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外家教     
女儿上高一的那个暑假,我和妻子特意送她去她乡下外婆家过,命令她与外婆一家人一起干活,抽空完成暑假作业,并让外婆一家严密监控。也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女儿越长越疲塌,说不清是什么毛病,学习不好不坏,课外兴趣全无,在家除了睡懒觉之外就是犯"病",坐不稳也站不正,整个一只散了骨架的懒猫。训也无从训,她一不顽皮二不犯错,该做的事都做,只是形色无奈疲塌不恭。  相似文献   

2.
家教故事     
常读古欧洲小说的人,会频繁地遇到一类角色--家庭教师. 20世纪之前的欧洲,女性尚无公开工作的权利,一些家境贫寒又不肯依附男性的知识女性,就当了家庭教师.从电影<心火>里可以看出,女家教必须擅长绘画、钢琴、歌咏、文学,并且精通至少一门外语.  相似文献   

3.
家教故事     
常读古欧洲小说的人,会频繁地遇到一类角色——家庭教师。 20世纪之前的欧洲,女性尚无公开工作的权利,一些家境贫寒又不肯依附男性的知识女性,就当了家庭教师。从电影《心火》里可以看出,女家教必须擅长绘画、钢琴、歌咏、文学,并且精通至少一门外语。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家教     
胡适晚年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教的。"胡适和他的太太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长子胡祖望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远远未能达到胡适的期望。小儿子胡思杜就完全不成器了,读了两个大学都未能毕业,还染上不少坏习气,最终被美国当局驱赶回国。女儿素斐五岁那年患病,救治不当,夭折。胡适公务繁忙,无暇照顾、管教孩子,而他的太太江冬秀因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对孩子,无论是养育还是管教,都不甚得法。所以,胡适晚年说的这番话充满了苦涩和无言之痛。胡适对长子胡祖望的期望原本是很高的。1929年8月26日,胡适给胡祖望去信,当时,胡祖望即将去苏州读书。  相似文献   

5.
奶奶常年瘫痪在床,父亲又患糖尿痛好几年。初中、高中、大学,身背贫困包袱的我.像一个翻山越岭的赶路人,历尽苦难、一步一叹地攀爬着。为了我能把大学读完,风瘫后的奶奶没有看过一回医生,也没有吃过一帖药,就那么一声不吭、日复一日地躺在床上。父亲则硬撑着他那皮包骨头的赢弱身子,拼着老命,风里来雨里去地忙碌着。幸好,还有一年,我就要大学毕业了。暑假,我托了老乡王姨,再帮我找一份家教。我每年的学费  相似文献   

6.
我在厨房里洗盘子的时候,儿子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妈妈,嘟嘟不见了……”嘟嘟是他的玩具猴。说完,小家伙又乒乒乓乓地向客厅奔去,我们家的狗小迪紧跟在他身后,不知道自己的主人为什么这么生气。  相似文献   

7.
倔老头的家教杨春华家教,长辈的责任,社会的期望。大凡作长辈者,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家教经:或“桃李不言”,以身作则;或疾言厉色,夏楚有加……。唯独倔老头的家教,辄用典故、成语,而且针对性极强,从老伴到三子、二女、五孙,无有不服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城市里一直流行着请家教之风,尤其是假期。许多读者朋友曾致电本刊,有的提出了一些关于请家教的问题;有的道出请家教遇到的困惑;有的询问在这方面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了帮助广大家长朋友答疑解难、走出困惑,近日,记者带着一些问题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  相似文献   

9.
10.
张小平 《女性天地》2011,(10):50-50
林语堂先生是福建人,现代著名学者,著作等身,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林先生认为“生活的目的是真正的享受生活”,他从不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家庭生活因为他的机智和幽默而显得异常温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同样是一个智者。  相似文献   

11.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梁先生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教育子女的问题,梁先生在《孩子》一文中说得最是透彻。在他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实际生活中做父母的大多溺爱孩子,他甚至略带调侃地新解孝子。说从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如今的孝子是孝顺孩子,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在文中,梁先生说见过  相似文献   

12.
林先生今年刚刚40岁,却有一次中风发作的痛苦经历。一次,在和同伴外出散步时,他突然觉得左腿发麻,身体向一侧倒,竟然不会走路了!幸好同伴及时把他送到了医院。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颈动脉狭窄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家人和同伴都十分不解:平时看着硬硬实实的林先生怎么就突然脑缺血了呢?  相似文献   

13.
14.
戴正华 《老年人》2003,(3):23-23
2000年上学期,把初三毕业班送出校门后,我退休了。退休前,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只想好好休息几天。退休后,自由自在,不用上班了,我却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意翻开《老年人》杂志,同龄人写的有关退休生活的文章吸引了我。是啊,人生在世,生理上年龄的老化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逆转和阻止,但心理上的年龄可以由每个人自己来把握。退休,决非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也不是人生价值的终结,只要心理上保持年轻,人生旅途完全可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当然,人生步入老年,太累了肯定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乔石祖居浙江舟山,祖父在城里摆咸货摊,生有三子。乔石父亲排行第二,少年时即去上海学做生意,受过新学教育,后在一家家具行当账房先生。乔石母亲则是上海一纺织厂的纺织女工。1924年12月,乔石出生于上海,在他半岁的时候,五卅运动爆发,思想进步的母亲也加入到罢工队伍。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母亲对乔石影响很大。乔石常说:“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他从懂事起,就认定要为家庭分担责任,不让弟弟们受饿。  相似文献   

16.
同事的儿子今年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消息传来,同事们纷纷探究起他的家教来。他小时真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各方面都很平常。同事出于方便的想法,也没把他放在名校,而是放在自己单位的小学部——极普通的小学。那时候,经常的,同事会被老师喊去受训,批评他儿子连字都写不好。四年级时,换班主任了,母亲找到班主任,希望老师针对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以后,只要他字有点进步,老师就把他的作业本贴到墙上,让大家欣赏。孩子的字自然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有自信了。  相似文献   

17.
薛宁 《女性天地》2009,(3):48-49
巴拉克&#183;侯赛因&#183;奥巴马,这位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他究竟是如何走向成功的,而他的出身和家教又是怎样助他勃发出神奇的动力,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呢?  相似文献   

18.
意外的收获     
张顺 《老人世界》2010,(2):29-29
我曾是一名采矿专业的高工,退休后受聘于一家矿山公司。面试那天,经理试探着问我:“你会电脑吗?”“不会。”我毫不犹豫地说。“那没关系,我们这儿有打字员。作设计时,你就用手写就行了。”虽然我不会电脑,但经理仍聘用了我。  相似文献   

19.
一、情绪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根据情绪的效用,可以将其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前者有助于保持和增强个体的活动效率,后者则阻碍个体正常水平的发挥。情绪健康并非单纯指个体时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之中,而是指个体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即使在遭遇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时,个体也能够尽快从不良情绪氛围中解脱出来,使自己不至于沉溺于消极情绪中无所事事,心灰意冷。个体的情绪发展,从最初最简单的情绪体验,到非常复杂的情绪体验,是伴随着个体成熟和生活阅历的增加逐渐丰富起来的。但是情…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南门村委会下丘村民小组102岁的老太严未秀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嗓门大,中气足。除耳背和大部分牙齿脱落外,至今仍然自己洗澡、擦身、穿衣、洗衣,生活完全自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