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双核与廊坊、沧州的区位分析双核影响下的廊坊和沧州位于京津正南方的扇形区域。廊坊位于京津之间,具有与京津建立经济联系的良好条件。沧州距京津较远,但可以通过廊坊的经济辐射以及与京津交通主动脉的联系建立方便快捷的经济通道,从而在构建“京津—廊沧”扇形城市发展区中发挥次级组团城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四层次指状网络模式的冀东南城市群发展分析
(一)四层次指状网络城市体系
以石家庄为中心向东向南伸展出5条铁路干线:石沧线、石黄线、石德线、石南线、石邯线,5条铁路线将冀东南地区按照扇形模式分成4个部分,同时以石家庄为核心的4个圈层与5条铁路线相交形成了多个节点。5条铁路线像由石家庄向外延展的5个手指,以石家庄为核心的两个核心环则作为手掌心向5个手指源源不断地供给营养。 相似文献
3.
一、"双核+双子"格局下的京津唐秦城市空间互动分析
"双核+双子"模式的京津冀城市群建设构想是在打破传统行政隶属关系条件下以京津两个大都市拉动近京津河北省地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通过构建大北京、大保定、大唐山、大天津的城市互动新格局以期在宏观层面拉动唐山—保定与北京-天津的城市互动,在这种城市群建设格局下,保定、唐山分别成为京津双核的两翼(如图1)。 相似文献
4.
京津双核城市群背景下临港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双核城市群背景下的京津冀经济依存分析北京和天津在空间上临近、在经济上相互影响.构成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双核城市群.京津的直接影响范围涉及蒙南、晋东、冀北、辽西等地。如图1所示.受京津强烈影响的区域是张家口-承德-唐山-保定这一由虚线围成的范围.该区域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定量测度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打破行政区划阻碍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备加关注.对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时间演变、模式、措施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但是。目前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定性研究.很少涉及定量测度研究.同时也缺乏对欠发达的省际边界区经济合作进行研究。淮海经济区是典型的省际边界区.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低谷。推动该区域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各城市空间都不能单独存在,都需依靠其所在的区域进行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而区域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由区域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构成的双核结构模式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江、沿海地区,京津双核结构则是双核空间结构的典型代表。位于京津双核区域结构下的中点城市——廊坊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其综合发展策略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一分为五”框架下京津冀一体化的多核心亚城市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长期以来.京津冀经济发展状况形成巨大落差,传统行政区划概念下的地方保护主义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京津冀地缘联系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京津冀应该并且能够得到统合发展,在充分整合电信、金融、交通等多种服务并充分进行文化融合的情况下,将河北省“一分为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核心的京津冀亚城市体系,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城市群"中的三角形关系分析京津冀一体化有多个研究视角,可以从京津冀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审视,也可以从某个区域进行探索。诸多文献在探讨京津冀一体化问题的同时,将着眼点主要放在北京方面。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是京津冀"双核+双子"结构中的"核",在"双核"城市体系构建过程中,不但北京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3)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创业视域下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时,需要从学生、企业、高校这三方出发形成合力,其中学生应树立创业意识,强化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知识技能;企业应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认识,提供资金与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高校需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集合,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市场需求来设置课程体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对创业视域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物质财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增长的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城市地域不断扩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制度体系,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产业和人口快速地大规模集中,遭遇了域市社会和环境如公共卫生和住房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一些社会学者和经济界的关注,并提出了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同时进行了尝试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进入新世纪后.以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我国迎来了新一轮城市扩充改造的建设高潮。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完成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总额达到2.03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了2.85倍:而2007年一年.全国完成的市政建设投资就达到9552亿元.比“九五”5年间累计的市政投资总和还多出2048亿元。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频发的城市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城市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城市灾害最为严重的围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城市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 相似文献
15.
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积聚人才、资本、物质和信息,不断扩张生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大量碳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