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诺曼·莱文的新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具有五个特点:第一,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之间具有连续性;第二,重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第三,强调对黑格尔的不同理解造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区别;第四,将列宁视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重新黑格尔化的代表人物;第五,重视研究政治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及其发展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并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马克思哲学有过理想主义阶段、黑格尔哲学阶段和"费尔巴哈派"阶段.从思想史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世界的一般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既包括认识论,也包括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和阶级意识》当中,卢卡奇一直存在着恢复黑格尔主义传统的主张,并怀有强烈的黑格尔情结,卢卡奇一生的思想始终没有与黑格尔哲学彻底决裂,他从对辩证法的历史化角度,重新理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概括为“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虽然超越了黑格尔主义传统,但没有在根本上超出黑格尔主义的影响。对马克思哲学的最好的解释也仅仅是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无论如何也不能超出马克思而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与"绝对的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与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联系起来思考。我们认为,一种形而上学话语的哲学性质就在于它拘执于它所反对的东西的本质之中,所谓形而上学的命题反过来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命题。人们依循着形而上学的"颠倒"来制订其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方向,这是现代性之巨大镜像,它集中体现了作为形而上学之不变本质的部分结果。只有立足于"历史科学",突破形而上学或现代性视界,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之要义,也才能正确阐发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质。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和颇多争执的问题。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同理解,一方面表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它又会成为不同理解的根源。从解释学的特定视角出发对这一关系进行考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者,恩格斯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具有同一性和创造性,据此,我们反对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论"和"等同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文本为依据,重新审视马克思、思格斯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对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点的理解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与恩格斯不同,马克思不是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视野中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而是从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从对实践的地位、意义的理解的视野中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恩格斯与马克思对新旧唯物主义区别点上的不同视野,对于确立正确的解释学观念、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乃至一般哲学史研究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系与方法之间的关系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矛盾,正是这个矛盾使黑格尔哲学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也正是为了克服这一矛盾,马克思哲学才得以产生。正确地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1770——1831年)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列宁哲学思想有很多地方也得益于黑格尔。他毕生都十分重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对黑格尔哲学进行研究、解释和宣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进行考辨,构成了诺曼·莱文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莱文在分阶段、历史性地考察这种关系的过程中,强化了在哲学史上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解释逻辑。与此同时,莱文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去黑格尔化"的学术要求。莱文实现的是一种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再考证"。然而,他的话语却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和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此种观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的后现代性意蕴。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