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词"吃"是近代汉语中产生的重要的介词,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吃"词义的发展、搭配对象的泛化、句法位置的改变、人类认知类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整指全称数量结构诸如“全公司”、“满屋子”、“整条街”等作主语和作宾语时,可以指代其范围内的所有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转喻”认知模式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着重分析了“吃食堂”类动名结构与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汉语编码机制的密切相关,另外还从社会发展变化、语言的可接受性和约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吃食堂”类语言形式成活的其它因素,采用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发现其变化规律:具体语言现象易变,但该语言的民族思维方式、语言编码机制所凝固成的句法结构形式却是不易改变的,这一规律对于认识和分析汉语结构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吃食堂”、“吃馆子”、“吃大排档”这类短语后的名词是否就是处所宾语,表达.“在XX吃”的意思向来聚讼纷纭。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出相应的阐释。然而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地解释这类现象。文章采取语义、认知语法等多重标准对能进入“吃食堂”类短语格式的名词进行检验,认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该短语才能成活:(1)NP必须是提供服务和饮食的场所;(2)NP必须属于基本层次范畴或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熟悉度。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是关于人类经验的理论,词汇是最精密的语法。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本文对三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吃”字及其搭配的经验结构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在经验结构中,“吃”除作为动词体现过程外,还可以作为名词和形容词体现事物和性状,充当不同过程的不同参与者角色。现代汉语中“吃”具有丰富的搭配和语义潜势,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语言符号和语言化石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产生时都只是以实用的工具性为唯一目的的,但由于语言自身的人文属性,以及其更为重要的参与人类生活、传承人类历史等文化特点,使它在作为单纯的工具性交际符号特征外,被赋予丰富的社会印迹和文化因索,附载上映射民族个性的风格、习惯、论理、道德等特质。久而久之,一些隐性文化因子被牢固地粘在显  相似文献   

7.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杨成虎教授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转喻研究是继隐喻研究后的一种认知语言学新理论。这一理论侧重研究人类概念范畴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可及性机制。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转喻的认识尚不一致,转喻的认知机制和理论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语法研究转喻,称为语法转喻。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转喻认知理论对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中动构式表达的是状态意义而不是动作意义,中动词必须满足一定的体式条件,即活动和完成词项,且受到名词主语物性结构的选择制约。转喻认知模型动作代结果是中动构式生成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9.
功能语法中的"功能"与格语法中的"格"比较王维民,李天行1.导言韩礼德(M.A.K.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与菲尔莫尔(CharlesFillmore)的格语法都各自使用了一套在意义上颇为接近的功能术语,如"agentive"(施事),"acto...  相似文献   

10.
王涛 《社区》2010,(11):10-10
书中有百味,读书即吃书。鲁迅先生曾自称“厨子”,把自己的作品比做“饭菜”。真是形象极了。其实作者与读者之间,很有点像厨子与食客的关系。真正的作者。总是用美的作品去影响读者,就像厨师总想把味美且易消化的食品奉献给顾客一样。书如饭菜,味各不同:小说故事。可称风味小吃;散文诗歌,可称清茶咖啡;国外名作,可称西餐大菜;四大名著,可称满汉全席。读风与吃相颇有相似之处:有人细嚼慢咽.有人风卷残云。有人品茗回味,有人浅尝辄止。真可谓秉性迥异。各具情态。  相似文献   

11.
“核心”(或“中心语”)概念在结构主义语法和生成语法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形同而实异.在结构主义语法体系中,核心只能由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实词充当,强调的是“语义重心”,从本质上属于语义中心语;而在生成语法体系中,中心语可以是实词,可以是虚词,甚至可以是诸如体貌、时态、语态等功能性成分,生成语法的“核心”从本质上说属于句法中心语.  相似文献   

12.
将转喻理论引进外语教学过程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首先,利用转喻思维观察和分析语言信息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智能。其次,转喻理论与外语教学的结合顺应当前国内相关教学需求。尝试从EFL教学的词汇、阅读、语法等具体层面的实践中探讨其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的诸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3.
侃“吃”     
懒和馋本是隔壁邻居,我这人据实说也是个馋坯。夏天骑单车去水库游泳,车尾夹一个冲气胎,车篓里放一包“飞飞跳”(指熟的鸡鸭翅),三五罐新啤,实在是神仙级的享受。 可作为单身汉最烦的就是吃,难得会自己动手,我拿手的方法就是煮,什么都用水煮:冬瓜、西红柿、青椒、梨、平菇、大排、鱼头、蛇、豆腐……买到几样就煮几样,我认为只有煮才能练精逼髓,才有营养,最主要的是这样做省事。把锅往炉子上一摆,盖儿开个  相似文献   

14.
江德斌 《社区》2023,(1):15-15
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有关“社区食堂”的建设备受市民关注。  相似文献   

15.
“吃主儿”     
王敦煌 《社区》2008,(26):37-39
虽然我的祖籍是福建,可是我出生在北京。这辈子除了上山下乡那几年不在北京之外,几乎没有离开过北京,是一个只有祖籍是福建的北京人。  相似文献   

16.
谈“吃”     
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代“食”和以“吃” 代“(?)” 的分析来理解“吃”表示“把食物放入口中经咀嚼咽下”之义的出现原因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充满了隐喻活动,最具创造性的隐喻无疑来自诗歌这一特殊文体。现代诗语的重要"纽带":隐喻与转喻的蓬勃展开、长盛不衰,得益于结构主义能指/所指、选择/组合的原理。以台湾中生代诗人简政珍为取证,确信隐喻建立在相似性、类比性基础之上,与其孪生关系的转喻则建立在相邻性、接近性基础之上,两者遵循"对等原则",在互换、互渗、互化中共同参与了一切诗语活动。在现代诗语的部落里,诗人正是通过张力这一充满"血缘"的纽带,凝聚了家族与非家族的所有成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常常”与“往往”这两个时频副词共同点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它们在语义及语法分布上的不同 ,指出词义间的细小差异常常会影响到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演化与“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一种现象系统在共时上看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历时上是演化的,可以理解为是一套形成并沿革的“惯例”。借用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构建语言演化的分析框架,从语言演化的视角探究语言的性质、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并运用该分析框架探讨“语法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7,(2)
“车轮食堂”是美国为居家老人送餐上门的一种普及性服务。美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各种各样的“车轮食堂”为居家老人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因为汽车是送餐的基本工具,所以称之为“车轮食堂”便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