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权力概念演化路径归纳权力量化的方法,结合权力作用方向与大小等矢量特征的深入分析,构建权力场域形成与演化的基本原理,给出权力场特征量化的基本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实现路径,即在权力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权力规范场,以规范打造制度之笼,以规范维护制度之笼,以规范提升制度之笼。  相似文献   

2.
两权博弈与国家义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与权力的平衡状态是宪政秩序运作之基本保证,通过法律规范和约束权力来保障公民权利是控制权力之基本途径,那么设计以国家保障人权为重心之法律规范并构建完善之国家义务体系,则定当能消解权利与权力博弈之困境,所以,国家义务具有制衡功能。  相似文献   

3.
民主更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实现多数人的统治 ,权力在此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权力如剑之双刃 ,因而要保障民主真正实现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 :其一 ,是对政治精英权力的限制 ,前人提供了两条路径 ,第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第二 ,以社会制约权力。其二 ,对多数人权力的限制。首先是防止代议机构的多数人权力或社会中相对固定多数人的权力 ,其次是防止人民的权力滥用而侵犯到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4.
生命政治学旨在揭示"现代人"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权力关系中的境况,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确立生产关系范式,为认识现代社会的权力关系的历史本质提供了理论平台和阐释机制。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关系范式贯彻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系统揭示了资本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与生命控制、权力干预于一体的本质,从而表明了生命权力归根到底是资本的权力,生命权力逻辑背后是资本逻辑。马克思对生命政治与资本逻辑之内在联系的揭示同时表明,生命政治学批判只有立足于资本生产关系批判才是有效的,而这一批判之要在于,通过系统揭示资本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遭遇的矛盾和困境,以暴露资本的自我否定性,同时辅之以革命的颠覆行动。  相似文献   

5.
反对腐败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在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腐败现象不仅未得到彻底遏制和根除,而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显示出不断蔓延之势。对此,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不少共识。普遍认为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而要杜绝腐败,应当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对权力实行行之有效的制约。提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以权威制约权力”“以民主…  相似文献   

6.
陈剑 《天府新论》2021,(1):58-71
本文借助福柯、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人的权力理论分析《庄子》中儒生入仕、伯乐治马、不材之木、哑雁命薄等几则寓言。颜回、颜阖等儒生的仕途危机暗讽臣子才德只能迎合滥施酷刑的君主权力,其抑制君权的忠义仁孝等灵魂技术也类同于弗洛姆诊断的权威主义。相应地,孔子教导的心斋并非入仕之法,而是消解以尘世大他者欲望和法则为核心的自我理想,将知识分子引向不得已为之的机械化状态,从而破坏整个封建圣人之治抑或“大他者集体”,进入拉康的拓扑第四环“圣症”。庄子继而通过伯乐对野马的治理隐喻以古代人种学为基础的规训权力和生命权力,揭示圣人之治实则是煽动智巧竞赛和利欲争斗的人性堕落“集中营”,这同样预警当今资本权力以生产利润指标鲸吞人性和自然的危机。在对这世俗权力的揭批和自我理想的湮灭之上,庄子以实体即主体(天人合一)的思维,在大他者空缺中为知识分子指出了不材之木的人生道路,暗示他们必须如坏木、神木、毒木那般“不才权力”才能逃脱权力的规训和惩罚,但同时他也借哑雁被宰杀的故事担忧材与不材之间的艰难抉择,并指出天道的超时空拯救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权力、大学行政权力及学术权力的把握,对“权力之痒”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对“权力之痒”导致的一些负面效应(过敏反应)及其治理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变革”和“权力”这两个核心概念所揭示的要点,运用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近代中日变法维新的成败原因做出动态分析。全文以变革为主线,以权力为焦点,通过比较中日变革主体和组织的权力资源掌握程度之不同以及权力获取和运行效用之不同,将有关因素归结为主体与组织化程度以及集权与强制力等分析层次。各层次间既相互独立,各自构成一个分析视角,同时,相互之间又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形成全方位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权力,虽然人们看不到权力的实际形象。但每一个人都能感到权力的客观存在和巨大影响。那么就让我们揭开权力的斯芬克斯之迷吧。一、权力的涵义和来源在阶级产生以前的原始社会,权力来源于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氏族部落成员彼此平等,权力表现为公共的集体合作以征服自然的力量。即使产生了部落首领,也都是由于  相似文献   

10.
王光森 《江海学刊》2004,(5):198-203
思考转型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应从转型国家的政治现实出发 ,把客观存在的“强大公共权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这就要求公共权力主体和行使者理智、全面、合理的对待公共权力 ,即善待公共权力而不是“神圣化”或“妖魔化”公共权力 ,做到既防止和避免公共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又发挥公共权力的积极作用 ,最终走上限制和规约公共权力之途 ,并为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