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宗守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2):90-92
姚双云所著《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主要谈了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浓厚的理论色彩,二是自觉的整体意识,三是鲜明的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46-151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结构分析立足于分句的结构形式、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组合方式两个角度。《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分句结构形式较为规整,主要有主谓句形式、非主谓句形式和复句形式三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句与分句之间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是否单用或套用关联词语作为复句的形式标记,可以分为形合和意合;根据分句形式上是否为单句,可以分为紧缩与常规;根据复句整体结构层次是否为单重,可以分为单重组合和多重组合。 相似文献
3.
黄玉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a s句均衡地分布于三域,而-ni kka句则主要集中在知域和言域上;-a s句在使用上严格遵循时间顺序原则,因句在前果句在后,一般不能随意颠倒因果顺序,-ni kka句则不同,前后分句的位置灵活;-a s和-ni kka用于主观域时,前者对主观形式标记有较多的选择限制,而后者则很自由。 相似文献
4.
高树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春秋三传》中“实”字的使用《左传》最多。“实”在《左传》中充当主语、宾语、谓语、状语,能修饰形容词、动词、副词。除表示对动作行为或事物的强调、肯定外,还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实现。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起判断词、假设连词的作用。从“实”和“是”、“寔”的关系,可窥见其功能之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左传》用《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慧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春秋史书《左传》,记载了大量的时人引《诗》赋《诗》的实例,由此揭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用《诗》之风起始兴衰的流变过程;(2)用《诗》之风广布深入的社会渗透;(3)断章取义用《诗》方法在春秋之际得到极大的发挥:不仅断章随意,而且取义灵活;(4)《诗》在春秋的社会功用,除去人们熟知的作为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外,更多的是把《诗》作为治国之道、衡量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先王的法令制度来使用,即以《诗》为史,以《诗》为礼,甚至以《诗》为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左传》的人称代词既丰富又复杂,还存在一些相当于这些人称代词的别称词,这些别称词在行文中长期稳固地替代这些人称代词,成为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用法的一个特点。这种使用特点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语言特点,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谦恭礼让、自卑而尊人的贵族文化风范以及尊卑等级差异显著的贵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8.
李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97-100
《左传》的引用方式,较之《尚书》,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就引用的文辞而言,具有首尾综包,自加韵语以及变易文字等特点。从引用的形式来看,既有引经,又有稽古;既有明引,又有暗引;既体现于高雅的引《诗》、赋《诗》活动中,也表现在通俗的童谣、时谚的整理收集上,明显带有雅俗共赏的性质,亦开后世用典之先河。 相似文献
9.
李华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7-100
《左传》的引用方式,较之《尚书》,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就引用的文辞而言,具有首尾综包,自加韵语以及变易文字等特点。从引用的形式来看,既有引经,又有稽古;既有明引,又有暗引;既体现于高雅的引《诗》、赋《诗》活动中,也表现在通俗的童谣、时谚的整理收集上,明显带有雅俗共赏的性质,亦开后世用典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周山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4)
《春秋左氏》,堪称“三传”之“雄霸”,“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它被奉为儒家经典,沾溉后人,流惠深远。它亦史亦文,反映了春秋时期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与《战国策》一起成为先秦史家之文的两座高峰。而《左传》的外交辞令尤其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它不仅表现出春秋外交人员的精神风貌,而且语言美妙传神,为《左传》增益光彩。探究这一问题,无疑有助于对《左传》的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黄觉弘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2):24-27
刘知几不以《左传》名家,却对《左传》研究做出了突出成绩。《史通》中不少篇章论及《左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刘知几把《左传》从经学纳入史学的范围,开拓了《左传》研究的新视野,在历史观念、史书体裁与编撰、叙事与语言诸方面都对《左传》作了相当精粹的论阐,改变了过去专从微言大义评衡三传的传统习惯,树立了新的评衡标准和方法,对唐以后的《春秋》经传学的研究有不小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植永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45-49
对《左传》、《史记》判断句作了穷尽考察: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对二书判断句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从中管窥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左传》中大量出现的引《诗》、赋《诗》、作《诗》现象反映出春秋时期的人文精神。人们以《诗经》作为道德品行、事理判断和礼仪风度的准则,而《诗经》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也是《左传》用《诗》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春秋人将《诗》政治化、道德化的过程正是提升《诗》的人文精神的过程,是将《诗》的属于人的自然内涵部分纳入社会人文精神的视野范围予以重新审视的过程,是对《诗》的重新发现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外交辞令可分为战争状态和非战争状态两大类。《左传》的外交辞令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诸候国外交策略、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吴秉坤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1-63
《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对于解读《春秋》之“义”,它的价值在于,只有通过《左传》的叙事,才能了解《春秋》“事”的始终本末,进而探求“文”的“笔削褒贬”之“义”. 相似文献
17.
18.
李梦生先生的《左传译注》是近年较有特色,影响较大的一本古籍整理专著,然璧有微瑕,在古文异例、修辞、通假字、句读等未曾措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孙锡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61-65
仪征刘氏家族是清代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以《左传》名家。从刘文淇开始,历经三代,共同编著《春秋左传旧注疏证》。该书蕴含着作者非常丰富的《左传》研究思想,集中体现其研究特点,是清儒《左传》注疏研究的整理和总结之作。在分析该书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其《左传》研究思想为三个方面,即“释《春秋》必以《周礼》明之”,《公羊》、《毂梁》之义理不能尽信,《左传》之褒贬存于贾逵旧注。 相似文献
20.
汤婷婷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80-81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描写在两部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将《左传》和《三国演义》放在一个平台上,以两部作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为例证,对二者的战争描写进行对比。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手法上很多方面不仅很好的继承了《左传》,而且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