约翰·洛克的思想担负了为第一次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鸣锣开道的历史使命,其一系列政治主张直接影响了美国、法国等一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变革,推动了世界法治进程的加速。然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洛克的许多政治主张和思想并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而且在逻辑基础和论证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这就使得《政府论》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处在一种不稳定和无法证实的基础之上。《政府论》的政治思想、观点和主张只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并不是仍能适用于现代的普世真理。  相似文献   

19.
潘丹 《社会》2015,35(2):58-80
自由与专政是法国革命的两个面向,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亦随之打上激进性的烙印,但在法国的政治理论脉络中,不乏有尝试在各个极端倾向之间寻求平衡点的思想传统:孟德斯鸠、贡斯当、斯塔尔夫人、托克维尔等堪称其代表,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探讨政治问题时都十分关注对社会维度的考量。在孟德斯鸠关于政体的性质与本原之间关系的讨论中,呈现出政制与民情间的互动模式;贡斯当承袭了孟德斯鸠古今社会形态差异的议题,以古今自由之变为视角,提出在一个幅员广阔、奉行人民主权原则的共和国中探讨现代自由内涵的问题;作为他的知己与战友,斯塔尔夫人努力探索构建一个能够保障现代人自由的共和政体:“制度的专政”;托克维尔则进一步从民情角度切入,努力探索完善民主社会并使共和制最终摆脱帝制幽灵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杨惠 《唐都学刊》2007,23(5):27-29
制度作为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是人类在共同体生活中博弈的内在规则。制度伦理从根本上说是为人的道德性存在立法。传统社会封建皇权制度下道德强调的是个人的依附性,个人权利缺位,是外在强加的形式化的道德;近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制度伦理中个人主体性加强,但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假设彰显的是"工具理性"和"个人理性",必然带来"价值理性"的退隐,引起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当代社会公共领域扩大,在"政治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市场"、"公民个人"四种力量博弈均衡之下的制度伦理,是个人发挥道德权利参与建构生成的,这种制度伦理作为新的道德规制范型,才是真实合理的实质化的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