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鸣  石森昌  雷盯函 《城市》2016,(3):38-42
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上保持较协调的状况.主要问题是社会发展指数增长相对较慢;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有待加强;经济效率水平提升较慢制约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加快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北部区域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孙明华 《城市》2019,(7):63-70
近年来,天津通过大项目拉动实现了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难点。天津制造业需要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科技投入拉动产业升级;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保持可持续增长;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提质增效。在实践上,要通过完善产业核心技术体系、培育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业、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打造名优品牌、京津冀地区产业链融合和加速高端人才引进等方式推动天津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段吉闯 《城市》2018,(8):16-23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制造业能否成功转型升级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笔者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的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先进地区推动制造业发展好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天津滨海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天津与我国许多大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城市转型就是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包括城市经济的转型、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等.一、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就是使不尽合理的结构合理化,通过主导产业的培育带动城市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经济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型,并且不断优化,达到动态平衡与合理.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GDP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6%以上.但天津经济结构并不合理,201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6∶53.1∶45.3.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与天津的地位不符.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征 《职业时空》2014,(6):39-41
当前,信息产业融合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快速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产业融合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新兴业务的活跃爆发,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增长极,以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进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产业结构转变升级.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密切,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吉林省产业结构演进水平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分阶段,对吉林省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协调性、 相关性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第一产业与城镇化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不代表第一产业不重要,而是指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不会提高城镇化水平;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总体偏离程度也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提出吉林省应加快第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推动城镇化进程发展.  相似文献   

7.
未江涛 《城市》2015,(4):13-15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内在驱动力.通过采用专业化系数对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呈递减趋势,天津、河北与北京的差距显著,且出现扩大趋势.以此为基础,笔者提出了推进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转型跨越的科学发展,对于山西省未来经济及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设计创意产业对于山西省转型跨越的发展同样影响深远,特别是在推动山西省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结构的更替方面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转型的缘起、内涵与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与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基本内涵,即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五大转型的有机统一,总结了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总体特点与态势,并据此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钊 《城市》2016,(11):15-20
设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 国务院赋予天津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肩负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任,肩负着为国家试验制度、 为区域转型发展谋求出路的重任.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深化金融开放创新、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天津才能积累更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经验,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生态发生剧烈变革,行业新锐快速崛起,上海汽车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上海须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培育新造车头部企业,加快推动传统车企转型突破,加快完善智能汽车运行环境,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智能汽车服务生态体系,最终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为上海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制度建设5个维度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推动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的主导因素;社会发展和制度建设相对缓慢是制约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推动天津城市发展质量提升,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提升产业低碳化水平、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  相似文献   

13.
贾艳慧 《城市》2015,(7):28-31
天津邮轮母港作为中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天津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腹地经济基础良好;天津邮轮母港硬件设施条件良好,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务件良好,这些条件都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的先天优势.同时,由于邮轮产业尚处培育期,天津国际邮轮母港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笔者通过SWOT分析法,明确天津邮轮母港的发展潜力,提出发展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爱萍 《城市》2023,(3):34-40
高耗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支撑,但天津高耗能制造业发展仍面临智能科技与数字技术优势力量释放不足、产业边际效应递减、新能源发展创新不足、创新引领高耗能制造业的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借鉴德国“工业4.0”经验,天津可通过加快布局绿色能源技术、助力高耗能制造企业转型成为绿色发展企业、布局绿色载体、开放绿色场景等路径推动高耗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江曼琦 《城市》2004,(2):14-16
经济发展并不单纯是经济总量指标的数量扩张,而是一个由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转移和水平提高构成的经济进步过程.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由一种平衡状态上升到新的平衡状态,造成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未来天津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相应地也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和河北雄安新区相比,天津滨海新区具有领先发展、 海陆兼备和实力雄厚等多种优势.河北雄安新区建设虽然给天津滨海新区带来外源性优质资源被分流、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将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增强内外发展新动力,夯实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提升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北方第一自贸区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与地位.面对机遇与挑战,天津滨海新区必须采取主动,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优化发展方向,借势转型扩容,打造高端特色服务产业体系,化解挑战,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强  闫庆  李华  陈红 《城市》2018,(2):11-18
笔者基于天津海洋经济与生态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深入剖析导致其非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天津实际,从转变发展观念、 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生态治理力度、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机制和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天津海洋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梁爽 《城市》2021,(2):12-22
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现代化城市形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具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亟须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为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两化融合理论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理清两化融合的内在机制,并对上海两化融合发展的现状、目标、思路和产业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双碳”目标,上海应统筹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根据本地产业和区位特征,稳中求进,确保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平稳实现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一方面,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要同向努力,在关键领域持续推动低碳转型,发挥上海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探索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在碳市场建设、碳排放管理机制、电力市场改革、低碳技术转化等方面推动跨区域合作交流,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