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创造第一时期的十六世纪九十年代,是英国历史上伊丽莎白统治的盛期.当时,封建统治正在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得到迅速发展,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文学也进入了繁荣昌盛的阶段.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满怀反封建的战斗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全力投入到写作中.在这一时期创造的历史剧中,莎士比亚称颂了集中统一的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在喜剧中则满腔热情地描绘了青年男女争取自由恋爱权利的斗争.他深信人文主义的道德理想可以战胜封建的道德偏见.因此,他的作品洋溢着战胜禁欲主义以后生活的幸福和欢乐.《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威人》和《第十二夜》是人们所公认的莎氏第一时期最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喜剧代表作.在这几部艺术珍品中,莎士比亚以大量的笔墨塑造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妇女形象.赫米娅、海丽娜、鲍西娅和薇奥拉这些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形象,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她们不仅出身高贵,温柔美丽,而且聪明机警,敢作敢为.她们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要求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新女性.一、赫米娅、海丽娜赫米娅身材娇小,肤色浅黑,口齿伶俐,活泼可爱.她爱情专一,性格直爽,倔强而又泼辣.为了争取婚姻自主,她敢于对簿公堂,违抗父  相似文献   

2.
论易卜生对曹禺戏剧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卜生的戏剧思想及创作风格给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以巨大的启迪,直接影响了他的现实主义悲剧的创作.易卜生对曹禺戏剧观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真实反映现实,聚焦人性的弱点,展示普通人的家庭悲剧,将戏剧作品的背景放置于观众熟悉的环境中,关注妇女地位与婚姻问题以及运用追溯的手法架构剧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人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锋,他的思想无不渗透在他一生的作品中。本文以时间为经,以创作思想的变化为纬,按照莎士比亚创作的三个阶段,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找出隐现其间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192 4年秋梁实秋进入哈佛大学 ,选修了契特雷治教授的“莎士比亚”、韦伯斯特教授的“培根与密尔顿”、默道契教授的“美国早期文学批评”和白璧德教授的“1 6世纪以后之文艺批评”,其中白璧德宣扬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梁实秋晚年是这样表述的 :“哈佛大学的白璧德……融会中西思潮而成的新人文主义 ,使我衷心赞仰。”1“他强调西哲理性自制的精神 ,孔氏克己复礼的教训 ,释氏内照反省的妙谛 ,我受他的影响不小 ,他使我踏上平实稳健的道路。”2自此他告别了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理想 ,走上了新月时期新人文主义的思想道路 ,成…  相似文献   

5.
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阐释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实则是一种人生观,他坚持人生是有规训与纪律的,并提出著名的人的"生活三种境界"说与"人性善恶二元"论;他以"人的法则"反对"物的法则",认为人性法则的终极目标就是达到人类至善至美的中心.白璧德的人文主义实则是与希腊古典主义、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相呼应的人文主义,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就是回到古代圣贤走过的路途之上,用"历史的智慧"反对"当代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把理想性与现实性真正统一起来主要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中形成的.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解决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问题至少经历了两个思想上的飞跃首先,从理性过渡到人性,并以此为基础从人性的解放过渡到人类解放,再把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从而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理想的现实力量;其次,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础上,从现实经济关系中完成了从"人的本质力量"到"生产力"的飞跃、从"类"的关系向"交往"(生产)关系的飞跃,找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从而找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途径、规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莎士比亚伦理思想研究中,有人认为莎翁是男权主义者或厌女主义者,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其伦理思想指向个性解放,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对希罗性别伦理身份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莎士比亚的伦理取向并非指向解放,而是回归传统,是对传统婚恋伦理观念的维护。要求女性回归传统是莎翁对文艺复兴时期情欲泛滥现象的理性反思,不能简单地把莎士比亚看作男权主义者或厌女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外国文学传播的文化精神及其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兰州学刊》2013,(3):213-215
追溯历史,外国文学作品自萌芽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追求,经历了中世纪的基督文化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直至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倡导的尊重人性、以人文本、自由、平等、博爱等主题更是后期文学作品中在代代相传中学习的价值典范。外国文学作品中所推崇的价值理念,不但可以在作品中折射出色彩、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进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禺曾多次谈到对他的戏剧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剧作家主要有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和契可夫,自然,这些影响在曹禺的剧作中已融而化之,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熏陶及曹禺的个性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外国剧作家对曹禺创作的影响有不同的侧重面,在契可夫与曹禺之间,影响和联系主要表现在艺术风格方面。对于艺术风格,歌德曾作过以下的概括:“在全部艺术领域内,我们谈到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了自身的内在特性”。因此可以说,风格是作家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0.
鲁迅早年就开始了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问题上:(1)进化论与阶级性的关系;(2)个性解放和阶级解放的关系;英才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927年以前,鲁迅认为,要救国,必须首先"立人",因此必须"尊个性而张精神",想通过个性解放来达到"人性的解放".在许多作品中提到"人性之光","个性之价值",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的 ,其中悲剧创作尤为突出。人文主义原则虽然遭到现实的挫折 ,但莎士比亚始终未能放弃 ,一直把它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只是把人类前途寄托在道德改善上而无力变革现实 ,因此 ,往往使自己陷入无法解决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这样的心理矛盾产生了莎士比亚的抑郁愤懑的悲剧创作。  相似文献   

12.
胡适曾多次表示他喜欢用“中国文艺复兴”这一名词,来表述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体验与看法.胡适喜欢“中国文艺复兴”这个题目的起因来自《新潮》的英文刊名,而它的历史根据主要有三: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诞生是对古代白话文学传统的“有意识”的复兴,这与欧洲文艺复兴类同;中西两个文艺复兴运动,都体现了“一种对人类解放要求”,反映了个体人的主体意识觉醒;而中国人的思想或人性的解放,所凭借的强大精神武器应是“赛先生”即科学精神或科学人生观,与“德先生”即德莫克拉西或人文主义所结成的坚固思想同盟.胡适对中国文艺复兴的贡献是独特的,是不可取代的,然而他对其历史局限认识不清又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3.
周志高 《理论界》2009,(2):144-145
大多研究认为,莎士比亚早期戏剧的主题欢乐、明快,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特别是绿色世界的建构,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人文思想的最好体现.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莎士比亚早期戏剧中的绿色世界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的有限性和自我拯救的无望,同时还包含了作家对圣经中伊甸园原型的眷恋与向往.美好的人文主义不能在现实世界实现,只有寄托在乌托邦式的绿色世界,这是对基督教生存方式的眷恋与诠释.  相似文献   

14.
国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可分为初期、爆发期、平稳发展期三个时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某些偏见和误解,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它的独特的形式、在莎士比亚整个戏剧创作中的比例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应该进一步对其深入研究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纵观历史,社会变革时期,必然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时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资产阶级逐步兴起,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变革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伊拉斯谟,不朽的文学家但丁、莎士比亚,卓越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先进的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托马斯·莫尔,等等。恩格斯  相似文献   

16.
<正>抗战时期,生活在国统区的剧作家曹禺与陈白尘,为了民族的解放,在舞台阵地的疆场上纵横驰骋,使我们从他们的剧作中看到了他们那跳动的赤子之心,以及在殊途同归的美学追求道路上各自呈现的美学风貌。 抗战初期,陈白尘曾是最敏锐最骁勇的剧作家之一。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部抗战戏剧《保卫芦沟桥》的集体创作,并以极高的热情在一年内一鼓作气创作了《芦沟桥之战》等三出话剧,一出改译剧和二个独幕剧,从正面表现了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深刻揭露了敌伪的凶残腐败,有力配合了抗日宣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毫不顾忌地用“爱”这种欲望形式表现对自由和解放的不懈追求的作家。他的思想、创作虽然比鲁迅稍逊,但在“五四”文坛上,也是一位公认的大家。在“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他本身所具有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能用人文主义的严肃态度探讨人的情欲和生存问题,从个体的本能欲望切入到所处的时代、社会;借欲望的外貌,灌注启蒙的理性,把人的解放和民族的解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文本成为一面以独特视角反映“五四”时代人性觉醒历史的镜子。  相似文献   

18.
疫病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无法摆脱的阴影,当下世界仍然疫病不断,而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莎士比亚生活在深受疫情影响的时代,疫病话语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梳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疫病书写,发掘疫病之下莎士比亚通过疫病话语传达的精神内涵和普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以追求人性的复归、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遵循,针对宗教、封建道德、资本主义道德等不合乎人性的现实存在和价值理念进行根源追逐和价值审判.其核心理念是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基础,人的尊严以及生存发展.以此为根本展开道德批判,而批判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构建新的道德理想及其存在基础,即新社会形态的构建和新道德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易卜生是被誉为"近代戏剧之父"的19世纪中后期挪威剧作家和诗人,也是作为中国现代戏剧臻于成熟的关键人物。曹禺在戏剧创作方面较早接触并深受影响的外国剧作家正是易卜生,其剧作受易卜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卓越的戏剧艺术水平,也是将易卜生戏剧理论进行选择接受之后形成的。而在这种选择和接受过程中,实则贯穿着曹禺自己对于时代特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