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冰 《兰州学刊》2013,(9):98-104
近年来,随着全国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区域城市组团式发展趋势愈加明显,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是衡量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以山东省17地市2001-2011年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运用matlab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较大,溢出效应大小与城市经济规模成正相关;各市溢出效应值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资本对山东城市经济增长发挥着最重要的促进作用,技术次之,最后是劳动力,从变化趋势来看,技术的相对重要性在逐渐增加,资本和劳动力则在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空间关联视角出发,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和现实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3—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的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空间溢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对创新溢出的影响不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丰裕度则对创新溢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集聚度和丰裕度对创新溢出的影响效果不一致,丰裕度的提升更有助于创新溢出。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输出和技术引入的作用不同,各行业集聚度提升不利于技术输出但有利于技术引入,而丰裕度提升既有利于技术输出又有利于技术引入;区域之间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于技术输出,而对技术引入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空间滞后相关模型对湖北经济增长的空间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湖北省内各地市州之间的经济增长是一种相互竞争关系,而不是一种互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湖北内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下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时间上并不稳定;各地市州之间的空间负向竞争是影响湖北内部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城市间的知识交流合作是一种互动行为,研究其空间分异模式、互动机理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间历年论文合作发表数据,分析知识交流合作的空间分布模式与特征,基于多维邻近视角构建城市知识交流合作的空间互动模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模型估计,探讨知识交流合作过程中的溢出效应与邻近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交流的强度与合作成果集中在主要的合作渠道上,集聚现象明显,呈现出不均衡分布;城市间知识交流合作关系对与之邻近的城市产生了正的外部性,是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体现,且要高于地理相邻下的溢出效应;城市经济规模差异、地理邻近与制度邻近作用的双重叠加等因素是导致城市知识交流合作渠道集聚与网络式溢出的重要原因。地理距离在知识交流合作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明显,一定范围内的科教投资差距并不利于城市间的知识交流合作,产业距离无显著影响,跨级别城市间的知识交流合作效益则较低。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选取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科技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与总效应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与总效应。科技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优于东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甚微。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SFA测算出各省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我们使用我国30个省份(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除外)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U型”非线性影响;从动态角度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地区间趋同化明显;绿色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显著并呈现“U型”影响,对东部和中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保护,同时抑制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东部和中部地区积极发展创新中心城市,强化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目标与省级经济增长目标的差异,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的层层加码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层层加码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层层加码会通过促进扩张性投资与挤出政府科教支出,抑制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层层加码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不利于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层层加码对城市创新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V型变化特征,且层层加码对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0.
何雄浪  吴欢 《西部论坛》2021,31(4):34-51
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技术溢出正外部性和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会对经济主体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引入技术溢出和环境污染的本地与跨界效应,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原汁原味"地发展,不仅可以验证其结论,而且也可以得到新的研究结论:本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集聚力,本地环境污染效应的增强或跨界环境污染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分散力;"技术溢出向心力"与"环境污染离心力"的综合作用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当"技术溢出向心力"大于"环境污染离心力"时,"对称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缩小,而"中心—外围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会扩大,反之则反是;不仅"原始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黑洞状态"("中心—外围结构"是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是一种常态,而且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对称结构"也可能成为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是可能的,应通过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溢出、加强地区间的环境污染治理合作等路径,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的新机制,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5-2017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样本数据,采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对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双向机制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1)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存在显著的双向作用机制,即环境规制会造成污染产业转移,而污染产业转移增加会降低本地环境规制力度。(2)环境规制和污染产业转移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环境规制存在地方竞争效应,且污染产业转移的增加也会带动周边地区污染产业的发展。(3)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表现为本地区环境规制力度的提高,会导致周边地区污染产业转移的增加。(4)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的空间外溢效应存在明显的有界性和衰减性,污染产业转移的空间溢出和交互溢出效应在150km达到峰值,环境规制引致的污染产业近距离转移效应和局部竞争效应分别在250 km和350 km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住房价格持续分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持续性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经由城市劳动力流动和企业迁移,通过影响城市产业结构聚集状态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发生。具体而言,住房价格分化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过度的价格分化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005-2017年地级市相对房价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方式和空间效果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相对住房价格显著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对本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呈现"倒U型"影响,对周边地区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正U型"影响,同时加剧了我国整体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程度。应坚持房价过高地区的住房宏观调控政策,避免房价过度分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适度打破城市边界以实现区域城市资源共享和发展机会公平,适度调整城市资源聚集程度以达致资源高效率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南京市目前的居住区位、居住环境、居住格局、居住质量等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翔实的透视与分析后,发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正在形成,而经济因素成为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由此导致了城市不同收入阶层区域化分布现象.同时可以看出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动因是在多方面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市民化涉及的主要对象及概念出发,结合相关的研究与理论观点,主张应重点关注城市新居民及其市民化困境。结合中国当前城市新居民市民化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制度阀概念,充分认识市民化过程中的制度阀效应及其结果,进而探讨促进城市新居民市民化进程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批评不再视空间为单一、抽象的背景,开始重视文本中的空间叙事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身份认同及权力关系.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都市文化与现代性特点的文类,侦探小说从公认的开山鼻祖爱伦·坡那里,其空间属性便居于突出的地位.在细读“杜宾系列”、《人群中的人》《金甲虫》等文本的基础上,从亨利·列斐伏尔的“三重空间”理论出发,将其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置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的体系下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爱伦·坡的侦探小说由都市景观、大众媒体和异位想象共同构成,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则构成小说的内在推进力;而在“三重空间”中的死亡、凶杀和逃离则深刻揭示工业社会下的身份焦虑,是美国19世纪上半叶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城市化导致社会矛盾加速过程的象征性再现.  相似文献   

18.
张可云  赵文景 《学术研究》2020,(10):67-76+178
在界定社会资本与区域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构建测度体系,采用2007—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自治区)数据测算中国社会资本分阶段分区域的贡献水平和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中国社会资本作用日益增强,地理边界更加明显,同时表现出一定"引力";发达地区社会资本对当地的经济增长贡献更大,但对其他区域的带动性不强甚至形成虹吸效应,而欠发达地区社会资本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为正。未来应更好发挥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社会资本在西部区域的贡献水平,同时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孙艳  朱璋龙 《天府新论》2024,(2):94-107
本文基于2012—2021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面板数据,分析教育新基建对教育支撑体系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在时间维度上,教育新基建和教育支撑体系均持续增长,前者显著正向促进了后者发展,具有动态性;在空间维度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在全国层面,某一省域教育支撑体系的发展对其周边省域教育支撑体系的发展均呈负向溢出效应。分区域看,教育新基建对教育支撑体系在全部地区均有显著正向主效应和直接效应,且西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向间接效应,西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据此建议,着力构建区域特色分明的差异化发展策略,着力加强教育新基建协同共享,提高“新网络”“新平台”“新资源”“新安全”使用绩效,积极适应并引领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