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融第三产业、建筑业、工业以及基本单位等项内容于一体的一项综合性普查。难点则是搞好遍布城乡的个体经营户的普查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对个体经济的调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正常年份的统计中,只对个体工业和个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开展了抽样调查,而对个体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居民服务业、商务租赁业等没有开展统计调查。正是由于个体经济调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有必要对其调查方法、组织方式进行认真探讨,以期找到一种比较科学、规范的方法,为这次经济普查以及普查之后建立健全个体经济抽样调查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2.
《青海统计》2004,(9):14-14
国务院定于2004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认真搞好经济普查,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  相似文献   

3.
《青海统计》2008,(9):6-7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决定以2008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进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是我国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这次普查,可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新一轮普查制度建立以后的第一次大型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的实施,为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由于这次经济普查具有调查范围广、普查信息全、技术标准高、组织协调难等特点,它也成为统计部门实际面临的一次最为艰巨的挑战.普查考验和锻炼了统计队伍,进一步检验了现行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同时也暴露出现有统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对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企业了解本地域内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确定本企业的发展策略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已经全面展开,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5月8日起开始进行入户清查登记。作为普查的主要对象——企业,对这次经济普查如何认识,将直接关系到对经济普查的配合程度。近日,我们进行了企业对经济普查反应的了解。一、企业对经济普查普遍持积极态度企业对经济普查均表示赞…  相似文献   

6.
大型普查和周期性调查是世界各国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解和掌握国情国力,进行国家重大经济、政治、文化战略调整,并根据在大型普查和周期性调查中反映出来的社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制定更加适合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方法。我国自1995年开始,制定了国家的普查制度,期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及投入产出等多种调查,取得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第一手的宝贵资料,为国家进行行业结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及利益分配结构的调整,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决定,在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工作,这是继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这也是经济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这次工业普查,要为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查丽华 《统计研究》2005,22(4):71-2
首次全国经济普查包括了以往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 ,此外还将建筑业也纳入其中 ,涉及到除农业以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 ,其中经济活动的行业分布状况不仅是此次经济普查所要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关系到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行业类别调查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行业类别调查的重要性和执行过程中的复杂性 ,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业类别调查的科学方法 ,以保证行业调查结果的客观准确 ,为研究行业发展、制订行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拟围绕经济活动的行业类别调查问题谈几…  相似文献   

9.
陈振裕 《统计研究》1985,2(3):29-34
国务院决定,在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本文拟对这次工业普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作些初步探讨,并对这次工业普查的基本情况作些介绍。 一、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 工作 从实际出发,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情况明,方法对,才能决心大。要情况明,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可靠的社会和经济信息。这次全国工业普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我国工业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0.
傅龙飞 《浙江统计》2008,(10):46-47
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服务业统计的数据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普查的效果。在这次经济普查试点中,调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服务业企业存在类别繁多、财务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服务业企业统计数据资料难以收集,数据质量难以保证。针对在这一次试点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和思考,以便更好地做好下一阶段的正式经济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普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时间、统一调查项目、统一填写方法,对所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所有涉农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登记。(二)农业普查的目的:查清近10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变化情况,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新发展和SNA修订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经济普查之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发生了若干方面变化,包括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资料来源、计算方法、生产范围、基本分类和某些具体问题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修订,国内生产总值历史数据的修订,以及非经济普查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的制定;在机构部门账户发生的若干方面变化,包括机构部门账户部门分类的细化和编制方法的修订;而1993年SNA的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中央银行产出、非正规部门、政府与公共企业的交易--股权投资收益和资本注入等方面的修订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眼下,全国各地正在调兵遣将,厉兵秣马,近20万人的调查大军即将转战11月1日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第一线,共同打响新世纪第一次重大的人口调查战役。1%人口抽样调查,也称“小普查”,是我国定期进行的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之一。2000年人口普查之后,时隔5年再次进行这次人口重大调查,意义不同寻常。通过这次调查,将获取我国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民住房、收入、就业、失业方面的最新信息。这些信息将直接为当前正在制定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基础数据,也将为坚持和完善人口发展、计划生育、城市化、就业…  相似文献   

14.
彭惜君 《中国统计》2004,(11):52-53
经济普查是国务院调整和合并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建筑业普查后进行的第一次综合性普查。搞好经济普查,对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项完整的普查工作一般包括普查的准备阶段、登记阶段、数据处理阶段和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阶段,前三个阶段从领导到基层普查员都比较重视。而对于最后阶段,往往因为普查工作人员是临时抽调,数据处理结束就忙于其他工作,统计资料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这次普查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从一定意义来讲,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普查的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务院国发(1993)47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统一部署,黑龙江省自1993年8月开始对1991年和1992年的全省第三产业进行普查。这次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为全省境内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所有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也包括一、二产业附属的第三产业。对城乡第三产业个体经济采用抽样调查。第三产业普查内容包括第三产业机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生产情况;第三产业实物资产情况等。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覆盖了除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摸清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效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都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大量、有效、可靠的经济信息资料支持;同时,通过对经济普查信息资料的系统开发,为领导决策、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科学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提供大量的统计分析研容和咨询报告.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决定于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这是继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继续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快实现工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普查是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一,开展经济普查是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搞好这次普查,对于全面、准确、科学地掌握基本国情国力、区情区力,为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施科学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改革、挑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宪春 《统计研究》2008,25(7):3-15
 本文回顾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经济普查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情况,阐述了经济普查年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和经济普查之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新发展,探讨了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前一阶段,我省第三次工业普查各级都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地开展全省第三次工业普查工作。十年一次的工业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省情省力、县情县力、厂情厂力的调查。建国以来,我们曾于1950年和1985年先后进行了第一次工矿企业普查和第二次工业普查。前两次普查所取得的大量统计信息,为分析和研究当时工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制定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国民经济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为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85年第二次L业普查现在已经十年,这十年是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