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旺儒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1-93
幽默语言运用诙谐的语言抒发情感、传递信息,引起听众的兴趣,进而感化听众、启迪听众。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幽默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幽默的概念界定及其分类,幽默语言及其在不同语言层面的表现,幽默语言的特征,幽默语言的功能,帮助人们合理运用幽默而不失大雅的语言,为人们的交际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相似文献
2.
肖小月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4-108
幽默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手段,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在语言运用的范围内,语言幽默会通过隐喻、双关、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段来表现,并在特定的语境中制造出一种字面语义与深层语义“错位”的效果。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解读幽默修辞。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的解读是一个包含了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的过程。概念整合网络能帮助我们清楚地分析幽默话语接受者在解读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语用效果时的心理机制以及幽默话语接受者在揣测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话语意义时的心理过程,揭示出幽默修辞下语言运用背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3.
幽默效果的语境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胜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56-61
幽默效果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幽默文本,而且受到语境的制约。本文分别从表达者的角色及场合、心理距离的控制、接受者的个体差异、时代民族的文化背景四个层面加以总结和分析、探讨影响幽默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娄珍莲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1):41-43
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理据。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幽默语义的理解和幽默言语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认知语境制约着幽默言语的理解,同时幽默言语的解读也依赖于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5.
曹晓虹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2):134-135
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境学原理分析语境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从生成和认知两个角度将话语歧义分成无目的话语歧义、有目的话语歧义、客观话语歧义和主观话语歧义。从交际双方来探讨话语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告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避免歧义产生,以达到语言使用准确性;或运用话语歧义,创造语境歧义,以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家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75-77
近三四年来,东北二人转走出东北,火爆全国。其巨大的魔力,不仅摄服俗文化的普通受众,也对文化精英甚至专家产生审美效应。本文试用狂欢理论和接受美学对其阐释,用游戏理论和高峰体验等理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幽默言语解读的在线认知机制阐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文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2):6-9,22
文章以概念合成理论为基点 ,考察幽默言语解读过程中的在线认知机制 ,并借此探讨概念合成理论可资借鉴以及需要充实的内容 ,指出幽默言语的解读还牵涉到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等认知过程 ,同时强调 ,推理这一思维形式贯穿于幽默言语解读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吴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2):195-199
从模糊理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了幽默的模糊根源、模糊机制、常用的模糊手段和所起的语用功能,旨在阐明模糊性是幽默话语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于雯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Z2)
幽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从认知的角度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探究幽默是怎样产生的,人们怎样理解幽默和幽默效果是怎样达到的.文章首先讨论了幽默的定义,成因,然后对幽默进行分类.在简要介绍了言语行为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后,运用这些理论详细分析了一些具体的幽默实例,最终总结出幽默效果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二人转运用纯朴、生动的民间语言来描绘人物特征,抒发情感,隐喻就是二人转创作者们创造优美、华丽语句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探讨其中的隐喻表达式可以发现,二人转中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主要以名词短语隐喻和复合式隐喻两种表达形式存在。隐喻中的两个主词分别制造出与之相关的意象,两种意象相互影响,创造出双重影像,为看待某一事物提供了新视角。此外,对隐喻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二人转生长在东北这块语言丰富的文化土壤里,东北方言特有的表达方式对二人转隐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文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
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通过对众多实例的分析,探讨其对幽默言语理解和表达的影响和制约,主要体现在:语义理解、认知效果、意图解读和文化背景。同时认为,将幽默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是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管慧慧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5):98-101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漫画幽默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即实时隐喻,以其新奇、生动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内针对此话题的研究多囿于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故多为静态描述,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实时隐喻的解释力亦有限。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很好地细化了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过程描述,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阐释人们在解读漫画幽默时的意义建构和动态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毕纪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76-79
语用学是研究特定情景下言语意义的学科。探讨语用学中语境理论的具体应用 ,分别分析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对《围城》语言片断的幽默效果的有力强化 ,这不仅揭示出文学作品里幽默片段研究的新的理论视角 ,而且能拓宽语用学理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黄秋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63-65
语言学家已经从多个维度来研究言语幽默,其中幽默的内在认知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尝试在经典的乖讹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符号学思想和概念整合理论,构建一个认知符号工作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呈现言语幽默解读时的认知心理活动。在言语幽默解读过程中解读者对关键概念的能指产生两个截然相反的所指,这两个所指相互映射并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 当且仅当他认识到两个所指间的反差时,合成空间生成层创结构,幽默效果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刘文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出发,对英语幽默话语的理解与认知语境、发话者的意图与受话者的推理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促进人们对幽默话语特有的语用效果的领悟。 相似文献
16.
张晓蕾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99-100,103
电影《人在囵途》中的许多幽默对白让人捧腹大笑,文章以这些经典台词为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幽默言语的理解过程,解释幽默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再论幽默与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立蕾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2)
通过分析宏现语境(个人的主观因素、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及微观语境(结构、语义等)对幽默的影响,探讨了幽默与语境间存在的一些内在规律,以便从语境的视角更好地认识、理解、使用幽默,提高人们交流特别是跨文化交流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徐宜良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91-194,207
幽默话语的研究本质上是一个语用问题。关联理论是关于话语推导的新理论,对幽默话语的理解有很强的阐释力。本文运用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幽默的产生、幽默话语的理解以及幽默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